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亞運會只帶三名副攻,教練組爲何選擇這種人員搭配方式

中國女排的亞運名單一公佈,立即引來廣大排球迷的猜測和議論。其中,引起大家議論最多的無外乎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自然是大家認為極有可能再次會無緣大名單的姚迪果然無緣參賽。第二個方面則是前面一直因傷病狀態不佳的楊方旭依然出現在14人大名單中,而第三個方面,無疑就是中國隊報名的副攻線只有顏妮、袁心玥、胡銘媛三個人了。

中國女排亞運會只帶三名副攻,教練組為何選擇這種人員搭配方式

有很多球迷看到這個名單之後,瞬間想到了2014年的世錦賽,當時中國隊也是帶了三名副攻,分別是徐雲麗、楊珺菁,以及當時只有18歲的小將袁心玥。在中國隊和多米尼西隊的六強戰當中,徐雲麗的突然受傷,打破了中國隊的部署,讓18歲的袁心玥不得不上場應急。也正是那一次應急出場,讓袁心玥一鳴驚人,從而成為中國隊在朱婷以外開發出的第二個新星。雖然最終結果是中國隊戰勝了多米尼加隊,闖入了最後的決賽,並收穫最後的世錦賽亞軍,但在很多球迷看來,當時中國女排出現一名球員受傷,最後僅有兩人可用的情況,還是讓人有點緊張。這也是會有球迷對中國隊這次亞運會中國隊僅帶三名副攻產生質疑觀點的一大原因。

中國女排亞運會只帶三名副攻,教練組為何選擇這種人員搭配方式

不過,依筆者看來,郎指導這樣做,還是經過了充分的考慮。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我們在亞運會帶三名副攻,並不代表到了世錦賽肯定還帶三名副攻。畢竟在亞洲層面上來說,中國女排的副攻,哪怕是相對身高較矮一點的胡銘媛,也達到了1.86米,相對於其他的亞洲球隊,這已經是一個不錯的身高。另一方面,我們在前一段時間中國女排的鍛鍊新聞和視頻、圖片等渠道中,也都看到了,顏妮現在的胳膊已經不用每次都打繃帶了,這就從一個側面說明,顏妮的肩傷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轉。袁心玥上次的手指受傷,並不是因為傷勢特別嚴重,而是因為是硬力傷,才會在最開始的時候那麼疼痛,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她的傷勢也就沒有什麼大礙了。所以,可以說,中國女排現在在副攻線上,從亞洲球隊層面上來說,是三個有進攻能力、有身高,也有健康的組合。亞運會的比賽場次相對世錦賽來說,比較短,而且必須承認,我們在亞洲層面的對手,還沒有那麼強。所以,帶上三名身體沒有明顯傷病的隊員,已經夠了。

中國女排亞運會只帶三名副攻,教練組為何選擇這種人員搭配方式

而反觀接應線上,中國女排還是一如既往地帶上了三名球員,也就是大家最熟悉的曾春蕾、楊方旭和龔翔宇。一個的世界大賽參賽經驗足夠豐富,且狀態保持不錯;一個打法比較特別,有著堅韌的意志和變化多端的進攻手段;另一個年輕而且全面,還很有上升空間。這樣的三個人,不只這一次比賽,可能在今後可以十四歲隊員報名的比賽中,中國隊會依然延用這樣的三人組合。直到必須使用12人報名的大賽中,三人中才會有一人遺憾離隊。正是因為將來總有一天這個位置要變成兩個人,才要在更多的比賽中讓三個人都有機會上場,真正把最後必須留下,或者捨棄的球員用實戰來顯明出來。

中國女排亞運會只帶三名副攻,教練組為何選擇這種人員搭配方式

所以可以說,三副攻的組合方式,可能僅限於這次亞運會。只是如果三名接應位置上的球員,依然不能明顯讓人看出孰優孰劣,那三副攻,三接應的組隊方式,就會繼續在世錦賽上使用。不過,不管中國女排使用怎樣的人員組成方式,都希望大家繼續支持女排,也相信他們一定能在亞運會上取得滿意的成績,為接下來的世錦賽全力衝刺!

中國女排亞運會只帶三名副攻,教練組為何選擇這種人員搭配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