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朝傳奇秀才,號稱民間第一軍事家,一戰擊殺滿清三王十八將

1644年,歲在甲申,這一年是明清交替之年,這一年也是神州震盪之年。自三月十七至五月初二短短几十天時間裡,紫禁城三易其主,三易國號年號,由大明崇禎,而後大順永昌,而後大清順治。五月二日,多爾袞抵達北京。明朝故臣攜明帝法駕鹵簿及御輦於皇城五里外的道左跪迎。多爾袞先向上天行三跪九叩大禮,然後再向順治帝法駕所在之瀋陽方向叩拜,最後乘輦至武英殿接受明朝文武百官的朝拜。史載“城中大小官員及宦官七八千人”均匍匐在地,山呼萬歲。隨即,多爾袞宣佈:清朝定鼎北京。

他是明朝傳奇秀才,號稱民間第一軍事家,一戰擊殺滿清三王十八將

雖然清朝定鼎北京,但此時中國局勢實在不容樂觀。時人曾做過六字評論:“明亡,天下分裂。”的確,雖然李自成退出北京,但仍擁兵數十萬割據陝西。此外,四川的張獻忠所擁兵馬也不在李自成之下。同時,明朝在河南、山東、江淮一帶的力量並未遭受損失,其兵力亦不下數十萬,最讓清廷擔憂的是明朝正牌宗室還有多人尚在。大清、南明、大西和大順四個政權一時間並立於華夏大地。反觀清朝,它擁有多少軍隊來對付這四股敵軍呢?說來很可憐!清軍入關時,滿洲本族有三百一十個牛錄,按照每牛錄二百丁計算,不過區區五六萬。加上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四萬餘丁,才不過十萬出頭。雖然多爾袞已經命令滿洲所有能戰男丁全部披甲,卻仍在十萬左右徘徊。

他是明朝傳奇秀才,號稱民間第一軍事家,一戰擊殺滿清三王十八將

為穩定大局,多爾袞頒佈了七項措施。第一,照舊錄用故明各衙門官員。第二,昭告各地州縣,凡攜帶本地錢糧兵馬典冊歸降大清者,無論文武均升官一級。第三,廢除崇禎年間向民間攤牌的三餉,即遼餉、練餉、剿餉。並且嚴禁清軍隨意殺戮。第四,派使者招撫山西、山東,一則屏蔽北京兩翼,二則伺機自山東攻伐南明,自山西攻伐李自成。第五,命令投誠的州府軍民必須遵照滿洲髮式服裝,倘若不從,即刻發兵征剿。第六,調發關外留守部隊以及本族人丁舉家入關以增強北京旗人力量。第七,迎接留守瀋陽的順治帝遷都北京,以示大清正統。但是第五條一頒發,卻讓多爾袞失算了。

他是明朝傳奇秀才,號稱民間第一軍事家,一戰擊殺滿清三王十八將

本來多爾袞從山海關至北京,眼見沿途迎降州縣因畏懼清軍軍威而紛紛剃髮易冠,故而他認為漢民不敢抗拒,所以敢斷然頒發剃髮令。但此令一下,各州縣紛紛告變。多爾袞善於權變,立刻意識此令暫不可行,隨即下令停止剃髮令。屈指一算,自五月初三發佈剃髮令至二十四日暫停剃髮令,前後僅二十一天。但是,這僅僅是多爾袞的權宜之計。公元1644年10月,清軍分兩路攻打李自成。1645年2月,戰敗的李自成逃亡到湖北,旋即被清軍追擊,戰死九宮山。同年五月初五,清軍陳兵長江,先陷揚州,後破南京,擒獲福王,而後清軍又疾馳南下攻破杭州,逼降潞王。這年六月,除了張獻忠還困守四川一隅之地外,清朝已將天下大部吞併。六月十五日,多爾袞再發剃髮令,並且嚴命各地推行。

他是明朝傳奇秀才,號稱民間第一軍事家,一戰擊殺滿清三王十八將

剃髮易服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作為以孔孟倫理為原則的中國人,上至官紳下至百姓,都不能接受自己在形象上變成野蠻的“夷狄”。雖然蒙古人殘暴地統治中國百年,但也從未下令漢人改變裝束。或許朝代興迭是天道循環,但若有人強迫國人把幾千年的漢儒髮式改成剃髮梳辮,這不僅僅是對人格尊嚴的侮辱,還是類似精神“閹割”的大痛。因為在明朝人心中,以此種“夷狄”形象存世,生前不僅會愧對祖先,且死後亦無面目見先人於地下。於是,不甘丟棄祖宗衣冠的漢人紛紛斬殺清朝官吏轉而起兵抗清,著名的江陰抗戰就在此時爆發。

他是明朝傳奇秀才,號稱民間第一軍事家,一戰擊殺滿清三王十八將

1645年六月,清朝江陰知縣方亨到任後立即宣諭豫親王多鐸的鈞旨:“限江陰人三日內全部剃髮”。江陰士庶獲悉剃髮令後,聚眾向方亨請願留髮。方亨回覆諸人:“此清律,不可違。”回到縣衙後,方亨再次接到公文:“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於是,方亨令書吏將文件繕寫後公佈。剃髮令隨即傳遍全城。一時間,縣衙附近聚集民眾多達萬人。方亨見此局勢,強令衙役驅散眾人。見士民不從,方亨假意答應眾人免予剃髮,暗中卻派人飛報守備陳瑞之,讓他發兵征剿。不料,信使被截,江陰百姓遂將方亨拘禁。清軍攻城時,方亨被江陰百姓活活打死。

這年七月,清軍重兵包圍江陰。大敵當前,典史陳明遇、訓導馮厚敦決定派人去請閻應元出山,由他負責江陰城的抗清防務。和陳明遇一樣,閻應元也曾任過多年江陰典史。其人驍勇擅射,曾在任上擊敗海盜圍城,保了江陰一方太平。當晚,閻應元率家丁殺進江陰孤城。為了守住江陰,城中百姓踴躍捐獻了眾多物資,如下:火藥三百甕,鉛彈子一千石,大炮一百門,鳥槍一千支,銅錢一千萬貫,絮帛一千萬端,酒一千釀,水果一萬鍾,豆類一千斛,芻藁一千萬束,食鹽一萬斤,銅器和鐵器一萬件,牛一千頭,羊和豬一千隻,乾魚一千包,蔬菜一千畦。

他是明朝傳奇秀才,號稱民間第一軍事家,一戰擊殺滿清三王十八將

消息傳來,清廷萬分震怒!於是,劉良佐、李成棟等降將以及滿將博洛等人統二十萬大軍,把江陰城團團包圍。劉良佐剛到江陰便騎馬環城高喊,命城中投降。閻應元憑城大罵:“某明朝一典吏耳,尚知大義。將軍曾為國家重鎮,不能保障江淮,今日乃為敵前驅,又有何面目來見江陰父老!轉告你家主子,大明有降將軍,無降典史!”劉良佐慚愧而退。次日,劉良佐將士卒藏入三層厚牛皮做的攻城皮帳進逼城牆。牛皮堅韌,城上矢石投之,皆反躍彈起,不能射入。閻應元派人取人糞和以桐油煎煮至滾燙,乃自城頭潑下,牛皮帳立時被燙穿,帳中清軍,非死即傷。雖然此戰江陰小勝,但是因為清軍佔盡了軍事優勢,所以閻應元為了殺傷清軍,幾乎用上了三十六計中所能用上的所有計謀。

他是明朝傳奇秀才,號稱民間第一軍事家,一戰擊殺滿清三王十八將

一日,江陰城門忽然洞開,清軍以為有人獻城接應,立即開始進攻。城中百姓在閻應元事先安排下,皆偽降。清軍將領進城後有佔據官署者,被城中壯士挾雙斧,一斧砍落頭顱。深夜,閻應元布伏兵於城外江岸,打起燈籠引誘清軍來攻。清軍發兵,卻不見一人。疑惑之時,有民兵自江陰城頭縋城而下主動劫營,清軍大亂,自相踐踏者不可計數。又一日,城中有白髮老者數人獻降,清軍接納。當清軍升帳納降時,領頭者立刻引爆火藥,剎那間火發炮裂,聲震如雷,清軍帳中當場就被炸死三千餘人,其中親王一人,大將兩人。與此同時,江陰城中亦響起為慷慨赴死老人致哀的炮聲。

他是明朝傳奇秀才,號稱民間第一軍事家,一戰擊殺滿清三王十八將

延至八月二十一日,清軍仍然沒有攻破江陰城。於是,清軍從南京運來二十四門巨炮,連續轟擊江陰城牆。江陰城牆多處倒塌,清軍趁機攻入,江陰失陷。 閻應元知事不濟,提筆沾墨,在東城敵樓門上題字:“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題訖,閻應元上馬提刀,殺清兵數十人,最終身負重傷,摔於馬下,後被俘遭酷刑處死。閻應元殘存家丁十餘人,無一人降,全部戰死。訓導馮厚敦在城破之時於明倫堂南向自縊殉節,妻王氏與其孀妹皆投水死。 陳明遇關閉衙門,親自點火,燒死男女大小四十三口後持刀與清兵肉博,身負重傷,握刀僵立於牆壁之上,血盡而亡。

他是明朝傳奇秀才,號稱民間第一軍事家,一戰擊殺滿清三王十八將

江陰三公

城破後,江陰百姓均以先死為榮,男女老少,或投水、或蹈火、或自刎、或自縊者不計其數。內外河道縱橫之間,處處填滿了屍體,疊了好幾重,光投四眼井的就在二百多人。一江陰無名女子,在殉節前題詩:“露胔白骨滿疆場,萬里孤忠未肯降,寄語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破城後,清軍為懲罰江陰百姓,旋即下令屠城。午後,清兵封刀,城中百姓已所剩無幾,僅餘大小五十三人。這場圍城戰打了八十一天,清軍共調發了軍隊二十四萬,其中戰死六萬五千,死於巷戰者又有七千,總共損失士卒七萬五千人,外帶大將軍18名,親王3名。雖然江陰抗清失敗了,但是因為剃髮令引起的江南動盪並未就此停止。此後,大江南北的反抗者此起彼伏,原先降清的農民軍或明軍亦因剃髮令轉而“反正”,清朝迅速統一全國的計劃自此受挫。又經過了十多年的戰爭,直到順治十八年清朝才基本完成統一,這其中還不包括堅持在茅山抗清,直到康熙三年才被平定的大順軍餘部夔東十三家。

參考資料:《江陰城守記》《閻典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