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VR穿越到現場看世界盃,靠譜嗎?

時下,2018世界盃大戰正酣,考慮到小組出線權就在眼前,各參賽隊伍拼得相當激烈,再加上後續一系列淘汰賽和決賽,比賽將會越來越精彩。大戰當前,很多球迷不再甘心守著電視或電腦圍觀,有些關注數碼科技的朋友甚至想到了VR。只是,藉助虛擬現實技術,真能獲得身臨其境的觀賽體驗嗎?

用VR穿越到現場看世界盃,靠譜嗎?

VR能否讓球迷身臨其境

今年世界盃期間,英國廣播公司BBC推出了一款VR直播軟件,可以“現場”觀看世界盃比賽,名字就叫BBC Sport VR - FIFA World Cup Russia 2018。根據BBC官網信息,消費者可以在Apple、Android、Gear VR、Oculus Go 和PlayStation VR上免費下載。當然,想要使用這款APP,還需要有VR設備。

網上流轉的使用視頻顯示,這款VR直播軟件設立了一個虛擬的現場觀賽包間,用戶坐在沙發上就能看到外邊的球場,以及看臺上的觀眾,現場感相當強烈。而且,相比於真正到現場的觀眾,VR用戶還能跑到球門後方,更近距離地觀看比賽。

用VR穿越到現場看世界盃,靠譜嗎?

戴著VR就能走進現場?

看起來,這樣的軟件設計簡直完美無缺,利用VR技術將用戶感觀體驗“穿越”到了現場。但是,真的是這樣嗎?這段視頻裡有個細節:用戶戴著VR設備去“迎接”球隊大巴的時候,確實可以通過轉頭動作看到從大巴車裡走出的人,以及周圍真正來迎接的工作人員,不過畫面有點卡頓。這還只是相對安靜的場合,一旦切換到球員快速奔跑、激烈拼搶的畫面,效果會是什麼樣子?

用VR穿越到現場看世界盃,靠譜嗎?

卡頓畫面影響使用體驗

上面的問題,其實正是當前VR直播急需解決的諸多痛點之一。此前的兩、三年,VR行業非常火爆,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和熱情用戶,只是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太大,用戶使用過後才發現很多問題。例如在VR直播方面,至少需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沉浸感。目前VR設備主要有兩種,VR眼鏡和VR頭盔,前者搭配手機使用,後者則是電腦。想讓用戶沉浸其中,首先就要求顯示設備需要有足夠的色彩表現力,VR頭盔方面,OLED屏已基本成為標配,而智能手機使用OLED屏的並不多。除此之外,還有視場角、刷新率、幀率等方面的要求,對硬件配置提出了挑戰。

二是暈動症。VR投入使用之後,暈動症的話題就不絕於耳,而且一直存在。這是因為,人們通過VR設備看到的景象,與身體實際接收到的信號存在著反差,就好像暈車暈船一樣,使用時間長了容易出現暈眩、嘔吐等不良反應。而低效的屏幕刷新率和幀率,則加劇了這種反應。

三是網速。VR所呈現的3D畫面,是由多個2D畫面拼接而成的,相比於普通視頻直播,VR直播畫面的體量更大,需要有更快的網速提供支持。在目前的普通家庭網絡環境下,VR直播就面臨著一個“兩難式”的問題:要追求流暢性,就得犧牲畫質;畫質一旦降低,就失去了沉浸感。

用VR穿越到現場看世界盃,靠譜嗎?

VR直播面臨兩難式問題

好消息是,如今硬件技術飛速進步,而5G時代也即將開啟。或許,下一屆世界盃,才是人們“穿越”到現場的最佳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