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的差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明显的?

有些时候总觉得生活是夹苦带乐的

大概是因为:

念不懂的书,处不来的人

处理不完的工作,不够花的工资

却又有喜欢的事物

真是矛盾呀

人和人的差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明显的?

小时候

曾经我想成为一名画家,大家都有这样的一个梦想吧?用五彩斑斓画出心中所想,在我们这个90年代大部分的美术老师都是比较宽容的,为什么这么说?

人和人的差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明显的?

(老师画的葡萄)

.

.

.

人和人的差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明显的?

(刚学画画时画葡萄,岁月长远找个差不多的将就着看吧)

这样看起来,老师对我们真的是非常宽容了

不过现在想起来也是

字都还写不端正,能画成这样不错了

当时觉得自己就是幼年时期的达芬奇

这葡萄要根有根要叶有叶果实也是摇摇欲坠

后来

随着年纪的长大

画画水平似乎也就这样了,慢慢也就放弃了画画

其实我是觉得当时如果爸妈让我学习画画

成为中国达芬奇也不是不可能的是吧?

不过我们那个年代,大多数家庭还处于艰苦创业的状态

我记得我跟我妈妈说想报画画班的时候

我妈大概是这样跟我说的:

“那些名家小时候哪来的画画班补习班啊?都是靠自己学的,你连语数英都学不好还去学什么画画!“

当时我就气不过,想着不给我报我就不吃饭

人和人的差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明显的?

但是实在是太饿了,也就作罢了,很长时间再也没有提过学画画

后来上了高中,看着身边一个两个都去当艺术生,自己心也被挠的痒痒的

又作死的跟我妈妈说,这次我妈妈还没发话

我爸就说了:

“人家那些学画画的都是从小体现出来的天赋,从小画画,你看你画过一张画吗?”

天赋?啥天赋啊?你连只彩笔都没有给我买过!

后来我大概琢磨清楚了他们的想法:学好语数英,史地政,物化生就够了,学那些有用没用的干嘛?俗话说的好:“知识就是力量”

但是俗话又说得好:“百无一用是书生”

人和人的差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明显的?

久而久之,那些学过课外班的人他们的长处慢慢体现出来了

学芭蕾的人气质总是与众不同

学美术的人也透着一股艺术家的气息

会弹乐器的人也比不会的更加吸引人

你会发现那些打小学习这些的人

他们总是会被人称赞

“哇,你画画好厉害呀”

“哇,你的钢琴谈的好好啊”

等等诸如此类的

人和人的差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明显的?

其实让孩子从小学习一些与学习并没有太大关系的

是非常好的一个做法

并不是说学这些是为了让人称赞

而是说让自己有个爱好特长

让自己有个闪光点

我们都希望自己与众不同

如果我们都只是学语数英怎么会不同呢?

我希望所有的金子都从小熠熠生辉

我们不仅要学习文化课

还要去学习其他的充实我们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