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二度脫貧故事,上了河南日報頭版

老马二度脱贫故事,上了河南日报头版

文 ▏河南日報記者 田宜龍 李宗寬

通訊員 李豔王斌

老马二度脱贫故事,上了河南日报头版

7月13號出版的河南日報

7月11日一大早,在欒川縣秋扒鄉黃嶺村,老馬飯都沒顧上吃,就忙著給菸葉打頂抹杈、做防澇準備。

老马二度脱贫故事,上了河南日报头版

馬戰偉(資料圖)

老馬名叫馬戰偉,今年60歲,是名老黨員。別看他已是花甲之年,幹起活來可毫不含糊。近20畝煙田,全憑他一個人。幹活拼命,技術又好,誰能想到這樣的老馬曾經兩度成為貧困戶?

黃嶺村地處偏遠,村民大多居住在山嶺上,生活困頓。2004年,鄉政府曾動員發展菸葉種植,村民大都不敢嘗試。仔細考察後,貧困戶老馬決定帶頭幹。“我是黨員,要帶頭下大力氣幹一幹,把這窮日子也變一變。”勤勤懇懇在煙田裡泡了一年,老馬收穫頗豐,當年就脫了貧。不少群眾學著老馬陸續種起菸葉,黃嶺村一時間成了菸葉種植專業村。

老马二度脱贫故事,上了河南日报头版

老馬曬菸葉的地方

誰料,2010年的一場大病,讓老馬花光了多年的積蓄,還欠下了外債,一家人重返貧困。

2015年,考慮到老馬一家的實際困難,村裡通過民主評議將他列為扶貧對象。誰成想老馬卻為此背上了思想包袱,夜裡經常睡不好覺,翻來覆去想事情。“我是黨員,戴著貧困戶的帽子,多不光彩……”老馬說。

2016年,村裡進行精準扶貧再識別,老馬作出了一個讓人吃驚的決定:主動退出,不當貧困戶。隨後,他借了11500元錢,幹起了種植菸葉的老本行。

借了一圈兒錢,老馬壓力特別大,怕開支大也不敢隨便僱人。近20畝煙田,犁地、整地、種苗、施肥、打藥、澆水,都是他一個人幹。7月份打煙頂,老馬天不亮就起床,頭頂礦燈一棵一棵掐尖。8月裡摘菸葉,時間不等人,老馬只好僱人,“僱人也就是打打下手,大部分的菸葉還得我摘。”摘完後,老馬還得把菸葉扛到炕房裝炕,一杆40斤,一炕300杆。

老马二度脱贫故事,上了河南日报头版

眺望遠方的片片煙地,馬佔偉似乎看到了今年再獲豐收的場景

種煙累,摘煙累,都累不過炕煙。一房300杆菸葉得晝夜不停炕七天,菸葉全部炕完得七回,這七七四十九天裡,老馬就在炕房邊“嚴防死守”。由於老馬的菸葉品相好,去年賣到15.5元一斤,一年淨掙4萬多元,老馬終於又脫貧啦!

今年,老馬又種下了近20畝煙苗。誰都知道種菸葉辛苦,可是他不怕。“累點怕啥?活到老幹到老,好好幹奔小康。不好好幹,一輩子有啥意義?”老馬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