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上週末,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開幕,全國各地的青年電影人再次共聚一堂。

近年來,FIRST影展聲名漸盛,隱隱有“金馬獎後備軍”之勢。因為從這裡走出了《心迷宮》、《喜喪》、《老獸》等優質的國產片和一眾優秀的青年電影人。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也是在上週末,電影《北方一片蒼茫》在院線悄然上映,而一年前的這個時候,它在FIRST上勇奪最佳劇情片大獎,只不過那時它還叫《小寡婦成仙記》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此後,《北方一片蒼茫》又輾轉來到世界新銳導演雲集的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將最高大獎收入囊中。

而它,是導演蔡成傑的處女作。

獲得如此榮譽的處女作,按說應該得到電影人普遍認同的才對,【壹條電影】作為電影類公號也應該毫不猶豫地鼓勵,不是嗎?

但事實卻讓壹哥猶豫了:6.9的分數,在文藝片普遍吃香的豆瓣上屬實太低了。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更關鍵的是電影人對其的不認同。

中國第四代導演領軍人物——謝飛導演,可以說是全豆瓣輩分最高的網友。他很少評價國內青年導演的電影,但對於《北方一片蒼茫》他卻罕見地發聲了: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謝老先生還算客氣的,中堅一代的著名影評人“大奇特”和“木衛二”,甚至給《北方一片蒼茫》打出了一兩星的差評: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本應該支持的一群人,卻毫不留情地批評,這片子到底怎麼了?

且聽我細細道來。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和很多國產文藝片一樣,初執導筒的蔡成傑導演將鏡頭對準了中國農村,講了一個“鄉村魔幻故事”:

王二好是一位死了三任丈夫的農村寡婦,在村裡處處遭人嫌棄欺壓。她帶著自己的小叔子處處碰壁,幾乎風餐露宿。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一次偶然的機會,二好展現了“神蹟”,被村民們當成了“仙人”。村民們一改之前的冷漠態度,前倨後恭。二好為了生計,也將計就計地開始了江湖術士的生意。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然而人心險惡,愚昧和貪婪更是貽害千年的頑疾,二好的“神力”並沒有為她帶來安逸的生活,她也未能改變村民的苦狀,只能隨波逐流地跟著村民們一起走向毀滅......

其實在國產文藝片中,抨擊農村的醜惡愚昧早就已經不新鮮了。

遠的不說,今年5月剛上映的電影《荒城紀》,也講述了一個農村寡婦被村民們當做逐利工具任意擺佈的故事。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不過《北方一片蒼茫》有其獨特性,就是它並沒有抓住農村裡某一方面的問題,而是展現了一個全面崩壞的當代農村。

在電影裡,為一方父母的官員,只顧著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玩權弄術,欺軟怕硬,象徵著政府的不作為。

老一代如聾四爺,已經成為“留守老人”,他們所遵從的陳舊價值觀正陪著他們一同在屎尿堆裡死去,這是傳統文化的消逝。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無所事事的油膩中年男,成天盯著村裡的小寡婦意淫,甚至連留守兒童中的幼女也不放過,展現了他們懶惰醜惡的一面。

青壯男人不是像二好的丈夫一樣死於非命,就是像老同學徐偉一樣變成了不擇手段的奸商嘴臉,而現實中,農村勞動力的流失更加嚴重。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婦女們依然在風言風語中相互刁難,對男人言聽計從,女性意識毫無覺醒之勢

女孩們成了重男輕女之下的犧牲品,男孩即將在過度溺愛中長大,

未來正在走向更加可怕的失衡。

就像它的片名一樣:雪原之上,枯枝之下,確實是一片蒼茫,毫無生機。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這是《北方一片蒼茫》的可貴之處:我們需要電影將鏡頭對準社會頑疾,它做到了。

換句話說,題材,是《北方一片蒼茫》最大的優點。

但是我們同樣得明白:任何一部電影都不能只靠題材就能成為優秀電影

這裡壹哥要斗膽對《北方一片蒼茫》得FIRST最佳電影這件事提出質疑——這部電影並不夠格,因為它充分暴露了中國青年導演身上普遍存在的問題:

有想法,沒技術。

用謝飛導演的話來說,就是“業餘”。

好比《中邪》想到用偽紀錄片的方式來拍恐怖片,著實是個別出心裁的好點子,但僵硬的鏡頭語言和老套的驚悚橋段,使得這部片子喪失了很多觀賞性,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像《我心雀躍》中對青春少女鮮活唯美的呈現絕對是讓人眼前一亮的,但對敘事的著力點卻把握失衡,使得影片最終變成了虛有其表的無病呻吟。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北方一片蒼茫》的“業餘”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故事的流暢性與真實性

影片借二好的視角帶我們見識了農村中的魑魅魍魎,但故事本身卻呈現出一種碎片化的無序狀態。

整個故事就像二好的旅程一樣漫無目的。二好遇見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似乎都有其功能性,但放在一起卻並無內在聯繫。這就從敘事,變成了堆砌。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那位說了,片段堆砌本身不就是一種敘事手法麼?

錯,正所謂形散神不散,任何看上去的“片段堆砌”電影,其實內部都有起承轉合。最好的例子莫過於是枝裕和的電影,雖然看上去只是日常生活片段的組合,但故事內部的矛盾和情緒其實一直在遞進中。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電影《步履不停》

國產電影也有正面例子:《心迷宮》同樣向我們展現了農村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但卻借用了一個棺材的謎題將整個村子裡的人串聯了起來,使故事具有超強的吸引力。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電影《心迷宮》

把那些看似散碎的片段用一種內在邏輯組合在一起,是需要下大功夫的。

顯然,蔡成傑導演並沒有下這個功夫。

在真實度方面,方言的使用也是片中讓人詬病最多的地方。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在農村題材的電影中使用方言對白似乎是理所當然,尤其是對文藝片來說,方言對白能夠大大增強影片的鄉土氣息和現實色彩。

但在《北方一片蒼茫》中,大部分人物都是操東北方言,卻在少數對話中又會切換成普通話對白,令人摸不著頭腦,反而削弱了故事的真實性。

2.欠考慮的鏡頭語言

似乎從畢贛導演的《路邊野餐》中那個長達40分鐘的如夢似幻的長鏡頭以來,青年文藝片導演們就越來越對長鏡頭偏愛有加,彷彿長鏡頭已經成為了文藝片在技術層面上的一個護身符一樣。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然而再長的長鏡頭,也是為了配合敘事才有存在的價值,好的長鏡頭往往比頻繁的剪輯帶給觀眾更大的信息量,還能夠營造出浸入式氛圍。

可是在《北方一片蒼茫》中,存在著大量的無意義的固定長鏡頭。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固定長鏡頭的意義不在於長,而在於鏡頭內不同景深層次間的互動所傳遞出的信息,同時也是一種情緒的延伸。

而《北方一片蒼茫》裡,固定長鏡頭太多,傳遞的信息又太少,就不免給人“湊時長”之感。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電影裡的一個鏡頭是這樣的:人走了,鏡頭盯著屋子看半天。

並不是說有點空鏡就算是攝影好,空鏡也不能算是獨立電影的靈丹妙藥。這樣的近乎空白式的表達,除了讓觀眾覺得導演在故弄玄虛外,又有什麼作用呢?

3. 不專業的表演

很多青年文藝片導演的作品都是小成本,難以聘請到資深演員,更別說大牌明星了,但這卻不能成為對文藝片演員降低要求的藉口。

其實,越是在演員不專業的情況下,越考驗導演的調教功力。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北方一片蒼茫》中的演員,除了主演田天有表演系背景之外,幾乎都是業餘演員。於是片中的很多人人物,說話都是吞吞吐吐,滿滿的詩朗誦腔,讓人分分鐘出戏。

尤其是二好與村中婦女們在車前對峙的一場戲,飾演農婦的幾位演員,幾乎不敢開口說臺詞,每說一句話都像是憋出來的,說完恨不得馬上吞回去,這樣明顯的問題,導演難道視而不見嗎?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其實業餘演員出演電影的例子有很多,最出名的就是當年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少》中的魏敏芝了。

在出演老謀子作品之前,她也幾乎是個素人,但看過那部電影的人,都能體會到片中魏敏芝飾演的農村少女身上的那種淳樸與堅強、畏縮與勇敢——

這與張藝謀的調教密不可分。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本色出演”這麼便宜的事的,妝一化,燈光一打,劇組幾十個人一圈圈地圍著你,你一個普普通通的路人能演出本色才怪了!任何看上去的“本色”,背後都是日日夜夜的精心“調教”而已。

而我們的青年導演們,卻往往把表演的鍋一把甩給業餘演員,試圖用“本色”二字來掩蓋技法上的欠缺,這是偷懶!

《北方一片蒼茫》,集齊了中國青年導演的壞毛病

誠然,如此去苛責一部國產文藝片未免有些難受,但壹哥不得不這樣去做。因為恰恰是我們對中國的青年電影人充滿了期待,才希望他們做得更好。

拍電影和練武功一樣,要內外兼修。我不希望中國年輕電影人只有概念和想法,卻沒有拍好一部電影的基本功。

尤其,不要在處女作就這樣,因為這會讓你越走越偏。

愛之深,責之切。加油吧,中國青年導演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