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者段永平:我還沒用過拼多多,但我對黃征有很高的信任度

前言

創立不到三年的拼多多昨天在美國上市了,收盤漲幅超過40%。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在之前的採訪中提到,“對自己商業教育影響最大的,是段永平”。

作為“中國最著名價值投資者”,段永平的眼光一向毒辣,他投資過蘋果、茅臺等優秀公司,也曾在互聯網泡沫時抄底網易,創造了5年50多倍收益的神話。

這是一對年齡相差近20歲的忘年交。2006年,段永平還帶黃崢一同去吃了那頓著名的巴菲特午餐。

有網友問段永平為什麼看好拼多多,他回答,

“我還沒用過拼多多,但我對黃崢有很高的信任度! 給他10年時間,大家會看到他們厲害的地方的。”

聰明投資者曾經整理過段永平的經典語錄,同學們閱讀後都紛紛表示收穫滿滿,現在特意重新排版分享給大家。

價值投資者段永平:我還沒用過拼多多,但我對黃徵有很高的信任度

段永平“品酒”

“茅臺的生意模式剛剛的”

1,茅臺如果能夠做到讓消費者放心地買到絕對的真酒,投個十個八個億都是極為合算的。(2015年1月)

2,白酒的牌子是蠻值錢的,不信你可以想想這些年你見過新的白酒品牌嗎?(2017年11月)

3,茅臺還是茅臺,生意模式剛剛的,10年後人們還是會說10年前那個價格真不貴。(2017年12月)

4,(茅臺大面積斷貨,市場上存在炒作存貨問題,蔓延下去,過去的酒價斷崖下跌情況可能會重演,有什麼好的處理方法?)

價格會被炒高的內在原因是真實的需求,作為股東沒啥好擔心的,就算價格掉下來也是會再回去的。萬一這一幕重演那一天真來了,請翻到這一頁,想想內在原因,然後再多買點股票以及53度飛天,就像上次那樣哈。(2017年8月)

5,(怎樣改變茅臺在國人心中的地位?)

多推一些便宜的非53度酒,包括茅臺啤酒和紅酒,甚至茅臺米酒啥的,以及茅臺礦泉水、茅臺酒店、茅臺手機、茅臺空調, 加快推出的速度,五年出廠的規矩也不要了,假酒也不管……十年後,茅臺的地位就應該徹底不一樣了。(2015年2月)

“茅臺應該學學法國紅酒的做法”

6,紅酒是個特別個性化的產品,世界上大概有10萬個紅酒品牌(如果不是更多的話)。紅酒受原材料的影響是無法保持產品的高度一致性的,所以無法大量生產。能大量生產的酒也許就不該叫紅酒。

好紅酒上來的時候,喜歡喝紅酒的人往往會先喝紅酒。不過,好的紅酒實在太貴(單位酒精量的單價),遠不如茅臺來的實惠。茅臺的質量文化不錯,這也是茅臺能走到今天的原因,季克良功不可沒。(2017年8月)

7,茅臺應該學學法國紅酒的做法,讓每一瓶酒都成為年份酒——每一瓶酒上都寫明出廠年份。以後大家喝53度茅臺前會說今天喝的是哪年哪年的茅臺,而不僅僅是茅臺。現在的年份在酒瓶上實在是不起眼。(2015年1月)

8,(張裕這家公司怎麼樣?)(注:張裕是中國某葡萄酒品牌)

沒看過公司,但酒確實不是我願意喝的那種,所以我不會有任何興趣去了解這家公司的。(2015年12月)

茅臺與老白乾:大公司與小公司

9,(老白乾算不算一個不錯的小公司?)

一般而言大公司公開資料多,歷史長。

我曾經關注過一下老白乾,但總覺得在當時的價錢下用茅臺換老白乾不太合適。這是個典型的“大公司”容易瞭解而“小公司”相對難的例子。

“大公司”就一定業務複雜嗎?喬布斯笑了哈!蘋果非常簡單,茅臺也是。小公司業務簡單嗎?賈布斯也笑了。(2017年3月)

對茅臺管理層的經營戰略的評價

10,(茅臺籌劃股權激勵、“注重做大做強”,管理層會不會為追求快而大去改變嚴苛質量的企業文化?)

茅臺的品質文化已經形成,相當長時間裡大概沒人敢動的。“做大做強”是果不是因,這話像說給領導聽的?(2015年4月)

11,(如何評價茅臺的金融佈局?)

增加股東風險的有效辦法。希望只是有限的很小的風險。(2017年8月)

12,茅臺的生意模式不錯,但對賺到的錢的處理方式不盡如人意,蘋果在這方面則是完美的。從這兩年兩個公司出現回購機會時兩家公司完全不同的表現就可以看出這點。

茅臺甚至有些滑稽的地方是分紅居然還因為股價掉了而下降了。蘋果對分紅和回購的策略的闡述是非常清晰的,作為股東基本可預期,而茅臺則會受到非股東因素影響。(2015年4月)

“比出來”的蘋果公司

買GE(美國通用電氣公司)不如買蘋果

13,(GE的投資和蘋果的投資有什麼不同?)

如果放到今天來看,我大概不會買GE,而是應該那個時候就買蘋果。因為回過頭來想,我對GE的理解並不是很透,但蘋果卻是我能真的理解的公司。不過,當時我認為GE的文化很好,公司應該可以轉危為安的。(2017年5月)

(注:2009年3月初,《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和段永平曾經通過一次越洋電話。當時,美國股市大跌,段永平告訴記者自己正在買入GE股票。)

14,(怎麼看現在的GE?)

GE產品太複雜,現金流也不好,居然還一直分紅,不容易搞懂。雖然現在價錢已經回到我幾年前賣掉時的價錢了,我依然不太有興趣,但作為基本文化不錯的一家公司,還是可以關注一下的。(2017年10月)

15,最近偶爾有人會問我GE掉下來了,是否值得關注。GE以前的文化我是喜歡的,前些年我也曾經買過不少GE的股票。

後來賣掉GE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一天我去GE的公司主頁看了一眼,發現根本找不到我在傑克·韋爾奇書上看到的他對GE文化的描述。(點擊查看韋爾奇演講)

後來發現當時的CEO居然有“去韋爾奇化”的傾向,加上這家公司的生意實在是太複雜,所以我就統統賣了。現在價格已經顯著低過我當時賣的價格,但我還是沒提起興趣來。(2018年1月)

不選IBM、飛利浦,選蘋果

16,IBM在企業市場上是有特色的,客戶的轉換成本很高。我曾經花過一點時間去想IBM的生意,覺得比較不容易想明白10年以後的IBM會是什麼樣子。(2015年4月)

17,IBM看不太懂,不覺得便宜。不太喜歡IBM借錢回購股票的辦法(蘋果借錢回購股票的原因是因為境外現金遠多於貸款)。不是很明白老巴看不懂蘋果卻能看懂IBM。對我而言,蘋果比IBM容易懂,即使在現在,蘋果依然比IBM便宜啊。

也許老巴覺得IBM的護城河比較寬,而蘋果則屬於變化快的行業。在我眼裡,蘋果的護城河甚至寬過IBM,而且商業模式也更強大。(2015年4月)

18,(飛利浦怎麼樣?)

飛利浦是老牌公司了,但我沒花過功夫研究。這類公司很難好的過蘋果吧?(2017年1月)

“蘋果的企業文化堪稱好企業文化的經典”

19,理解蘋果確實不容易,我似乎從來就沒讓不明白的任何人明白過,所以也不可能在這裡幾句話說明白。我的建議就是把Tim Cook說過的東西都拿出來看一下,包括每一次發佈會都認真看一下,哪怕不是為了投資蘋果,至少也可以看到一家好公司應該是啥樣子。如果看完這些還是看不明白的話,我確實也是沒辦法讓人明白的。(2015年2月)

20,所謂企業文化講的就是什麼是對的事情(或者說哪些是不對的事情),以及如何把對的事情做對。蘋果的企業文化堪稱好的企業文化的經典,多看看蘋果的發佈會或許能有所悟。(2015年3月)

21,讓我2011年1月下旬決定買蘋果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發現Tim Cook會是個更好的CEO,啟用他絕對是Jobs的最大“發明”,不是之一哈。有了Tim Cook, 蘋果的文化至少可以向前延伸50年。(2015年4月)

22,(蘋果在當時熱播的電視劇《歡樂頌》中投放了嵌入式廣告,所有人用的筆記本和手機都是蘋果的。)

蘋果不太做推銷式廣告,做的基本上都是功能性或場景式廣告。蘋果廣告見效慢點,但影響深,長期的潛移默化力量很大。(2016年5月)

段永平眼中的好生意與好公司

從產品差異化看家電、光伏、航空公司

23,(同樣是家電行業,為什麼黑電、白電、廚電的淨利率會相差這麼大?)

應該是商業模式造成的。彩電非常難有差異化,白電和廚電產品的差異化顯然是要高些的。(2017年10月)

24,光伏行業的產品差異化很小,企業日子會很難過。(2017年10月)

25,沒有差異化產品的商業模式基本不是好的商業模式--所以投資要儘量避開產品很難長期做出差異化的公司,比如航空公司,比如太陽能組件公司。

所謂差異化指的就是客戶需要但別人未能滿足的東西。沒有差異化的“敢為天下後”是無法生存的。(2015年4月)

26,(怎麼看裸眼 3D技術終端產品的市場空間?)

很難知道誰是最後的贏家。(2017年9月)

房地產、自來水公司算好生意嗎?

27,(有網友問“房地產行業的企業普遍負債率高,不是很讓人喜歡,不算是好的生意模式,可是房地產行業應該還是一個有差異化的行業。怎樣判斷一個企業是否有好的生意模式?”)

負債率高並不一定就是商業模式不好吧?銀行的負債率就很高啊,但有的銀行就不錯。

房地產行業這個說法太泛了,就像說電子消費品這個行業生意模式好不好一樣,沒辦法得出結論的。電子消費品行業競爭非常激烈,但蘋果就做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商業模式,而其他的企業就非常不容易。

投資很難找到充要條件的,不然就有公式可用了?好的商業模式,好的企業文化是我喜歡的投資目標,如果再有好的價錢就完美了。市場有時候可以非常瘋狂(很貴或很便宜),有機會(很便宜)時,對商業模式不是那麼好的公司的投資在一定時期內是有可能有不錯的回報的。

但是,長期而言(10年20年或以上)堅持只投好的商業模式,好的企業文化的公司大概率上是會有比較好的回報的,而且這種投資方法讓人很愉快,不需要整天瞎操心。

簡言之,投資人每次做投資決定時如果想的是10年20年的事情,最後的結果很難不好,不然就難說了。要找到自己能想清楚10年20年的公司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生有那麼10個8個機會就非常非常好了。(2015年4月)

28,(像自來水公司這種壟斷的生意算不算好的生意模式?)

自來水公司的“壟斷”是在很多限制條件下的壟斷,多有關民生,屬於公共事業,不被允許賺大錢。(2015年4月)

在長長的坡上滾厚厚雪的好公司

29,騰訊確實不錯,我一直沒買的原因主要是懶得調錢去香港(反正錢也沒閒著),再就是老想等個更好的價錢。如果你已經買了,那就拿著吧,不要輕易賣掉。

(2015年12月)

30,什麼公司是在長長的坡上滾著厚厚的雪呢?我舉幾個我看著像的。

蘋果是吧?蘋果是在一個長長的坡上,似乎雪也是厚厚的。三星、OPPO和vivo以及華為這類公司?似乎也都在長長的坡上,但雪沒那麼厚。不過這些公司還是要感謝蘋果的,因為蘋果,所以長長的坡上有時候雪也不薄。當然,那些追求“性價比”的公司恐怕是既沒有長長的坡也更沒有厚厚的雪的。

茅臺當然是吧?!長長的坡,厚厚的雪,雖然偶爾會損失一點點雪。

網易也應該算吧?遊戲做成這個樣子?!有誰不玩遊戲呢?大家玩不同遊戲而已。

騰訊應該也算吧? 有疑問嗎?

Google應該也算吧?絕對是長長的坡厚厚的雪。

amazon?當然是長長的坡,但上面的雪不太厚啊,不然人家怎麼能堅持虧20年?京東不會比amazon好的。

阿膠、片仔黃之類有點像?

阿里應該也算吧?雖然我很欽佩馬雲,也覺得他們怎麼看都有些在長長的坡上,但有些業務已經超出我這種早已退出江湖的人的理解範圍了。

Facebook?微博?yy?陌陌?我看這些公司時偶爾會覺得自己已經不再年輕了(就是因為自己不用,所以看不懂的意思)

特斯拉?曾經以為是的,買了他們的產品後就不再這麼認為了。

這裡長長的坡其實不光指的是行業,而是包括企業本身能否長跑的,所以企業文化很重要。

(IMAX公司)

坡長不長不太知道了,雪似乎也不太厚的樣子。

我沒仔細看過(阿膠)這家公司,只是看到這麼多年他們都能一直提價且產品並沒有不好賣。(2017年3月)


聲明:凡註明“聰明投資者”的作品,版權均屬聰明投資者。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記錄和傳遞信息,不代表“聰明投資者”贊同或反對其觀點。

價值投資者段永平:我還沒用過拼多多,但我對黃徵有很高的信任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