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季颱風活躍期即將暴發,還將有3-5個颱風登陸或影響廣東!

第一個颱風活躍期進入尾聲

新一季颱風活躍期即將暴發,還將有3-5個颱風登陸或影響廣東!

颱風悟空、雲雀不影響我國

今年第12號颱風“雲雀”

熱帶低壓15W已於

今天早晨5點鐘

今年第12號颱風“雲雀”

中心位於日本東京偏南

1710公里西北太平洋洋麵

最大風力8級18米/秒

新一季颱風活躍期即將暴發,還將有3-5個颱風登陸或影響廣東!

“雲雀”將以每小時10-15公里的

速度向北偏東方向移動

強度逐漸增強

本週日(29日)前後

在日本東京都市圈附近登陸

未來對我國海域無影響

新一季颱風活躍期即將暴發,還將有3-5個颱風登陸或影響廣東!

颱風悟空

今年第11號颱風“悟空”

其中心早晨5點鐘位於

日本東京偏東1750公里的

北太平洋洋麵上

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25米/秒

未來對我國海域無影響

新一季颱風活躍期即將暴發,還將有3-5個颱風登陸或影響廣東!

降水預報

中央氣象臺發佈暴雨藍色預警

受颱風減弱後的殘餘環流和西風帶系統共同影響

預計今天白天到夜間

黑龍江中部局地有大暴雨

雲南南部雨勢強勁

未來24小時局地降雨量可達100~120毫米

新一季颱風活躍期即將暴發,還將有3-5個颱風登陸或影響廣東!

明後兩天

黑龍江東部、雲南西部降雨仍然較強

四川盆地至黃淮一帶有中雨

新一季颱風活躍期即將暴發,還將有3-5個颱風登陸或影響廣東!

高溫預報

在我國中部地區

酷暑的氣焰仍然囂張

中央氣象臺今晨繼續發佈

高溫黃色預警

預計7月25日白天

陝西關中及東南部、山東西部、河南、湖北、湖南東部、安徽西部、江西北部、浙江北部、重慶西部、內蒙古西部、新疆南疆盆地

最高氣溫可達37~39℃

局地40℃以上

新一季颱風活躍期即將暴發,還將有3-5個颱風登陸或影響廣東!

由於我國南海以及西北太平洋

近段時間以來有多個颱風生成

海域內的海溫已偏低

大面積能量已被嚴重透支

隨著副高的迴歸

海溫得到回升

即將開始新一季颱風活躍期!

7月24日

廣東省防總在東莞召開全省視頻會議

據瞭解,下半年是防颱風的關鍵時期,颱風密集而且強度都比較強,預計還有3~5個颱風登陸或嚴重影響廣東省,其中有1個達到強颱風級別,8月可能有兩個影響較大的颱風。而且今年佛山汛期降水時空分佈不均,入汛較常年晚,因此後汛期降水可能會加重,降水集中期內可能發生暴雨和洪澇災害,西江、北江可能會出現10到20年一遇的洪水。

颱風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它經過時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天氣。給水產養殖帶來嚴重危害,如狂風暴雨使部分網箱養殖產生網箱內的魚類碰撞、擦傷、繼發細菌性潰瘍病等病害;圍塘堤壩損壞倒塌,魚蝦蟹逃逸;使養殖圍塘養殖的養殖環境發生突變,如鹽度、水溫和pH值等急劇下降,魚蝦蟹產生應激反應,疾病易暴發和流行。因而做好颱風前後水產養殖病害預防工作顯得非常重要。現將颱風對水產養殖造成的危害和對策總結如下:

一、颱風、暴雨引起池塘水質哪些主要變化

1、圍塘養殖因為暴雨,大量淡水注入池塘,引起池水鹽度、水溫和pH等急劇下降。引起圍塘水體原來平衡的藻相、菌相失衡。原來水體的藻類可能死亡,有益細菌可能死亡,病原菌可能大量繁殖,大量陸地細菌可能被帶入池塘。

2、因為淡水大量注入池塘,引起海淡水分層現象,使池塘底部水層溶氧下降。

3、因大風引起池塘湧浪,大浪淘底,使原來沉積在池底的硫化氫、氨氮、殘餌、動植物屍體、排洩糞便等有害物質被淘起,引起水質敗壞,生物耗氧量上升,特別是使池塘底層水質更差。

4、因大風、湧浪使魚、蝦、蟹受到驚嚇,引起其應激反應。

另外陸地有害化學藥物、汙水、大地沉積物、糞便、農藥等有害物質隨大量淡水衝入池塘可能引起的危害。

二、颱風、暴雨過後蝦、蟹養殖可能出現哪些主要病害

1、“應激反應”是引起病害的主要原因:颱風、暴雨會引起養殖蝦、蟹發生“應激反應”。 產生免疫能力就會下降,原來潛伏在體內的隱性病害就會抬頭,有害細菌就可能趁虛而入,引發病害。

2、颱風、暴雨後可能使蝦、蟹產生的主要病害:

(1)、南美白對蝦:由於應激反應和池塘養殖環境發生突變,對蝦免疫功能下降了,病毒才會在對蝦體內大量複製,引起對蝦大批死亡。因颱風、暴雨的影響,對蝦極有可能引發病毒病。

(2)、青蟹和貝類:暴雨可能引起海淡水分層現象使圍塘水質環境惡化,特別是池塘底層水體溶氧下降;青蟹極有可能缺氧和發生細菌性疾病,主要是弧菌病。

弧克 第五代消毒劑 滅弧菌有特效含有50%過硫酸氫鉀 第五代綠色消毒劑 對弧菌有特效 殺菌消毒改底 調水全能王

(3)、網箱養殖的魚類:狂風暴雨使部分網箱養殖產生網箱內的魚類碰撞、擦傷、繼發細菌性潰瘍病等病害。

三、如何防治颱風、暴雨引起的水產養殖疾病

颱風、暴雨來臨前,除了加固塘壩、閘門,準備抗險救災物資外,做好養殖疾病預防工作很有必要,有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颱風、暴雨前的預防工作

(1)、如果池壩、閘門堅固,颱風、暴雨前池塘內應儘量多蓄些海水,以防止淡水大量湧入池塘引起鹽度急劇下降。

(2)、疏通排洪溝,能隨時排掉由於暴雨引入的上層淡水。

(3)、飼料裡拌Vc3‰、免疫多糖2‰等,增強對體質與抗應激能力

2、颱風、暴雨過後的養殖疾病預防工作

(1)、及時排水和換水:首先排去表層的淡水,不可一次將池水排出灘面(尤其是晴熱的白天),否則對蟹類、貝類都會有一定影響。再通過幾次換水逐漸將塘水pH、鹽度調節到魚蝦蟹貝正常的生理範圍內。

(2)、消毒和水質調節:換水後,對養殖池水、進排水溝進行一次全面的消毒處理。可選用漂白粉、二氧化氯、溴製劑、碘製劑等。消毒後過幾天,可投放水質、底質改良劑,如沸石粉、生石灰、底質改良劑和微生物製劑進行底質和水質的調節。

菌多多 五百億芽孢調水王 菌量大 活力好複合芽孢桿菌,每克菌粉含有五百億個芽孢

(3)、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因受環境突變,養殖生物體應激大,災後應加強投餵優質餌料。魚蝦蟹類應投餵優質全價配合餌料或鮮活餌料,提高機體的抗病力。投餌要實行“四定”的原則,即定時、定位、定質、定量。投餌量要根據天氣、水質和魚蝦吃食情況靈活掌握。一般天氣晴朗可多投,陰雨天可少投,天氣悶熱雷雨之前應停止投餌。水色好,水質肥爽,可正常投餌,水色淡可增加投餌量,水色過濃則應減少投餌量並應及時注入新水,網箱養魚爭食激烈可正常投餌,上浮魚群減少,爭食不激烈時,可減少投餌量;魚病治療期間投餌量應適當控制。並在餌料中添加水產多維、大蒜素、免疫多糖等提高防病抗病力,減少疾病的發生。並針對不同的養殖品種及症狀,可選用不同性狀的藥物進行治療,可用恩諾沙星、氟苯尼考或內服靈、敗毒王、黃蓮素等中成藥製成藥餌,連服5-7天。

對濾食性魚類、貝類的養殖池塘應及時調控水色,透明度控制在30-40釐米,水色保持鮮活嫩爽,顏色以黃褐色、棕黃色、淺綠色為好。對水色過濃的池塘,可配合防病害定期使用漂白粉或水質改良劑,降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灘塗貝類養殖要疏通溝道,養護好塗面,確保塗面基質穩定。

(4)、注意寄生蟲病的暴發:颱風過後水溫回升很快,加上養殖池內水質突變,養殖的水生動物很容易發生寄生蟲病,可用纖蟲淨、纖蟲嘉、混殺王等高效藥物殺滅蝦蟹體表的寄生蟲,也可選用殺蟲劑或中藥敵魚蟲等對魚體的寄生蟲進行殺滅。

(5)、網箱養殖要進行換網、洗刷,換網後應及時對擦傷的魚體進行消毒處理,以防病害發生。

(6)、海水倒灌的淡水池塘則儘快排鹹、灌淡。並及時施肥培養水質,施肥要在少施勤施的基礎上,注意看天、看水進行施肥,使水色達到鮮活嫩爽。同時用生石灰等調節池水的pH值,使淡水養殖池的PH值控制在6.5-7.5,

(7)、合理配置、使用增氧機。颱風過後,氣溫水溫回升,養殖池塘要防止缺氧。特別是高密度養殖塘儘快修復線路,配備增氧機,既能調節水質,又可增氧防止魚蝦浮頭。增氧機的使用應按照水中溶氧變化規律和增氧機的作用,科學地確定開機時間和機器的運轉時間。要堅持晴天中午開,陰天清晨開,連綿陰雨半夜開,傍晚不開,浮頭早開的原則;運轉時間要根據天氣、水質、魚蝦的浮頭情況和增氧機負荷面積等情況確定開機時間的長短。對無增氧設施的池塘,應配備一些增氧劑以防應急時使用。

(8)、對於動物死體一定要及時深埋處理,並做好隔離的各項工作,防止腐爛傳播疾病。

四、颱風過後恢復生產

1、養殖設施的修復:由於颱風造成的養殖設施的損壞,如閘門、堤壩、網箱等,要及時進行修復。

2、及時補放苗種。修復或新建的網箱待水質穩定後,購買魚種補放;青蟹養殖塘可選購秋苗放養,每畝放養500-1500只,具體視養殖塘條件優劣而酌情增減;海水蝦貝綜合養殖塘,宜選購耐低溫的刀額新對蝦補放,放養密度以1萬尾/畝為宜。

(根據中國天氣網和台州市海洋與漁業局資料整理)

綜合颱風實時路徑、颱風實時監測、廣州日報等內容整理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