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文化展在南非約翰內斯堡隆重開幕

開啟景德鎮與非洲對話的絢麗篇章

“感知中國·絲路瓷行”中國陶瓷文化展在南非約翰內斯堡開幕

王曉暉宣佈開幕 鍾志生致辭

中國陶瓷文化展在南非約翰內斯堡隆重開幕

景德鎮工匠精湛的拉坯技藝贏來陣陣掌聲。(特派記者 李新華 攝)

景德鎮在線訊(記者 李新華 張怡)南非,位於非洲大陸的最南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另一端點,也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21世紀的今天,一場因交流而豐富、因互鑑而精彩的文化交流大幕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徐徐拉開——當地時間7月17日14時,“感知中國·絲路瓷行”中國陶瓷文化展在南非約翰內斯堡非洲博物館隆重開幕,來自景德鎮的160件(套)陶瓷作品,以文化交流使者的身份,喚起了南非民眾對景德鎮,乃至對中華文化的美好向往。

中宣部常務副部長、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曉暉宣佈“感知中國·絲路瓷行”中國陶瓷文化展開幕。南非文化藝術部副部長馬考蘇·瑪格德琳·蘇杜講話。中共景德鎮市委書記鍾志生致辭。南非豪登省文體娛樂部長法澤·瑪茲巴圖致歡迎辭。

出席展覽開幕式的嘉賓還有,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外推廣局局長張雁彬,中宣部國際聯絡局局長張燁,中宣部政策法規研究室巡視員、副主任王雷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外推廣局副局長李智慧,中宣部文藝局副局長王強,中國駐南非大使館文化參贊鄭文,非洲博物館館長法尼·莫隋寧等。

馬考蘇·瑪格德琳·蘇杜表示,此次展覽正值習近平主席訪問南非、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次會晤在約翰內斯堡舉辦前夕,意義非凡。中國瓷器對於南非來說是非常熟悉卻又珍貴的藝術種類,而此次展覽給了南非人民深入瞭解和學習的機會。在非洲博物館舉辦的“感知中國·絲路瓷行”中國陶瓷文化展,給藝術專業者提供了仔細研讀的機會,給普通大眾帶來了鑑賞的契機,給藝術收藏家展示了其美學價值。希望此次展覽成為兩國今後交流互惠的催化劑。南非願引進陶瓷包裝技術和設備,引進窯爐人才,也可以開展藝術家駐場項目,以加強兩國陶瓷文化交流與合作。讓我們共同挖掘合作項目,以求共同發展。

鍾志生在致辭中介紹說,景德鎮是中國中部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有著2000多年的制瓷史、1000多年的官窯史、600多年的御窯史。創造了“工匠八方來,器成天下走”的景象,演繹了“點土成金”的東方神話。從中國的宋代開始,景德鎮瓷器就沿著古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源源不斷輸向世界各地,成為見證古代中國參與全球化進程的“世界商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民的生活方式、價值取向和審美情趣產生了重要影響。時至今日,景德鎮陶瓷文化依然在同世界文明交流互鑑中不斷進步,充分彰顯了習近平主席倡導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

鍾志生表示,景德鎮悠久的制瓷歷史、豐富的陶瓷遺存,是這座城市最大財富,也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如今,數萬名外來的藝術家、陶藝家在景德鎮創意、創作和創業,形成了獨特的“景漂”文化現象。這其中,就有不少來自非洲的朋友,他們為這座城市注入了重要的發展動力和創新活力。

鍾志生表示,南非素稱“彩虹之國”,是非洲大陸的璀璨明珠。中國與南非的友誼源遠流長。地理大發現之前,中國瓷器就曾抵達南非北部的馬蓬古布韋。十六世紀中葉,葡萄牙航海家打通了經好望角連接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海上貿易路線。瓷器的輸入,開啟了中國與非洲對話的絢麗篇章。在開普敦的文化歷史博物館,至今仍藏有米德堡號沉船出水的景德鎮瓷器。這些精美的瓷器,推動了中非文化的交流互鑑,見證了中國和南非的深厚友誼。

鍾志生在致辭最後誠摯地說,今年是中國和南非建交20週年,讓我們伴隨著優雅的瓷樂,欣賞著精美的瓷器,充分感受景德鎮陶瓷的獨特魅力、感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攜手同行,共同譜寫互學互鑑的和美樂章,共同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開幕式結束後,與會嘉賓一同觀看了本次展覽中展出的展品,並饒有興致地觀看了瓷樂表演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制瓷技藝表演。在表演中,“中國一絕、世界首創”的瓷樂演奏唯美悠揚,瓷甌、瓷磬、瓷笛、瓷管鍾、瓷二胡等瓷樂器將聲學、物理學原理與陶瓷工藝巧妙結合,演奏起來音色優美,效果清新悅耳、美妙動聽,是景德鎮瓷器“聲如磬”的集中體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制瓷技藝表演,更是把觀眾瞬間帶到了萬里之外的景德鎮,他們現場展示拉坯、利坯、畫坯等手工制瓷的核心工序,生動形象地向觀眾還原了陶瓷成型、裝飾的主要過程。這樣一場“有聲”、一場“無聲”的表演,令現場觀眾耳目一新,不禁嘖嘖稱讚:“看,這就是中國!這就是景德鎮!”

本次展覽共分為絲路記憶、青花故事、彩繪世界、窯變萬彩、雕刻時光、美好生活六個篇章。在絲路記憶篇章中,通過對歷史上外銷瓷的展示,再現了景德鎮外銷瓷的歷史足跡,絲綢之路也是瓷器之路,中國以瓷為媒同世界對話,瓷器把中國同世界連為一體,為中國贏得CHINA的美名,留在世界各地的外銷瓷更是中國留給世界的美好記憶。在青花故事篇章中,展示了很多經典的青花瓷,講述了青花瓷從市井到宮廷乃至風靡全球的文明奇蹟。在彩繪世界篇章中,從山水到花鳥到人物,從工筆到寫意,從油彩到色釉,各種裝飾手法的陶瓷應有盡有,異彩紛呈,充分體現了陶瓷文化的藝術魅力。在窯變萬彩篇章中,窯火扮演了“上帝之手”的角色,當人工操作的釉料配方,在烈焰騰騰的窯火中發生窯變後,展示顏色釉陶瓷“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獨特韻味。在雕刻時光篇章中,每一絲紋理,每一處褶皺,都無聲地賦予了雕塑瓷生命,詮釋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美好生活篇章裡,通過展示陶瓷文明與人類文明共同成長的足跡,反映了人們通過陶瓷改變生活的美好願景。這次來自景德鎮的160件(套)精美陶瓷在南非約翰內斯堡的展覽,是一次中華文化與非洲文化的交流碰撞,更是一次友誼與合作的溝通之旅。

據悉,此次赴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辦“感知中國̇絲路瓷行”中國陶瓷文化展,是繼去年7月景德鎮市在德國柏林舉辦“感知中國·匠心冶陶”景德鎮陶瓷文化展之後,又一次陶瓷文化走出去的有益嘗試。近年來,景德鎮市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打造“一帶一路”文化節點城市,不斷拓寬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渠道。“絲路瓷行”中國陶瓷文化展,是景德鎮市實施陶瓷文化繁榮工程,精心打造的對外文化交流品牌。旨在藉助國家層面的平臺,在“一帶一路”沿線加深世界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認同,使景德鎮成為展示中國文化的名片、講述中國故事的平臺、傳遞中國聲音的窗口,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貢獻“景德鎮力量”。

開幕之前,王曉暉與馬考蘇·瑪格德琳·蘇杜進行了親切交流並交換了禮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