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瞧不起的行業,別人都在悶聲發大財!

本文作者系挖財錢堂社區達人:每日一堂理財課

1

前年回家過年,我們幾個高中好友聚了一次。

酒足飯飽,聊了聊這一年來的見聞之後,就談到了每年掙多少錢。混跡一線城市互聯網行業的我,還有做電商的周同學,一直都有種優越感。

畢業後就在中部某二線城市工作的衚衕學,這幾年很是低調,對於他的收入我們最好奇。

在我們幾次追問後,他才放下手裡的茶杯,摳著鼻子說:“年終也就發了十幾萬吧。”

我跟周同學聽完,那種優越感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這比咱在一線城市混得強多了啊!

接著,衚衕學說他正在做的資產評估行業,很多人不瞭解。其實,這個行業很賺錢。

那些你瞧不起的行業,別人都在悶聲發大財!

就拿明擺著的一點來說,在一些資產轉讓拍賣、企業兼併、資產抵押等評估立項中,交易價格是以資產評估中介機構的評估價格為準,而不是像西方以市場價為準,這就給資產評估中介機構營造了很大的調控空間。

資產評估中介機構在交易雙方之間,只需左右傾斜一點點,都會對雙方的利益造成重大損益,其中的巨大利潤自然不消說了。

從實習開始,衚衕學就在一位業界前輩的指引下進入了現在的公司實習,畢業後就留了下來。工作三年,他就升任項目經理,管著十幾個人的團隊,雖然每月工資不高,一年的甜頭卻都在年終獎裡了。

2

好友蔡同學是我們幾個大學好友中唯一一個畢業就創業的人。

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他選擇了進入中國滿大街都是廣告的駕校行業。

當時,我們在一起吃飯時就挖苦他:“讀那麼多書,到頭來幹這麼沒技術含量的活兒,跟中專生搶飯碗,要不要臉?”

他卻很不以為然,吐著煙說,啥賺錢幹啥,管其他的幹啥。

事實證明他是對的,當我們幾個打工仔還在拿月薪的時候,他早就實現了買房買車的願望。

在武漢,有一百多萬大學生,在他看來,這就是一百多萬流動的提款機,關鍵就看誰有本事得到提款密碼。

那些你瞧不起的行業,別人都在悶聲發大財!

在一番調查後,他在江夏區發現了一塊空白市場——高校密集,駕校稀少。

蔡同學在搞好跟各大高校學生會的關係後,就啟動了駕校招生,由於有學生會組織的宣傳,駕校生意爆滿,有時他還要向其他駕校輸出生源,從中又能抽取一筆提成。

他說,附近高校和社會人士構成的駕校市場,每年大概能有2000萬的營業額,他目前只能吞下3%-4%的市場,下一步準備開拓其他地區。

我們當初都瞧不起的駕校培訓,人家愣是做到年營收60萬-80萬,刨去成本,淨賺三四十萬。

3

小學同學彭同學大專畢業後,幹起了倉庫管理的工作。

這在小學同學群炸開了鍋了:看他平時挺聰明,咋讀了個大專跑去管倉庫了呢?還不如沒讀過書的農民呢。

這確實讓人感到詫異,即便是一些初中畢業的同學,也開店的開店,承包小工程,雖然看起來不光鮮,總比倉庫管理員聽起來有面子。

那些你瞧不起的行業,別人都在悶聲發大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