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紫砂壶的误区整理篇

NO.1 先看底款后买壶

“款”指的是名家所制。名家是当代的紫砂壶的“名牌”,代表着紫砂壶工艺水平的标准,收藏中肯定会有所讲究,但是这也是辩证的。目前市场中仿名家壶如此普遍,就是因为一方面所有收藏者追求名家到了极端的程度,另一方面大部分人对紫砂壶的基本鉴赏要求却仍然模糊,间接培育了仿作的市场。

收藏紫砂壶的误区整理篇

市场上有很多壶底打着顾景舟大师的款,但如果收藏者一开始能从“料”“工”两个角度对壶做了认真的了解,根本不必考究“款”的因素,而是能很快知道鉴定的答案。其实,收藏者不能只认定“顾景舟”“蒋蓉”等大师,非“顶级”不藏;而是要结合自己的经济和知识条件,关注一些有实力的中青年壶艺师,因为未来的大师也必将从他们中产生。

所以,买壶第一眼应该看的是泥料和壶型,底款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有些仿名家的壶,手工和泥料不错,也是可以珍藏的,看底款很容易上当,看到盖有某某大师印款的就以为是名家的壶,因此进入价格的陷阱。

NO.2 过于注重花俏色艳

新手玩壶,特别喜欢一些颜色多样、造型复杂的紫砂壶,或者壶身刻满了字,以为壶随字贵,实在这是一种误导。

收藏紫砂壶的误区整理篇

真正好的作品,耐看并且使用的作品往往是一些外表稳重光素一些的,就像一个大美女,素颜轻粉就可以了,过于浓妆只会让人反感。如觉得单调,就在适当的位置给予适当的书画点缀。

针对注重花俏色艳的收藏爱好者,一些不良生产者为了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在陶土里随意添加化学原料,专门出品染色紫砂,制作出来的壶色彩虽艳,但泡茶就会有异味。其实染色紫砂是不宜泡茶的,其价值反而不高。

NO.3 买壶不明目的随意拈来

买壶前应该有个目的性,是想要寻常用的,还是要珍藏级的,想用来泡普洱茶的,还是铁观音的等。

寻常用的壶大多在250cc左右,而珍藏级的作品一般都是250cc以上的。

收藏紫砂壶的误区整理篇

泡普洱茶的壶身和肚子可以大些,泥料的颜色可以深一些,大小在250cc到300cc之间。泡铁观音的要出水快些,壶壁薄一些,壶身矮些,泥料颜色可以浅一些,大小控制在150cc到250cc之间。宜兴人喜欢喝当地的红茶,他们一般会选择250cc到350cc的大壶。

至于350cc以上的壶基本属于“观赏性”的壶了,实用性不大。

NO.4 只注重名家证书不重艺术

真正名家的壶,单看“精、气、神”就能令人感慨,感觉出来几分。假如看着呆板,比例不协调的名家壶,买了也是没有珍藏价值的,说不定所谓的名家职称都是买来的,网上查不到。

收藏紫砂壶的误区整理篇

NO.5 “土”的误区

过去人们认为用紫砂壶泡茶最好,不失茶的原味。因为宜兴的紫砂泥料烧制后具有双重气孔结构,吸水率高,具有一般陶瓷器皿所缺乏的透气性。现在陶艺普及,不少人将紫砂泥料误认为就是一般紫色土或配制出来的“紫砂泥”,用这种原料做出来的“紫砂壶”在泡茶功能上显然是没有优势的。

收藏紫砂壶的误区整理篇

NO.6 “老”的误区。

许多人以为紫砂壶越老越好,专门藏旧壶、老壶。市面上有两种造假方法,一是将泥料的表面做旧,方法是擦皮鞋油,像人手经常摸的样子,看上去有古旧感,或者用强酸腐蚀做旧;二是将紫砂壶涂上白水泥用水去泡,做成出土效果。其实,衡量一把紫砂壶收藏价值高低的关键还是看艺术价值,并非一定是越老越好。

收藏紫砂壶的误区整理篇

NO.7 色”的误区。

宜兴紫砂泥由于其矿区、矿层分布不同,其天然色泽多达几十种,非常奇妙。天然紫砂泥质有红泥(或称朱砂泥)、紫泥、本山绿泥(呈米黄色)、天青泥(堪称泥中黄金,出矿时呈绿颜色,十分难得)和调砂泥等。但现在不少制壶者为了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在陶土里随意添加化学原料,最后制作出来的壶色彩虽艳,但泡茶就会有异味,价值反而不高。

NO.8 追求名人”的误区。

名人和大师的壶一定是好壶,但部份大师的作品已经是天价了,有位大师的壶个个20万元起,建议不要收藏这种超高价格的壶(有钱人除外)。投资的话,建议选择工艺师和高级工艺师的壶,他们的壶很多价格并不高,投资他们的壶比投资大师的壶收益要快很多。一个高工的壶1万元起,会比大师的壶涨价要快,收藏20把,收益肯定会超过收藏一把20万元的名人壶。

还有产量特别大的名家壶尽量不碰,一个有涵养有实力的做壶名家,不仅是低调谦虚的,而且产量也是比较少的,宜兴丁蜀镇就有很多默默无闻的民间做壶高手,他们不求浮名,不露山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