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乏力,2018年更多人或轉向國產手機

靜下心來想一下,如果掏錢包給自己買一部手機,你要買的新機長什麼樣子?

全面屏?雙攝像頭?新處理器?或者乾脆還用原來的手機。

創新乏力,2018年更多人或轉向國產手機

哪種新手機值得掏出錢包

智能手機市場早已過了嚐鮮期,換句話說,手機產品已經非常成熟,在此基礎上做出的修修補補或者說創新,很難再引發大面積的換機需求。市場表現是誠實的,從去年第四季度起,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就開始下滑。

同樣的情景也在國內上演,甚至來得更早。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最近發佈的手機市場運行情況報告顯示,去年全年,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 4.91 億部,同比上一年下降了12.3%。具體到各個時間段上,除了第一季度實現1.7%的微增長,其它三個季度均負增長,跌幅最大為22.5%。

創新乏力,2018年更多人或轉向國產手機

國內手機出貨量持續下滑

從國內外手機廠商的表現來看,2017年,國產手機出貨量為4.36億部,佔整體出貨量的88.8%,在國內市場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包括蘋果、三星等在內的國際手機,其出貨量加起來僅佔11.2%。

上述的數據對比可能有悖於大家平常的認知,這裡要說的是,2018年,或許會有更多消費者選擇國產手機,而不是蘋果三星等國際大牌。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手機價格繼續上漲。研究機構Trend Force預測,由於上游零組件價格持續攀升,下游的手機廠商將重新審視終端的定價。舉個例子,去年第四季度,移動式存儲器的漲幅就達到10%到15%之間。在手機售價普遍上升的形勢下,相對於國際大牌,國產手機的價格肯定更親民。

二是手機新品創新乏力。前面說了,這是整個行業的事,很難再有強烈刺激換機慾望的創新了。下一輪大面積換機的契機在5G手機,而5G要到2019年才會規模化商用,相信很多人都在持幣觀望。所以,2018年買的手機產品,很可能淪為過渡型產品。

創新乏力,2018年更多人或轉向國產手機

5G換機需求引發觀望情緒

既然是過渡期的手機,為什麼要花更多錢買蘋果三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