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我忠實於《俠隱》原小說帶來的強刺激

四年磨一劍,姜文最新力作《邪不壓正》正在全國熱映。日前,《青年電影手冊》主編程青松與姜文及其他幾位主創人員,就《邪不壓正》創作的臺前幕後進行了深度對話:

姜文:我忠實於《俠隱》原小說帶來的強刺激

姜文:我忠實於《俠隱》原小說帶來的強刺激

姜文:我忠實於《俠隱》原小說帶來的強刺激

程:先說小說與改編的關係,《俠隱》裡有多少內容是《邪不壓正》裡還留下來的?

姜:有兩個人物改編都挺大的,一個是關巧紅,一個是朱潛龍,朱潛龍其實跟現在也很不一樣,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正常的事兒。

我記得王朔跟我說過一句話,他說你可能不是把我小說改編最多的一個導演,但是你的電影是最像我小說氣味的電影。我覺得這就是我碰到了一個特別好的藝術家。他拒絕給我改編,他說小說寫出來以後就跟我沒關係了,你愛怎麼改怎麼改,那是你的事兒,不是我的事兒。甚至他也說過,導演無法在編劇的屍體上提升自己,還是你們自己動手寫吧。我覺得他說的是對的,尤其對一個原著小說家來說,我為什麼要幫你改編?你愛改成什麼樣就改成什麼樣,我看笑話兒、看樂兒。

包括當年的莫言,我記得我們弄《紅高粱》的時候,說莫言你也幫我來改編改編,一塊聊聊劇本。他說我不聊,你們愛怎麼聊怎麼聊,我就是看笑話。很有意思,這是一個真正的作家應該秉持的態度。

去年我跟劉慈欣也談了一次話,他有一次很不滿意甚至很悲傷地跟我說,某某電影改編自他的小說,他不是很愉快。我問為什麼呢?他說電影太像小說了,太忠實原著了。我說忠實你原作你還不高興?他說當然了,我想看一個電影,那個小說我自己寫的我自己看就完了,我幹嘛還得看我原本小說的樣子,我就是看他怎麼改成一個電影。我覺得這是原作小說家和電影之間的一種正常、美妙的關係。

其實張北海也說過,小說是我的,電影是姜文的,他不是喜歡冒險嘛,我看他怎麼冒險。這老哥給我這麼一句話,我就覺得很高興。對於小說,如果不改編的話我會看5遍這個小說,但是如果改編的話,我覺得第一次的強刺激很重要,刺激是什麼,它要把我帶到哪兒去,有時候會帶到我事先想不到的地方,他勾起了我可能很多年都忘記了的東西,這是一篇小說非常美妙、重要的地方。

《俠隱》我只看了一遍,我忠實的是這一遍原小說帶給我的強刺激。我認真的、一次性的、強刺激的讀了《俠隱》之後,我腦子裡看見的那個電影就是現在的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