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夫婦因貧困隱居山洞56年,自給自足,兒子是工程師孫兒是博士


半世紀前,老人梁自付因家貧帶著妻子李素英躲進四川的崇山峻嶺中的一個山洞,以洞為家。他們自己動手,種玉米、高粱,喝山泉水,織布做衣,用自制的竹籤抓野豬、野兔打牙祭,過著原始的男耕女織生活。54年後,昔日簡陋的山洞通了電,經過三次“裝修”成了一個舒服的安樂窩。梁自付還在山洞中把一雙子女培養成大學生。

“洞屋”由竹塊和巨石搭建而成,一共有三間房屋,加上一個堂屋、一個廚房、一個雜物房,大約有200平方米。靠近洞門口約50平方米的平地是“客廳”。“以前這裡凸凹不平,走路都硌腳,我當過石匠,我自己用斧頭和工具把地面整平了。現在這裡曬稻穀,夏天天氣涼快的時候,每天這裡能有兩三桌人打麻將,涼快得很。”梁自付說。

緊挨著這塊大平地的就是老人的灶屋,用條石和茅草搭成的,灶屋裡麵條件十分簡陋,所有的陳設多是做工拙樸的木頭箱櫃、桌凳。灶臺是梁自付用黃泥和石頭壘成的,用的鍋鏟是找村裡的鐵匠打的,旁邊的石凳是梁自付在山上找了塊石頭打磨成的。梁自付說,城裡的液化氣一罐要70多塊錢,差不多要賣1只雞才能換一罐氣。雖然自己今年81歲了,但還要經常上山砍柴,才能用來生火做飯。


為什麼會在一個荒山野嶺中的山洞裡一住就是54年? “一開始還不是因為窮。”梁自付嘆了一口氣說,自己三兄弟以前都生活在這個山溝裡,距離這個山洞有幾里路,因家貧,一家7口人都擠在一間茅草房中,3兄弟要合穿一條褲子,誰出門誰穿褲子。到了分家時,家裡窮得連一件茅草房都沒有。1956年時,自己當公社幹部,帶領村民上山開荒的時候,留意到了這個山洞。

李素英的老家距離梁自付所在的小山村有40裡山路,步行要3個多小時。1959年,19歲的李素英嫁給了身無分文的梁自付。當時,他在山溝裡有兩間茅草房,後來下大雨房子塌了。梁自付想起這個山洞。於是,結婚第3年,也就是1962年,兩人便搬到了這個巖洞安家。“這輩子她跟著我受苦了。”梁自付說, “下雨遇上吹大風,雨就直接飄進來,雨下得大,山洞裡面還會灌水,潮溼得根本沒法住人。我們就拿著葫蘆瓢,把水往外舀。”

梁自付說,自己原本只想著在山洞中住上3年,等到手頭有點餘錢了就蓋幾間茅草房住,但沒想到,隨著4個孩子的陸續出生,養家餬口的擔子越來越重,根本沒有錢蓋房子。再加上住習慣了,就不想走了,這一住就是54年。


在外人看來,在山洞中居住肯定是過著像原始人一般的生活。但在梁自付眼中,老兩口的生活有滋有味。梁自付開闢了不少平地,種上小麥和玉米,一年下來能收1000斤小麥和2000斤玉米。他還在山上種了柑橘、桃子、李子、柿子、核桃等。“今年收了1000多斤李子,柿子馬上也到收穫季節了。”老人自豪地說。

老兩口還養了20多隻雞,每天都有雞蛋吃。想吃豆腐時,老兩口就自己用石磨磨豆腐。梁自付平時喜歡喝點酒,他喝的酒都是自己用糧食釀製的,苞谷酒、高粱酒,一年到頭都沒斷過。每天晚上,一碟花生米,二兩燒酒是梁自付幾十年來養成的習慣。山上還有野生的板栗、核桃,他甚至還在山洞周圍的花叢中放了幾個蜂箱,釀製蜂蜜,梁自付就像一個工匠,大自然所能賜予的一切,都被用在他詩意的生活中。

每天早上5點,梁自付就醒了,他將圈舍中的雞先放出來,然後自己煮玉米糊糊,用籠屜蒸饅頭。然後到後山上散步。梁自付記得,50年前自己剛剛搬進這個山洞時,因為山大林深,大山裡經常有豺狼、野豬、山豬、麋子、狍子、野兔等動物跑進來。尤其是豺狼、野豬,經常會誤入他的家。從那以後,他在山洞裡睡覺,都要燃起一堆火。“在山洞裡睡覺,每天我都能聽到豺狼、狐狸等野獸的叫聲,一開始有點怕,後來慢慢就習慣了。”


因為野豬毀壞莊稼,他在山豬、野兔經常出沒的地方,用竹籤和鐵器製成的捕獸器捕捉野豬和野兔。“每次捕捉到野兔都能加餐,內臟清理乾淨後,直接放在火上烤,什麼調料也不放,就放一點鹽,就是一頓美餐。紅薯成熟的季節,直接挖幾個紅薯,生起一堆火做烤紅薯,香得很。”

如今,梁自付夫婦倆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在山洞中看電視,梁自付愛看抗日劇,老伴則愛看戲曲,兩人有時還會爭奪遙控器。梁自付說,偶爾他還是會感覺到孤獨,會想念兒子和女兒,4個孩子只有在春節時才能到大山中看望他們。

1963年,梁自付的第一個孩子在山洞出生,隨後,另外三個孩子也相繼在山洞出生。一家6口人,就擠在山洞裡面生活。雖然極度貧寒,但梁自付寧願自己吃苦,也要讓孩子上學。梁自付精通嫁接技術, 周邊村的人常請他去嫁接果樹。他的工錢也從1960年的每天0.8元,漲到上世紀80年代的每天2元,再到現在的一天100元。


掙回來的錢除了購買生活必需品,都用在了供孩子讀書學習上。聊到幾個子女,老人喜不自勝,四個子女中出了兩個大學生, 自己的大兒子今年已經54歲,在成都工作,是一名地質勘探工程師。二女兒是一名中學教師。三兒子在閬中一家酒店工作,老四則在廣州打工。“我的孫子樑龍如今還成了博士生”。

子女們條件都好了, 自然惦念著還住在山洞裡的父母。幾位子女再三勸老人搬到城裡去住,但老人的態度很堅決,在子女家頂多住上幾日,就又回到山洞生活。“城裡到處都是車,不自在,空氣也不好,馬桶我也用不習慣。”“我們走了,家裡的幾十只雞、兩條狗,還有這麼多果樹怎麼辦?”李素英說。

臨江鄉靈隱寺村黨支部書記劉宗福說,村上也多次動員梁自付夫婦搬遷,並給予搬遷補償,但老兩口就是不肯搬走。在這種情況下,村裡只能尊重老人的意願,並專門給山洞通了水電。“我每頓還能吃兩碗米飯。我想在這個山洞裡活到100多歲。”梁自付笑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