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不轉的廣告語,翻來覆去只會那幾句

老張有時候真的想不通,大品牌的廣告投放費用動輒千萬級,但在廣告語部分卻敢交上一份勉強及格的答卷。就像一位雄韜武略的將軍,換上破爛的袍子手裡提著半截長矛,你昭告天下說你能領軍打勝仗,老百姓聽了就想收拾細軟趕緊跑。

品牌要搶佔消費者心智,好產品是前提,更要有能直擊人心的營銷廣告語。語言是釘子,能讓你的品牌深深地釘進大眾的腦海裡。

玩不轉的廣告語,翻來覆去只會那幾句

但是有些汽車品牌的廣告語,為了所謂的格調,硬是要把文字寫得雲裡霧裡,讓人猜不透。

大夥兒可以猜猜看下面這些廣告語是來自哪個品牌?

樂者異曲同工。

(一句講不清楚還拗口的漂亮話)

激情夢想,悅然天成。

(激情/天成/夢想,學區房的廣告?)

XXXX,進無止境

(難道有品牌願意開倒車?)

變,以馭萬變

(換個馬甲誰都可以用)

踏萬仞,自成峰/馭超然,凝萬象

(過目即忘,毫無記憶點可言)

動靜皆風雲

(強行拔高,跌得更慘)

一代名車,中國XX

(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揭曉答案,這些廣告語分別來自:

玩不轉的廣告語,翻來覆去只會那幾句

玩不轉的廣告語,翻來覆去只會那幾句

玩不轉的廣告語,翻來覆去只會那幾句

玩不轉的廣告語,翻來覆去只會那幾句

玩不轉的廣告語,翻來覆去只會那幾句

玩不轉的廣告語,翻來覆去只會那幾句

玩不轉的廣告語,翻來覆去只會那幾句

這些汽車品牌有大有小,但這些廣告語都有一個相同點,換個馬甲誰都能用,把自己的產品買點藏得嚴嚴實實,生怕被人看出來。

生硬地用各種諧音,自創成語強湊出的廣告語,無法重塑消費者印象,更無法達成有效的“感性”交流。大而全的概念可能要延伸出十幾種不同的解讀,但品牌傳播的悖論,你說得越多,消費者能記住的就越少。

其實寶馬在歐洲引進美國市場時,為打出差異化,另闢蹊徑,強調“終極駕駛機器”,後來發展成“純粹駕駛樂趣”,追求性能和駕駛樂趣。一句話,清清楚楚,自成一派。這句廣告語當年榮登福布斯評選的最受美國消費者廣告詞之首。

玩不轉的廣告語,翻來覆去只會那幾句

進入中國市場後,為了融入反而顯得“水土不服”。

同樣做得比較好的廣告語還有這些:

奔馳:轎車發明者,再次發明轎車

(平緩卻霸氣,無法被仿製)

玩不轉的廣告語,翻來覆去只會那幾句

大眾甲殼蟲:Thinksmall 想想小的好

(逆襲,用廣告改變大眾觀念)

玩不轉的廣告語,翻來覆去只會那幾句

拍腦袋想出的廣告語,最終出來的是一顆軟釘子,要警惕這種雞肋式的漂亮話,說人話,說別人聽得懂的話才是我們堅持要做的事。

其實小品牌玩不轉廣告語老張是能理解的,但是大品牌為什麼也做得這麼差勁?大夥兒覺得呢?

-------------------------------------

*快車道·張勁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