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被稱爲華北之腎的地方,竟然還有一個消失的同胞兄弟

說起腎,還多人都會想到賣腎買蘋果的事情,在中國這片地大物博的土地上,有一個神奇的地方被稱為華北之腎——白洋淀。

這個被稱為華北之腎的地方,竟然還有一個消失的同胞兄弟

今日瓜子界的扛把子就和大家一同來看看雙腎之謎,這座目前河北省面積最大的湖泊,由143個大小不等的澱泊交織錯落,水域面積相當於五六十個杭州西湖,是維持華北生態平衡的重要溼地。

這個被稱為華北之腎的地方,竟然還有一個消失的同胞兄弟

"保定市安新白洋淀" 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河北省中部。舊稱白洋淀,又稱西澱。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沖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上匯水形成。現有大小澱泊143 個,其中以白洋淀、燒車澱、羊角澱、池魚澱、後塘澱等較大,總稱白洋淀。面積 336 平方千米。

這個被稱為華北之腎的地方,竟然還有一個消失的同胞兄弟

殊不知在出名的白洋淀之前,還有一個湖泊與其極為相似,在河北的南部,邢臺境內有一處面積堪比白洋淀的湖泊——大陸澤。它曾經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湖泊之一,但是隨著地表徑流和氣候的變化,不幸在百年前消失殆盡。

這個被稱為華北之腎的地方,竟然還有一個消失的同胞兄弟

“大陸(澤)”第一次被提及是在《禹貢》中,當時它是作為黃河的一個支流湖。從示意圖中可以看出,從15~16世紀後期開始,大陸澤從中部開始逐漸縮小,到17世紀中葉分為南北兩個湖泊,到20世紀初又進一步萎縮。

這個被稱為華北之腎的地方,竟然還有一個消失的同胞兄弟

大陸澤歷史悠久,黃河曾數次流經大陸澤。它位於河北平原西部太行山河流沖積扇與黃河故道的交接窪地,為漳北、泜南諸水所匯,水面遼闊,跨今河北省邢臺市的隆堯、鉅鹿、任縣、平鄉、南和、寧晉六縣。北魏時期稱大陸澤為大陸陂。到了清代,任縣百姓又習慣稱大陸澤為小東湖。大陸澤是明清時期的順德府十二景之一。

這個被稱為華北之腎的地方,竟然還有一個消失的同胞兄弟

約在一億三千多年前的一次地殼活動中,華北平原地區斷裂下陷,變成了與海洋連接的浩瀚大海,滔滔海水一直遊蕩在太行山麓。分佈在華北西部和北部的眾多河流攜帶大量的泥沙湧入大海,經過漫長的歲月,填造了華北大平原。但是,平原上殘留下了尚未填平的窪地,形成了大陸澤和寧晉泊這樣的一些湖泊。

這個被稱為華北之腎的地方,竟然還有一個消失的同胞兄弟

自然是人類最好的禮物,尊重自然,愛護生命從每一個人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