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吃貨人生

蘇軾的吃貨人生

喜歡蘇軾的人很多,因為他是詩人中最會吃的,會吃的人中最有才的,有才的人中最好玩的,好玩的人中最負責的官,負責的官中最為曠達的。

雖然蘇軾這一生是跌跌撞撞、起起伏伏,充滿坎坷。但蘇老人家憑藉著曠達的心胸和旺盛的食慾,完美的進行了自救,自己用自己的人生遭遇完美詮釋自己那句“一蓑煙雨任平生”。

老話有句很在理:久病成醫,貪吃成廚。

蘇軾就是這樣的,自己愛吃,更會做,甚至還會根據食材特色自創菜餚,粗略統計,與蘇軾有關的菜有66道

最常見的有:

蘇軾的吃貨人生

東坡肉

蘇軾的吃貨人生

東坡魚

蘇軾的吃貨人生

東坡豆腐

蘇軾的吃貨人生

東坡肘子

蘇軾的吃貨人生

東坡涼粉

蘇軾的吃貨人生

東坡餅

蘇軾的吃貨人生

東坡炸牡丹

不僅如此,他還曾為自己的吃貨夢想做了一篇《老饕賦》(又名《老吃貨之歌》),就是在文中意淫了一番,暢想出世界上最好吃的一頓飯:

要有最棒的廚子、最新鮮的水、最潔淨的餐具和燒得恰到好處的柴火,要把食材精心晾制,在鍋中用文火慢慢熬製。若是吃肉,只要小豬頸部最優質的那一小塊肉;而螃蟹呢,只選秋風起、霜凍前最肥美的螃蟹的兩隻大螯。把櫻桃放在鍋中煮爛煎成蜜;用杏仁漿蒸成精美的糕點。蛤蜊要半熟時就著酒吃;蟹則要和著酒糟蒸,稍微生些吃。天下這些精美的食品,都是我這個老吃貨所喜歡的。

這還不算完,美食一定還要有美女相伴、樂隊演奏、好酒助興,這樣才會吃的更香,這樣酒足飯飽後,頓覺海空天空。

蘇軾的吃貨人生

我是蘇軾

我為自己“帶鹽”

蘇軾名言:

人生總逢失敗,堅持我走下去的不是信仰,是對人間美食的貪戀啊!

43歲的蘇軾遭遇人生最大磨難——烏臺詩案。

苦經3個月牢獄之災,死罪雖免,活罪難逃,被貶為偏遠的黃州做一小武將......

本來就是受人誣陷才獲此大罪的蘇軾,也沒見他怨天尤人,到了黃州,立馬發現“黃州的美”: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

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初到黃州》

多會自己寬心的人兒啊!看看黃州,長江穿過,魚多鮮美,山青筍香,自己也是官費吃喝,挺好挺好!

蘇軾的吃貨人生

後來,在黃州呆久了,蘇軾發現,黃州不僅魚好吃,豬肉也特別好吃,而且還便宜,可以一次吃個夠!

黃州好豬肉,價錢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豬肉賦》

可,人嘛,一帆風順的少,越過越倒黴的多!比如,56歲的蘇軾,又遭貶謫,這回貶謫之地更遙遠——嶺南(今廣東惠州)。

嶺南多瘴氣,誰去誰倒黴的地。

但大吃貨蘇軾在那怎樣?

蘇軾的吃貨人生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惠州一絕》

荔枝可是上火的東西,“日啖三百顆”這為了吃,也太過拼命了吧!估計可能是沒聽清當地老鄉的勸告——“一啖荔枝三把火”......

這就悲催了,不過聽說蘇軾也有自己應對的法子,自制祛火良藥,一邊吃著荔枝,一邊吃著祛火藥,也是用心了。

蘇軾的吃貨人生

不僅如此,在惠州,蘇軾還帶動起吃烤羊蠍子熱潮

最開始的原因,還不是因為窮。因為窮,買不起上等羊肉,又饞羊肉味,就只能買便宜的,別人不要的羊脊樑骨。並經過反覆試驗,找出絕妙吃法,聽說,味道勝海鮮。

蘇軾的吃貨人生

沒有什麼是一盆羊蠍子解決不了的

不知道是不是蘇軾政敵感覺蘇軾在這也過得太滋潤,繼續將蘇軾貶謫、下放。這回直接弄到祖國最南的儋州(今海南),這裡對宋人來說就是未知之地,雖然保有統治權,但島上仍過著最原始的生活,經濟、文化都很落後。彷彿,他們感覺這就是最能懲罰蘇軾的地方了。

蘇軾一開始來到這裡,內心也是很絕望的,當時過海,他只帶了幼子,把家人留在了內地,做好有去無回的準備......

蘇軾的吃貨人生

誰知,到了海南的蘇軾,像是發現了新大陸,特別是發現了人間至味-生蠔

激動地寫了封家書告訴兒子:

海南的生蠔太TM好吃了!千萬回去別和他人說,要不然朝廷的人知道了,又該來和我搶美食了!!!

蘇軾的吃貨人生

東坡在海南,食蠔而美,貽書叔黨曰:無令中朝士大夫知,恐爭謀南徙,以分此味。

——《清暑筆淡·東坡海南食蠔》

真的,像蘇軾這樣一生坎坷的就沒幾位,像他這樣能苦中做樂更是少之又少!並且,一生詩詞文書畫樣樣精通,做官也是個愛民、惠民的好官。

蘇軾的吃貨人生

是誰?又在誇讚老夫

蘇軾,真乃千年難尋的奇才!

常天書院

常天書院秉承著“心如清水,身寄常天”的基本理念,始終以赤子之心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兢兢業業地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藝術價值,並讓學員們發掘自己的藝術創造力。

常天書院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獨特方式,系統教學,課程形式靈活多變,主攻書畫培訓課程、文化薈客廳與文化交流活動三個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