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虧成了億萬富翁?京東17年終於扭虧爲盈,早期布局逐漸顯效

2017年首個季度京東業績表現強勁,反映了中國市場對我們提供的高質量電商體驗日益青睞。中國消費者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京東長期以來堅持品質保證用戶體驗至上,這種理念獲得了越來越廣泛的認同。未來京東會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對外開放,服務我們的合作伙伴和更廣泛的商業生態圈。-劉強東

今年的3月2號,京東發佈了2017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的業績財報。其中2017年全年淨利潤5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超過140%。截止2016年第二季度,京東已經連續盈利七個季度。

而京東自從2014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時,正處在連續九年的虧損當中。想來京東上市當年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籌集資金,畢竟京東上市前很多年運轉下來並沒有盈利,一直在燒錢,所以京東也一直被同行業很多競爭者唱衰。

劉強東虧成了億萬富翁?京東17年終於扭虧為盈,早期佈局逐漸顯效

人們不禁疑惑,京東連續12年虧損,如今終於扭虧為盈,為什麼京東連年虧損卻沒有倒閉?

其實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公司會喜歡納斯達克,因為並不要求盈利,只要營收達到要求就可以上市,而在國內上市需要達到一定的盈利。

劉強東虧成了億萬富翁?京東17年終於扭虧為盈,早期佈局逐漸顯效

京東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互聯網公司和傳統企業是不同的。所以也不能用傳統企業的方式,去看待互聯網公司。

將京東的財報套在一個傳統企業上面,人們必定會認為這個企業絕對是經營不善,管理混亂。因為它虧損了10元錢,而不會在意它盈利的5元錢。

而京東恰恰是一個互聯網公司,他支出10塊錢,賺回了5塊錢。人們還會盯著它的虧損麼?大部分人可能會,但投資人不會。

千萬別小看“能賺到錢”這幾個輕飄飄的字。能成功自證商業模式的互聯網企業,萬中無一。中國的互聯網產業是一個殘酷的戰場,無數人拿著自己的積蓄投入互聯網的創業之中,大多數都虧得血本無歸,究其原因就是找不到盈利的模式。

而一旦找到自己盈利模式的企業,其增長性必然也是驚人的。究其原因,其實就是互聯網企業可以用極低的成本去霸佔或者瓜分一整個市場,獲得定價權,趕走後發競爭者。谷歌的搜索、騰訊的QQ及其微信,都是如此。比如Dropbox只有四百不到的員工,卻在為全球幾億人提供在線雲網盤服務,這在傳統企業上面是無法想象的。

中國的電子商務起點時間很早,期間誕生了很多的電子商務公司,但活下來了卻都屈指可數。京東可以說是一家極其獨特的公司,因為直到今天,還有相當多的人不看好這家公司。

眾所周知,支持京東成功的最強大的東西主要有兩點,一點是商品質量,另一種就是服務到家的物流體系。

劉強東虧成了億萬富翁?京東17年終於扭虧為盈,早期佈局逐漸顯效

而很多公司卻都無緣無故的死在了自建物流上。要知道自從京東自建物流取得顯著的行業服務優勢之後,自建物流這個重要的方面,已經成為了電子商務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只不過除了京東,大部分自建物流的電子商務公司恰恰都死在了這一條路上。

自建物流其實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其巨大的人力與管理成本。阿里巴巴出售的商品遠在京東之上,但是員工數卻遠遠少於阿里巴巴,這裡面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京東有太多的送貨員。

這麼大的資產壓力和管理壓力。足以壓垮年輕公司的生產模式和管理團隊。而且自建物流需要不斷的有資金進入,對於那些盈利能力弱的電商公司,一旦融不到資金,那麼等待他的就只有死亡。京東花了十幾年來構建自己的物流體系,通過常年的不斷燒錢來進行自己的戰略佈局。

而自建物流系統的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京東的物流效率早已被大眾稱讚多次,大大提高物流作業乃至全方位的工作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