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百萬大軍虎視中國,最終卻無奈放棄,真相讓國人自豪!


(文/YE)在20世紀60年代之前,中國與蘇聯曾有過相當長時間的友好關係,這種關係是經歷過戰爭洗禮的。抗日戰爭時期,蘇聯也給中國莫大的幫助,蘇聯習慣自稱老大哥,中國似乎也樂意做個小兄弟,畢竟從實力上來說,中國與蘇聯之間的差距還是十分明顯的。然而誰也沒料到,如同親兄弟般的友誼會在一夜間反目成仇。

戰後迫於國際形勢,新中國決定也要發展自己的核武器讓自己強大起來。但是軍事技術上的落後使得中國不可能自己獨立研發,好在蘇聯最終決定援助專家和材料。正當原子彈研發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蘇聯突然變卦,緊急撤走全部專家並銷燬全部圖紙。這背後有著更深層的原因,不再贅述。

中蘇關係急劇惡化,蘇聯甚至在遠東地區集結百萬大軍,大有劍拔弩張之勢,不過蘇聯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呢,這又是為什麼呢?首先最重要的是,當時的中國早就不是那個誰都能欺負一把的中國了。70年代,正是提倡人多力量大的時期,中國軍隊規模竟然達到600萬的巔峰,誰敢侵犯中國都將會“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其次,蘇聯的自身原因。遠東地區交通條件苛刻,後勤補給困難,想要保障這100萬大軍談何容易?一旦打起仗來,只能是"虎頭蛇尾",後勁不足了。此外,當時蘇聯的戰略重點也不在中國方向,而是歐洲方向。蘇聯明白,要是跟中國打起仗來,勢必會造成對歐力量的削減,萬一美國趁火打劫,蘇聯就得唱《涼涼》了。

還有,蘇聯放棄與中國的戰爭,也可能是因為看到中國在沒有蘇聯的幫助下,靠一己之力迅速研發出兩彈一星,對全世界起到了震懾作用,蘇聯同樣也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