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搬至東莞,衛星城市的吸引力被證明

7月1號,網傳華為帶著40輛8噸貨車,1500輛客車從深圳“跑了”。

在深證紮根30餘年的華為,此次舉家搬遷至50公里外的東莞松山湖,東莞究竟靠什麼吸引了華為?

距 離 與 產 業 支 撐 起 了 一 座 衛 星 城

為什麼選擇東莞。

華為搬至東莞,衛星城市的吸引力被證明

第一個客觀因素是距離近。華為在東莞的新址距離深圳坂田區約50公里,車程大約1個小時,未來的深莞交通也將通過多條地鐵線無縫鏈接。而兩個區域又同屬於粵港澳大灣區輻射範圍以內,位置確實好。

其次,近幾年東莞的經濟趨勢大好。多年前東莞的名片還是“天上人間”,最近搖身一變,成了“高端創新工廠”。除華為外,vivo、OPPO、京東、紫光集團、大疆科技等企業都曾在東莞買地建廠

就地理位置和經濟聯繫來看,如今的東莞完全能承接深圳的部分城市功能,也順勢成為深圳的衛星城市。

衛星城市,就是指中心城市外圍建設與中心城市功能聯繫緊密的城鎮,其主要作用在於分散城市的工業和人口,避免城市過分膨脹,使大城市發展得更為合理、健康、平衡、協調。

低 成 本 讓 更 多 人 選 擇 這 裡

就企業而言,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此前表示“深圳沒有大塊的工業用地了,工業土地供應小,且土地價格高,產業成長空間也就會越來越小。”

而就員工而言,住宅均價已達5萬元/㎡,改善豪宅已近10萬元/㎡的深圳,生活也並不輕鬆。

一方面,需要依靠中心城區的經濟;另一方面,又需把耗錢多、規模大的部門安置在土地成本相對較小的地方。同時,還要考量員工的安家生活問題。

華為搬至東莞,衛星城市的吸引力被證明

東莞成了華為最終的選擇。

在深圳保留總部,但是在地價相對更便宜的東莞拿了1900畝的地,將部分研發團隊搬了過去。此外,華為或將在東莞兌現8500元/㎡的員工福利房。

高 房 價 助 長 衛 星 城 市

除了東莞,深圳還造就了另一個衛星城市——惠州。

惠州到深圳的距離和東莞相近,是一座歷史相當悠久的城市,整個惠州市從整體規劃佈局來看,既屬於珠江三角洲範圍,又被圈入粵港澳大灣區。其中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更是國家重點開發區。

華為搬至東莞,衛星城市的吸引力被證明

2016年惠州將全面融入廣州、深圳和香港的30分鐘圈,未來5年著力打造交通樞紐。

目前,惠州通往深圳最快的方式是高鐵,通勤時間在1個小時以內,而待建的14號線、16號線就將實現讓惠州、惠陽及深圳無縫鏈接。

也是因為通勤便利,讓很多在深圳買房無望的人選擇了在距離深圳較近的惠州惠陽買房。

根據鏈家網數據,惠陽淡水目前在售二手房均價大概在9000-13000元/㎡,旁邊的大亞灣區域二手房均價在8000元/㎡-12000元/㎡,想想50公里外的深圳,房價實在讓人心動。

城 市 潛 力 同 樣 不 可 小 覷

我們將視線轉移到另一個一線城市——北京。

說到北京的衛星城市,早年間的通州無疑算是一個。

華為搬至東莞,衛星城市的吸引力被證明

作為北京規劃中的一翼,位於東五環的通州必然將承接北京市區內的城市發展需求。在2015年之前,彼時的通州還不是北京的城市副中心。那時,北京中心城區房價4萬-5萬元/㎡,通州的房價24000元/㎡,接納了眾多CBD上班族在此安居。

而在2015年,北京官媒宣佈通州將成為北京行政副中心。衛星城市已經不再作為附屬城區,升級了城市功能,也升級了城市定位。

在之後北京的房價快速上漲時,通州房價成為了北京五環外上漲速度最快的區域。如今,通州房價已達到56000元/㎡。

華為搬至東莞,衛星城市的吸引力被證明

購 房 者 應 該 如 何 看 待 衛 星 城 的 價 值

從深圳、北京的衛星城市,我們可以看到它們共同的特點:

1) 城市之間交通方便,高鐵、高速等多種通勤時間不超過1小時;’

2) 衛星城市有大量可開發的高性價比土地;

3) 衛星城市的產業規劃和政策大多數都會圍繞核心城市的需求而設定。

衛星城市需要依附核心城市發展,城市量級越大,發展力度越大,衛星城市就輻射的越遠。

華為搬至東莞,衛星城市的吸引力被證明

就目前來看,一二線城市土地、住房供不應求。房價高,地價高,交通便利的衛星城市可以很好的接納承接從中心城區漫溢出來的需求。讓大家既不用負擔高房價,又可以享受城市的紅利,後期資產還有可觀的增值空間。

但是對於土地存量較大,還正處於發展中的二三線城市而言,目前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衛星城市。

比如成都:近郊遠郊還有大量可支配的工業土地可以建設,城市還處於一個“招賢納士”的狀態,城市負荷也並未達到極值。

所以,面對一線城市高昂房價,其周邊的衛星城市還是值得考慮,但對於二三線城市周邊的“衛星城市”,要慎重。

如果暫時還買不起二三線城市的房子,努力掙錢,城裡還能等你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