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榜樣」胡智強:敢於跟案件較真,他辦了「樓倒倒案」

江南7月,早晨8點熾烈的陽光破窗而入,鋪灑在上海市閔行區檢察院公訴科科長鬍智強的辦公桌上。此時離上班還有半小時,胡智強已經將審閱完的案卷一本本整理好放在桌上。這是他每天雷打不動的規矩。

「檢察榜樣」胡智強:敢於跟案件較真,他辦了“樓倒倒案”

胡智強是“70後”,卻有一副“80後”的長相,什麼事都喜歡親力親為,所以同事們都說他不像“胡科”像“強哥”。別看平日裡同事們不把“強哥”當領導,可是心底裡為他的專業水平所折服。胡智強自大學畢業進入檢察機關工作,在公訴崗位上一干就是16個年頭,數次榮立個人二等功、三等功,被評為上海市先進工作者,他所在的團隊也被評為全國優秀公訴團隊。

“樓倒倒案”出庭公訴一天半

2009年6月27日清晨,上海市閔行區在建小區“蓮花河畔景苑”一棟13層住宅樓整體倒塌,一名工人因逃生不及死亡,直接經濟損失1900餘萬元。事故震驚國內外,輿論洪流洶湧而來:房價這麼高,質量還這麼差,樓為什麼會倒?剩下的樓會不會倒?買了的房子能不能退?……

閔行區檢察院迅速成立專案組,胡智強便是其中的一員。這是他首次遇到這麼大陣勢的案子,也沒有類似案例可供借鑑,幸運的是,有一位前輩指點迷津,那就是專案組負責人、全國優秀公訴人陳暉。經前輩點撥,胡智強豁然開朗,知道了勁兒該往哪裡使。

為了完善證據鏈,他一次次聯絡相關單位,但事故發生後大夥兒唯恐引火燒身,避之不及。有一次,胡智強為了取得一位領導的證言,先後數次聯繫約談,都被以“開會”“有事”等理由婉拒。他並不氣餒,在又一次得到“領導下午開會”的答覆後,胡智強等在會議室門口直到散會,硬是拿到了這位領導的證言。

開庭當天,胡智強拉了兩個大拉桿箱,外加一個大紙袋子,才裝下了開庭所需要的案卷材料。庭審歷時整整一天半,法庭裡座無虛席,所有辛苦奔波調取來的證據,都成為對被告人定罪的殺手鐧。“庭審前,他累得咽喉發炎化膿,幾乎說不出話來,得靠大劑量抗生素才能撐過庭審。”據同事回憶。

敢於跟案件“較真”

2016年3月,閔行區某廢舊工廠裡,工人將9只總容量為450噸的巨型油罐中的廢油排放到土炕和廠區儲油池裡,並用水就地衝刷,大量危險廢物滲透進泥地和附近河流,造成周圍環境嚴重汙染,損失及修復費用約2000萬元。

案發後,胡智強作為檢察機關代表,第一時間提前介入,通過與區公安分局、環保局多次會商,引導公安取證、固證。在大家看來,此案基礎證據紮實,證據鏈完整,但胡智強卻看到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該案的一名涉案人員諸某。證人和其他六名涉案人員均證實諸某對油罐買賣、傾倒的行為並不知情,如果僅僅因為諸某負有管理職責就追究其刑事責任,似乎有悖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當時,閔行區檢察院是檢察官辦案責任制先行先試單位,要求檢察官獨立辦案並承擔司法責任。“有的時候心裡沒底,畢竟要對案件質量終身承擔責任啊。”當時許多檢察官畏首畏尾。胡智強倒是心無旁騖,敢跟案件“較真”,一心一意想著案件怎麼妥善處理。他反覆核查相關證據,並充分聽取律師意見,最終依法對諸某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

有一次胡智強正在外地出差,他帶的“徒弟”在辦理一起搶劫案時發現,檢察院以被告人搶劫犯罪起訴至法院,法院沒有支持。能否提出抗訴,公訴科各位檢察官意見不一。胡智強堅決地說:“抗!堅持抗!必須抗!”遠在外地的他電話遠程指導檢察官修改抗訴書,改了一稿又一稿,直到手機電量耗盡。最終該案以入戶搶劫成功改判。

一位來滬打工的單身母親為了補貼家用,在賭博遊戲機房裡看場子,民警將她抓獲後以開設賭場罪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胡智強在審查時發現,這位犯罪嫌疑人8歲的兒子突患重病被送往兒童醫院搶救,胡智強親自去醫院瞭解情況後得知,孩子已被送進重症監護室,情況很不樂觀,而這位單身母親作為孩子在滬唯一監護人,正被羈押在看守所裡。

胡智強是兩個孩子的父親,看到這一情景心裡很不是滋味,他建議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犯罪嫌疑人從看守所釋放後,胡智強與同事直接開車送她去兒童醫院看望孩子。

當大家一起離開醫院時,胡智強突然說:“我好像有東西忘拿了。”說著轉身就回了病房,當時誰也沒有注意到他短暫的離開。直到有一天,這位單身母親來檢察院表示感謝,大家才知道,原來胡智強並沒有落下東西,而是悄悄回去給她塞了1000元錢為孩子看病。

有人調侃他:“強哥,你每年審查上百起案件,上百次出庭公訴,上百次提審,審閱案件、撰寫法律文書更是不計其數,你不會疲憊、不會煩心嗎?”

“當然會。只是身體辛苦,但心裡不苦。每天的公訴工作,就像是談一場曠日持久的戀愛,愛得百轉千回、萬般辛苦,但到後來卻怎麼也不捨得放手。”“強哥”也有柔情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