生活處處有學問:中國科學家從向日葵中提取出治療痛風的有效成分

今年39歲的吉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劉小波,在業界小有名氣。他善於思考,獨具慧眼,憑著一股鑽勁兒,別人眼中的廢物在他手裡成了好東西,常常會變廢為寶。

在劉小波手裡變廢為寶的東西還真不少,這其中就有大家經常能見到的向日葵。新華社近日道了劉小波團隊從向日葵花盤提取出抗痛風有效成分的新聞,劉小波團隊研發出了含有這種提取物的全新抗痛風產品,使談之色變的痛風可以治癒。這一成果已在《醫藥衛生》等國內專業醫學刊物發表,並獲得兩項國家發明專利。

生活處處有學問:中國科學家從向日葵中提取出治療痛風的有效成分

劉小波團隊經有效成分分析,葵花盤總提取物裡含有生物鹼、黃酮、果膠、蛋白小分子肽、不飽和脂肪酸、K離子、Na離子、Mg離子等微量元素等活性成分。經藥理、藥效分析,葵花生物鹼有治療痛風作用,可以特異性結合尿酸形成葵花鹼尿酸複合物,經肝臟代謝後經腎臟排出體外。同時,葵花黃酮抑制炎性細胞的趨化和減少炎症因子釋放,對於急性發作的痛風關節炎具有獨特的抗炎消腫效用。劉小波團隊的研究成果在《醫藥衛生》、《醫學信息》、《內蒙古中藥學》等國內專業醫學平臺上發表,得到了學界和業界的廣泛關注與認可。

痛風是人體內嘌呤物質新陳代謝發生紊亂,尿酸合成增加或排出減少,造成高尿酸血癥。血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骨和腎臟中,引起組織異物炎性反應。來自《2017年中國痛風現狀報告白皮書》的數據顯示,我國高尿酸血癥患者人數已達1.7億,其中痛風患者超過8000萬人,而且正以每年9.7% 的年增長率迅速增加。預計2020年,痛風人數將達到1億。

目前,市場上有各種治療痛風的藥物,但都無法克服藥物本身對服藥者肝腎損傷的副作用,而從向日葵葵花盤中提取的小分子肽、生物鹼、黃酮等物質,不僅對痛風有治療作用,而且安全、無副作用,具備修復腎功能及護肝等功效,臨床研究表明,在降低尿酸溶解痛風石的同時,可以降低肌酐轉氨酶,而且安全可長期服用。

此項科研已經落地生根,在白城一家上市企業成功完成了科研成果的轉化。隨著白城洮南鹽鹼地葵花盤粉項目的落成,當地也開展了葵花盤精深加工產品的產業化之路,將葵花盤變廢為寶,可在原有種植葵花面積上新增加100萬畝葵花種植,除正常的葵花籽收益外,葵花盤消耗後農民收入增加2億元,實現了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雙豐收。

吉林省鹽鹼地面積約2000公頃,其中尤以白城市的大安、洮南最為集中。大面積的鹽鹼化,讓白城土地成為世界三大鹽鹼地之一。在這片鹽鹼地上,向日葵是主要的農作物,向日葵籽榨油是當地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