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文學大師有著超乎想像的貧窮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重讀課本上這首杜甫代表作,彷彿又有了新的關注點:詩聖真是一貧如洗啊!“布衾多年冷似鐵”、“床頭屋漏無干處”彷彿大師所住的破茅草房重現眼前,屋內潮溼昏暗,被子也使用多年,不能保暖......

不能再想了,突然好心疼我們的“詩聖”,怎麼他的盛名並沒有帶來相應的名利啊!

這些文學大師有著超乎想象的貧窮

大寫的“窮”

無奈,詩聖出身平民之家,又趕上唐朝由盛轉衰,早年科舉仕途不順,客居長安十年,奔走獻詩獻賦,鬱郁不得志,越過越貧窮。

人到中年,又逢戰亂,棄官回鄉,央求親友才得以搭建一個簡陋的茅草屋,常常一家幾口,吃飯都是個問題。“痴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百憂集行》)寫的就是這時期,老妻飢兒,難過的日子。

這些文學大師有著超乎想象的貧窮

好恨啊!想暴富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登科後》

這是金榜題名後的欣喜之情表達得真直白,哈,少年得志吧!才不是,這是人家辛辛苦苦考了半輩子,47歲的孟郊,中了進士後開心之作。不過高中進士後他的人生並沒有改變太多,被分到一個小地方做縣尉,他整天心不在公務上,後來經常翹班,把自己關在屋子埋頭寫詩。後來搞得縣令很無奈,另請了一位來頂替孟郊欠下的業務,同時把他的薪資分一半給人家。

這樣都沒被辭退,看來古代政策還“很仁慈”!

這些文學大師有著超乎想象的貧窮

感情深不深,就看吃飯誰買單

不過孟郊的日子越過越緊縮,於是,為了生活,孟郊開始四處借錢。以至於好友韓愈,一見到孟郊來了,就知道他這是揭不開鍋了。

最後孟郊雖仕途略有起色,不過日子還是緊緊巴巴,四處借債為生,甚至去世後,他的妻子沒錢為他下葬,還是友人伸出援助之手,才辦了喪事。

這些文學大師有著超乎想象的貧窮

古代很多文人都是如此,他們活在他們死後。他們的價值,更多被後代認可,可他們在世時生活去滿是失意與貧困。除了上面提到的兩位,還有著名愛國詩人陸游,生不逢時,又剛直不阿,滿腔熱血卻鬱郁不得志,連年戰亂,常常以野菜充飢過活......

這些文學大師有著超乎想象的貧窮

真的窮

常天書院

常天書院秉承著“心如清水,身寄常天”的基本理念,始終以赤子之心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兢兢業業地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藝術價值,並讓學員們發掘自己的藝術創造力。

常天書院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獨特方式,系統教學,課程形式靈活多變,主攻書畫培訓課程、文化薈客廳與武醫身心療法三個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