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地理·中國》欄目記者爲啥冒著高溫走進三門峽陝州地坑院?

7月15日至16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地理·中國》欄目組到三門峽市陝州區拍攝陝州地坑院,河南大學院地理系副院長、專家翟秋敏現場講述陝州地形地貌,為節目添彩。

央視《地理·中國》欄目記者為啥冒著高溫走進三門峽陝州地坑院?

《地理·中國》欄目屬科普類電視欄目,該欄目以地質科考為線索,以普及地理學知識為宗旨,介紹地質學的新發現、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質地貌的新、奇、特、美,在帶著觀眾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時,傳播科學知識,並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

央視《地理·中國》欄目記者為啥冒著高溫走進三門峽陝州地坑院?

15日上午,欄目組一行首先來到西張村鎮南溝村、人馬寨村,採訪了任孟倉、朱秀雲、王躍澤等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以及王潤牛、關幫群、王四虎等地坑院營造技藝傳承人,深入瞭解地坑院這種特殊地下建築的營造特點、歷史溯源和建築風貌,親身感受了地坑院的厚重歷史和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

下午,在張汴鄉曲村和陝州地坑院景區,欄目組一行察看了地坑院的結構特徵,並對進行了航拍,採訪了陝州區民俗專家員石讓。員石讓講述了陝州臺塬

央視《地理·中國》欄目記者為啥冒著高溫走進三門峽陝州地坑院?

、地殼運動、黃土堆積層等方面的知識,並就地坑院的歷史成因、文化內涵同馬琛進行了詳細交流。 16日上午,欄目組來到張灣鄉蘆村,翟秋敏教授對這裡的地質結構和黃土層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對夾雜在土層中的料僵石層進行化驗,對石質結構成分進行分析,以精益求益的科學態度確保節目科普性和藝術性完地美融合。

央視《地理·中國》欄目記者為啥冒著高溫走進三門峽陝州地坑院?

據悉,本期節目在陝州區拍攝時間為7月14日至21日,經過專家推薦,欄目組將對三門峽市陝州區地坑院及周邊等地進行拍攝,並介紹相關地理知識。節目名稱暫定為《地平線下的古村落》,以展示三門峽市豐富多彩的自然人文景觀,強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相互依存的生態文明理念。(肖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