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消息,關稅大變了

1、剛剛,國務院發了個文,調整了孟加拉國、印度、老撾、韓國、斯里蘭卡的進口貨物稅率,品種非常非常多,八千多項。

我大致看了下,其中調整的最多的是農產品和各類工業原材料,進口關稅大概普遍降低了1/3到一半。

這可能是為了7月6日做準備了,對沖美方農產品的進口。

我是支持反擊的,要熬到美方也覺得疼。

突發消息,關稅大變了

2、昨天是美股大跌,A股一般的情況就是跟跌,但創業板低開後直接V型反轉了。

這也是我一直期待的跡象,創業板及個股強於上證指數,上證指數權重補跌,最後在底部共振,雙雙見底。目前創業板底部形成的概率已經很高了。

3、今天凌晨雞還沒叫,滬深交易所和證券業協會等監管部門集體發文“救市”,稱股票質押融資風險總體可控。

具體內容:

突發消息,關稅大變了

主要意思有三點:一、兩市質押市值履約保障比例200%,低於平倉線的只佔1%(其中,滬指佔比0.2%,深市佔比不到2%,可見質押爆倉風險多是中小創公司);二、如果股權質押爆倉,也要遵守減持新規,並且及時披露信息;三、股權質押日均處置的金額很小,對市場實際影響極小。

從披露的信息看,質押股權有爆倉風險的大多是中小創股票,且平倉的量級對市場的實際影響極小。

無論是披露的信息,還是監管部門的深夜發文的態度,都表明這裡是政策底的意思。

4、我翻看了不少股票,許多股票估值已經接近2008年1664點附近,已經在按照金融危機的模式計價,特別是基本面不差的成長股,估值已經接近大熊市谷底時候的價格。

然後說說這次創業板反彈,如果引導的好的話,有可能會像2月份那樣,創50帶頭,產生一波非常強力的反彈,同時反彈也會化解質押危機問題,上證指數會隨後跟上。

兩次反彈其實都有大資金引導的痕跡,比如通過大量申購創業板、創50ETF吸引資金跟隨。

這回能否再次成功,我們拭目以待。

配置上還是要成長股+藍籌股的均衡配置,不然萬一風格極端化,容易挨刀。

5、昨天下午,市場就傳開了“國開行收緊棚改融資”的消息。之後媒體爆料稱,“國開行分支行暫停棚改項目審批,審批權限上收總行,但已經在放款的存量項目還是照常。”

機構紛紛開始解讀這個消息,大意是5月PSL量投放是正常的,新增授信額度可能會收緊點。部分城市商品房去庫存比較快,棚改貨幣化力度下降是可以理解的。

我覺得這個對碧桂園這類主要做三、四線城市的地產商影響還是挺大的,但這個政策對一二線城市沒什麼影響。

但地產股表現出來的情況是普跌,實際地產股按照今年銷售額換算出來的業績,市盈率大概才4-5倍,處於歷史最低狀態,即便地產商的銷售不再增長了,這個估值也明顯是低估的了。

因為地產的銷售業績在財報裡是滯後表現的,這個業績會在2019-2020年的財報體現出來。

6、昨天晚上歐美股市大跌,真是“歐風美雨”啊!起因還是毛衣戰風險劇增。

美國財長努欽表示,美國將就盜竊技術的國家發表一項聲明,該聲明不是專門針對中國,而是針對所有國家。另外,美國可能禁止出售高科技產品到中國,還將限制中國對美投資。

這些消息表明毛衣戰範圍擴大,引發歐美市場擔心死了。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量較大的如奈飛、英偉達等科技股都崩了,科技股聚集地納斯達克跌勢慘烈。

突發消息,關稅大變了

A股今天國產軟件和國產芯片大漲也跟這個消息有關,當然這是市場炒作邏輯,真正替代美產芯片和軟件短期幾無可能。

比較諷刺的是,號稱認真做芯片的格力並沒有漲。

7、昨天恆大子公司公告,恆大集團以67.46億港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份,間接獲得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權,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重要的是Smart King全資持有“FF美國”和“FF香港”。另外,恆大還提供金額67.5億港元的無抵押貸款。

許老闆這130億港元的救命錢,又能讓賈躍亭繼續他的造車夢。

8、格力昨天召開股東大會,董明珠霸氣出場,連任董事長几乎沒有懸念了。另外,董小姐還宣佈了格力將發展5大產業板塊——空調、高端裝備、生活品類、通信設備和核心部件。

9、市場傳聞“西安微電子黨委書記李自學將出任中興通訊董事長”。



要是覺得內容還不錯,隨手置頂一下,轉發一個,順便點個讚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