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IM时代,设计院如何保证自己的版权?

在BIM时代,设计院如何保证自己的版权?

在CAD时代,设计院在给甲方提交蓝图的时候,有的甲方会要一套电子版的设计图纸,方便甲方看图、做预算。这个时候,有的设计院直接就把自己的设计图纸给甲方了,有的设计院则会把CAD加密一下再给甲方,让甲方只能看,不能修改。从而保证自己的设计成果不被剽窃,用在其他项目上,并且也保证了自己的设计图纸被甲方或者施工单位误改,改完之后出现扯皮,说不清的问题。

在BIM时代,设计院如何保证自己的版权?

BIM时代

但是在BIM时代,BIM的理念就是要做全生命周期的建筑信息模型,这时,设计院的设计图纸和设计模型并不是终点,给甲方提供设计模型也变成了理所当然的,并且还要求施工单位要能在设计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添加施工信息,完善、深化成竣工模型,如此一来,设计院的加密这一招也不能用了,模型中的设计单位的流程、标准、各种设备族,不是都被泄密了吗?

目前来讲,BIM行业很多软件厂家希望通过各个厂家都提供各自的数据端口,制定标准的BIM文件传递格式——IFC。设计院给甲方提交的模型的时候,导出成IFC格式,甲方和施工方通过IFC格式文件转化成各自需要的文件格式进行施工阶段和运维阶段的应用。

然而,目前的IFC标准文件格式,由于各个软件厂家都存在私心,怕自己的数据端口提供出去之后,别人会掌握自己的开发原理,进而盗版自己的软件,所以现在的IFC文件格式在BIM的工作流程中会有一些数据丢失的现象,转化成FBX或DXF等格式则数据丢失的问题更加严重。

此外,如果IFC标准格式文件能达到两种软件间的数据完美传递,那么设计院更不能用这种方法来保护版权了,自己的模型虽然没有直接给施工单位,但把全部的数据给过去也是一样的。

所以IFC这条路看来是走不通了,那么去掉一个中间环节将会怎样呢?比如,由设计单位把施工也做了,或者甲方发包采用EPC的发承包模式,EPC承包模式的优势此处不再赘述。如果未来的建筑行业全部采用EPC的总承包模式,甲方和总承包方就不必纠结与设计模型版权、施工模型版权问题,直接讨论竣工项目和竣工模型的问题了,竣工的项目能不能满足我生产需要,竣工模型能不能满足我运维需要,以此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当然设计版权是买断的。如此一来,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虽然理想是完美的,但是目前我国几乎没有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公司,只能通过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与施工企业组成联合体对工程项目进行联合总承包,临时攒的跟本身是一家肯定是两个概念。虽然国家也在大力倡导工程总承包,设计师负责制,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EPC发包的甲方很尴尬啊!

在BIM时代,设计院如何保证自己的版权?

好尴尬啊

目前,我国采用EPC业务的企业多是由工业设计单位转型而来,以石油、化工、有色、黑色金属等设计院转型最为成功和快速。实施EPC业务模式比较成功的设计院,在20年以前就开始进行转型。一个设计院从开始转型,到成功运作工程总承包项目,最快也要需要5-8年。设计院转型的优势在于技术能力,而建筑施工企业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转型之路恐怕需要更长的时间。

既然EPC的道路在近年来说,离普及还很漫长,那么最后要放大招了!版权层层买断!甲方/施工单位买断设计院的版权,然后甲方再买断施工方的版权。那么设计院的企业标准、族库等不是还有可能泄露吗?那就让软件开发商根据国家规范、图集制定一套BIM标准,各个公司都按照统一的标准交付图纸和BIM模型。

在BIM时代,设计院如何保证自己的版权?

为什么是我

软件开发商可能会问了,为什么是我?因为在CAD时代,国内的软件开发商的职责就是做插件,如天正、鸿业之类,同样在BIM时代还由他们做这些事情,供求关系,两厢情愿。

大家对BIM的设计版权问题,什么想法呢?赶快在评论写上自己的想法吧。

作者:赵坤,上海丰悦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BIM工程师,上海丰悦BIM咨询包括BIM设计、BIM施工、BIM培训等业务。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上海丰悦BI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