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憶衛城——煎餅果子鍋巴菜,天津的早點數不清

一日三餐,在中文裡似乎早上這一餐的名稱最多:早餐、早飯、早茶、早點… 天津人更習慣說吃早點。點是點心的意思,大約是指天津的早餐並不盛大。

的確,天津早餐的食物無論甜鹹皆屬小吃,按規矩無一道可入正餐。說來相聲中還有類似的調侃, 譬如:

甲:我在大福來舉辦盛大筵席給你接風洗塵!

乙:再盛大不也鍋巴菜嘛。

又如:

甲:我請你咱們到登瀛樓吃飯。

乙:登瀛樓好像不賣豆腐腦兒。

其中大福來是天津的一個老字號早點鋪兒,而登瀛樓是座歷史悠久的魯菜飯莊(津京一帶自清朝起,盛行魯菜,許多知名飯館兒皆為山東人所開)。至於鍋巴菜(天津話讀音為ga ba cai,因而許多地方寫嘎巴菜)和豆腐腦兒,則是比較典型的天津早點。

閒憶衛城——煎餅果子鍋巴菜,天津的早點數不清

大福來的鍋巴菜噴香誘人

近些年一些天津的餐館主打所謂天津菜的概念,並將豆腐腦兒、鍋巴菜等早點也列入了正餐菜單。這樣的操作,似乎是為了迎合那些忙著“挑勾”的遊客吧。

雖然是點心,但天津人卻格外重視晨起的這一餐。天津的早點有固定的吃食,而這些吃食大多是家中不做的。因此許多菜館酒樓就有了專門的早市,當然也有專供早點的飲食鋪子,諸如前文提到的大福來。有一種說法是天津作為碼頭商埠,早起就要出來做事的人多,因而才會有一定要吃早點而且在外吃的習俗。

天津早點的吃食中有甜有鹹,甜的早點中多是些譬如藕粉、油茶麵兒和爐元兒之類,可以在一天內任何時間食用。爐元兒是老字號點心鋪桂順齋的一種極為簡單的蛋糕,深受許多老年人的喜愛。偶爾,我的早飯也會是一兩塊爐元兒外加兩三杯釅茉莉花茶。油茶麵兒同樣是以桂順齋的出品最為有名,用香油加糖炒制的麵粉外加瓜子桃仁,用熱水衝開食用。

似乎只有麻醬燒餅糖皮兒是天津人專門作為早點食用的甜食。不同於他處的麻醬燒餅,即普通芝麻燒餅內夾麻醬糖餡兒,天津的麻醬燒餅通體成黑褐色,略厚於普通燒餅,構型成螺絲轉兒。製作時,將炒化的紅糖麻醬鋪在麵皮上然後捲起,而後烘烤。整個燒餅被麻醬紅糖沁潤,無論熱食涼食皆宜,一層層撕著吃別有番情趣。至今我還清楚得記得,於海外讀書時與同窗聊起家鄉的麻醬燒餅的興奮。糖皮兒則屬於油炸麵食中的一種,長方形麵皮撒上紅糖下鍋炸制棗紅色。這一“棗紅色”的標準也適用於果子(油條)和果蓖兒(經過炸制的很薄的起泡麵皮)。只可惜現在很少有早點攤兒可以達到這一標準。

閒憶衛城——煎餅果子鍋巴菜,天津的早點數不清

棗紅色的麻醬燒餅

鹹食中屬於津門獨有的恐怕就要數前文提到的鍋巴菜、卷圈兒煎餅果子了。

鍋巴菜分為鍋巴、滷汁和輔料三部分。雖然叫作鍋巴,鍋巴菜裡的鍋巴是用綠豆和小米水磨成漿,或直接用綠豆麵和小米麵制按比例配比攤成的薄煎餅,晾涼後切成柳葉條塊。滷汁則用醬油、鹽、薑末、五香面、大料面、醬料及水澱粉熬製,其中,醬料使用香油、麵醬、蔥花、薑末、香菜根、五香面、大料面等炒制。製作時先將鍋巴放入熬製好的滷汁內,輕輕攪拌,以鍋巴完全沾到滷汁為止,隨即盛入碗內,再加上辣油、香麻醬、醬豆腐水、香菜葉、滷豆腐乾等等輔料,香氣撲鼻。

不同的店家的滷汁配方不盡相同,若想味道醇厚,少不得以葷素高湯調味。同理的還有豆腐腦。一說鍋巴菜與乾隆皇帝有關,似乎全國許多小吃都與乾隆、慈禧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可我只是覺得,雖然乾隆很忙,大概也不可能有沒有那麼忙,不過我猜,他在民間傳說裡只可能越來越忙罷。

吃鍋巴菜是件因人而異的事情,因為自滷汁接觸到鍋巴開始,鍋巴就會不斷變軟。牙口兒不好的人會讓其充分浸泡,而我則喜歡那半溼半乾的鍋巴,因而吃得很快,一碗下來總會剩一些滷汁。

炸卷圈兒是用香油、麻醬、醬豆腐、薑末、五香粉、鹽等調拌綠豆菜、香乾、香菜、粉皮等成餡,用很薄的麵皮包裹,下油鍋炸成金黃色,用熱餅夾著吃。卷圈兒的餡料是典型的天津素餡兒,雖然全素,但無論是口感還是味道上都不寡淡,獨具特色。這素餡兒除見於卷圈兒中外,還見於包子和餃子中。

不同於鍋巴菜、卷圈兒等吃食,天津早點中如今最出名的煎餅果子卻算不得專門的早點。一種說法是,煎餅果子最初是夜宵,因為綠豆麵的煎餅能清火。至今,仍有一些煎餅攤只做晚市。於我而言,綠豆麵確實是很要緊的,但我並不關注所謂的養生功效,而是為了口感和味道。當然,全用綠豆麵煎餅的口感會太乾,摻入少許白麵和黃豆麵更好。但若白麵比例太高,餅子則就少了風味,口感也會粘軟。和麵最好用羊棒骨熬製的清湯,很多店家如今為了節省成本,只用水和麵了。

無論是推車下街,還是那些有鋪面的,煎餅果子攤的樣子大同小異:中間是鐺,旁邊是一支裝有面糊的大桶。鐺兩側是裝著蔥花,麵醬和辣醬的罐子,以及放雞蛋的紙板。兩側還裝有架子,碼放果子和果蓖兒。過去,做早市的煎餅果子攤旁邊總會有炸果子的攤位,以便現炸現賣,現在則少見了。

閒憶衛城——煎餅果子鍋巴菜,天津的早點數不清

很多天津本地人都是“煎餅果子原教旨主義者”

煎餅的麵糊需要足夠稀。這樣易於在鐺上迅速刮開,所謂“鐺圓面稀刮開大”。舀一勺麵糊澆在鐺上,用竹質的刮子迅速刮開,使其均勻的攤在鐺上。這時客人就會被問要幾個雞蛋,一般是零、一或二。雞蛋磕開,以同樣的方法攤開。這時客人又會被問吃熟蔥還是生蔥。如果吃熟蔥,則當下撒蔥花,這樣在煎餅翻面後,在這一側的蔥花會被直接加熱。而如果吃生蔥,則會在翻面後再撒蔥花。翻面後,師傅會根據客人的選擇放果子、果蓖兒或什麼都不放,所謂“攤個皮兒”,並刷上面醬和辣子,再對摺卷疊,一套煎餅果子就好了。

通常來講,每個天津人對於煎餅果子的選擇 (生熟蔥、幾個雞蛋、果子還是果蓖兒,以及多少麵醬和辣子)是不會變的。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就我個人而言,小時候的我是隻吃皮兒的,而後來就吃果蓖兒了。那些主要服務居民(而非遊客)的攤子允許客人自帶雞蛋。我一般都會自帶兩枚雞蛋,甚至還有一次帶了一枚鵝蛋。攤出的煎餅格外金黃。

細細想來,煎餅果子的雞蛋於商業上還有幾分趣味。煎餅果子攤以個數賣雞蛋,卻以重量買雞蛋。但是,天津人並沒有把它用詰屈聱牙的術語編入經濟學教材,而是寫進了相聲。

“您把大雞蛋都賣了,那小雞蛋賣誰呀?”

“都給攤煎餅果子的留著呢。”

除去煎餅果子,雞蛋還以其它若干形式出現在天津的早點中:用醬油、茶葉、大料、桂皮等醃製的煮雞蛋叫做茶雞蛋,而在雲吞中的雞蛋可以選擇“”,即打散後倒入高湯,或“臥果兒“,將雞蛋磕開直接倒入高湯中。除此之外,還有大餅雞蛋:用大蔥炒雞蛋,卷在熱的大餅中,再加上海帶絲、鹹菜,刷上一點麵醬辣子,可謂是果腹的妙品。在我孩提時代,家附近的市場有一個賣米麵餅的攤位。同樣是大蔥炒雞蛋,他家卻別出心裁地將炒蛋夾在蒸好的米麵餅裡。米麵似有若無的酒香和軟糯的口感,外加細緻的鹹菜,真是別有風味。只可惜後來這家攤位就不知所蹤了。

天津的早點遠稱不上什麼珍饈美味,更不是什麼陽春白雪。但總是希望他們能在,而且不要登堂入室,而是能和他們原生的環境同在。因為他們才使得天津是天津,而不是千萬座城市中的一座。美麗新世界還是給喜歡它的人留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