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蝦源自哪裡?

莊立勝


蝦蛄,俗稱皮皮蝦、蝦耙子、蝦公駝子、琵琶蝦、螳螂蝦、攋尿蝦。 掠蝦亞綱中僅有口足目,其中除全為化石種類的古蝦蛄科外,現生種分4個總科:深蝦蛄總科、指蝦蛄總科、蝦蛄總科和琴蝦蛄總科。全為海生。掠蝦類起源於中生代的侏羅紀現存300 餘種。絕大多數種類生活於熱帶和亞熱帶,少數見於溫帶。中國沿海均有,南海種類最多,已發現80餘種。


產地、產季:蝦蛄是沿海近岸性品種。蝦蛄喜棲於淺水泥沙或礁石裂縫內,中國南北沿海均有分佈。口蝦蛄為渤海灣特有品種,產量較多,據1982年~1983年調查統計,年產量2500噸左右。資源量約5000噸以上。產期為每年4~5月。口蝦蛄分佈範圍極廣,從俄羅斯的大彼得海灣到日本及中國沿海、菲律賓、馬來半島、夏威夷群島均有分佈。



食用皮皮蝦的最佳月份為每年的四--六月間,此時,它的肉質最為飽滿。一般來講,母的皮皮蝦的個頭沒有公的那麼大,而另一個區分公母的辦法是通常,母的皮皮蝦的脖子部位都會有一個白色的“王”字,公的皮皮蝦在大爪下分別有一個細細的小爪。


如果蝦的顏色發亮、發青,那麼就是新鮮的蝦,如果顏色比較黑,不亮,那麼就是不新鮮的蝦。除此,還可以看蝦頭,如果蝦頭疲軟,看似快掉的樣子,那就不是新鮮的蝦。還可以從蝦的爪子上面看,爪子發紅的蝦也是不新鮮的,發青才是好蝦。雖然死的皮皮蝦仍可食用,但是,在選購時如果已經發軟,變紅的皮皮蝦都為不新鮮的,最好不要購買。



皮皮蝦的食用方法,一般有椒鹽和清蒸。以清蒸為多,輔以生抽、醋、薑末調成的蘸料食用。


娛藝站


不知道你是說皮皮蝦的生物起源,還是說皮皮蝦的名稱由來。


關於皮皮蝦名字的由來,我想和它的生理特徵有關係吧?扁扁的在水裡爬著、或者它用夾子狩獵發出的聲音,所以不認識它的人隨口說的爬爬蝦、爬爬蝦或啪啪蝦,混上方言就成了“皮皮蝦”了。


關於皮皮蝦的起源,有據可考它已經有四億年沒有進化了,如果說再早就是這個巨蝦了,看看它有沒有皮皮蝦的模樣?它兼具魷魚和蝦的特徵,體長達到1米,嘴裡佈滿鋒利牙齒,奇蝦化石發現於中國境內,是一種遠古海底節肢生物,生活在大約5億年前。


目前世界上所有的水族管理都沒有皮皮蝦,因為它的食譜太雜了,什麼都吃,甚至能打破水族館的玻璃;如果巨蝦要是存在的話,你說它能不能吧水族館都給拆了,這麼霸氣的寵物估計哈士奇都得甩掉好幾道街。


iRobber


皮皮蝦,在中國,自北到南都有。在寧波,過去是不吃的。漁民一網上來,倒在甲板上,先把皮皮蝦等不吃的海鮮扔回大海,再一層海鮮一層冰裝入魚艙。靠岸賣給行販時裝筐,發現再扔掉。在海鮮店出售,發現再扔。賣不完的海鮮曬成乾貨,又扔一次。從未有人撿來吃。改革開放後,外地人進來才開始吃。


Beepbug


其實,它應該叫琵琶蝦才對,你看它的長相類似樂器琵琶的模樣。也許它本來就叫“琵琶蝦”。後來,人們叫順了嘴兒,就說成“皮皮蝦”了。就跟老天津人,把派出所叫成“派所”一樣。這是我的一孔之見。另外,天津濱海新區漢沽人,管它叫“水蠍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