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常用它來救人,而農民都以爲它是野草!

老中醫常用它來救人,而農民都以為它是野草!

“狗尾草”適生性強,耐旱耐貧瘠,酸性或鹼性土壤均可生長,喜歡在農田、路邊、荒地等地方生長。在農村可以說遍地都是,也常常被當做是山野雜草。殊不知這樣低調頑強的野草,居然有這麼大的藥用價值。

根據《本草綱目》中記載“莠草,秀而不實,故字從秀。穗形象狗尾,故俗名狗尾”,因為“其莖治目痛”,故又稱“光明草、阿羅漢草”。

其性味“甘、淡,涼”,具有清熱利溼、祛風明目、消腫之癢、解毒殺蟲之功效。狗尾草在蒙藥中稱為“烏仁素勒”,用於腹瀉、腹痛、噯氣的治療。

現代藥理學分析得知,狗尾草中含有水溶性酚類化合物——鞣質,這種成分在清除自由基、抑菌、抗腫瘤、降血糖、保護心血管方面有一定的療效。

狗尾草除了有藥用價值,還有其他的作用,比如狗尾草稈、葉可作飼料,是牛驢馬羊愛吃的植物;秋季的乾草還可以作燃料生火燒水做飯等等。

但是大多農民看見依舊對其討厭,因為它對農作物有危害的本質,田間生長茂密的話會與農作物爭奪肥水,造成作物減產。且狗尾草是葉蟬、薊馬、蚜蟲、小地老虎等諸多害蟲的寄主,生命力頑強。

在農村的小朋友基本上都玩過這種植物,或許農民朋友會覺得這類植物很討厭,但是它在醫學上的確有所貢獻,很多植物都是有好有壞的,合理開發利用也未嘗不可。

老中醫常用它來救人,而農民都以為它是野草!

老中醫常用它來救人,而農民都以為它是野草!

老中醫常用它來救人,而農民都以為它是野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