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電腦達到能與人的智力相抗衡的水平,那麼它必定將超過人腦

一旦電腦達到能與人的智力相抗衡的水平,那麼它必定將超過人腦

納米科學以空前的分辨率為人類揭示了一個微小的原子、分子世界,它的最終目標是直接以原子和分子來製造具有特定功能的產品。

今天正在使用電腦的人是否應該想到這一點:一旦電腦達到能與人的智力相抗衡的水平,那麼它必定將超過人腦。可以這樣認為:機器的優勢,在於它們能輕易地分享知識。而如果一個人學會了某種語法,或掌握了深奧的哲學原理,卻不能輕易地把這一知識“下載”給機器。

一旦電腦達到能與人的智力相抗衡的水平,那麼它必定將超過人腦

人的知識、技能和記憶是保存在大腦中的,即根植在一個寬廣的構架上,這個構架由神經遞質和神經元間的連接組成,通常很難被迅速取得或傳送。但將來如果相當於人的神經細胞組的裝置包含有內置式的快速下載端口,那麼當一臺電腦獲得一項技能或者具備一種悟性時,其他數十億臺電腦也將同步達到相同的智力水平。

一旦電腦達到能與人的智力相抗衡的水平,那麼它必定將超過人腦

科學家們正在設想,對具備人腦智力水平的電腦應提出哪些要求?這些要求可能將包括:複雜的智力(如音樂和藝術天賦)、創造力、處世能力,甚至對情感的反應能力。通常,這樣一臺電腦需要能1秒鐘運算大約20萬億次。

一旦電腦達到能與人的智力相抗衡的水平,那麼它必定將超過人腦

儘管這種能量大得驚人,但科學家認為這還是可以實現的。即使摩爾定律由於硅的芯片技術所限會走到盡頭(估計在2019年),一種新的辦法將會出現並克服這一障礙。可能的途徑之一是在電腦中採用由納米管組成的類似於碳原子六邊形排列的三維電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