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說牛大」水均益說牛肉麵的妙處

上期,水均益所寫的《純粹的一碗麵 彌久的故鄉情》引得好評無數,今日,我們繼續分享美文!給熱愛牛大、熱愛蘭州的你!


「名人說牛大」水均益說牛肉麵的妙處

水均益

水均益,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記者、主持人。現擔任央視新聞頻道《國際觀察》《高端訪問》等節目主持人。

牛肉麵的妙處

「名人說牛大」水均益說牛肉麵的妙處

牛肉麵有一個奇特的功能,這是蘭州人都知道的,牛肉麵很適合於解酒。頭一天晚上喝了酒了,第二天早上起來頭暈眼花,很難受,然後跑去吃一碗,連湯帶面吃完後,一出汗,馬上感覺神清氣爽,酒也解了,屢試不爽,向很多人推薦,情況也是這樣的。

「名人說牛大」水均益說牛肉麵的妙處

有一年來蘭州參加一個環保會議,參加會議的成員來自天南海北,安排我們吃牛肉麵,去的車上解振華讓我介紹牛肉麵有什麼傳統和文化,我在車上向他們介紹如何地道吃牛肉麵,其實牛肉麵不像北京烤鴨,或其他什麼菜系,與“高大上”很遠,而是更接近生活,是最貼近平民的食物。

「名人說牛大」水均益說牛肉麵的妙處

全國各地對牛肉麵有些誤區。首先,在稱呼上叫蘭州拉麵,其實在蘭州,人們就管它叫牛肉麵。他有自已的話語系統,在面的品種叫法上,一般就是韭葉、二細、寬的等,當然,後來又豐富了。其次,外地很多地方不吃辣椒,因此,很多地方就是白湯白麵,出鍋時就很自然地放辣椒,吃牛肉麵就得放辣椒,沒有不放辣椒這一說。師傅用小銅勺在一個大碗的辣椒中,很瀟灑“啪啪”兩下為你調製辣椒,這是完成整個食物製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我在各地遇到“白湯”的吃法都覺得不適應。

「名人說牛大」水均益說牛肉麵的妙處

以前生活艱苦,肉是嚴格控制的。原湯裡煮的肉被切成小方丁,盛在一個大碗裡。師傅從裝肉的碗裡捏肉,看著好似很多,但往你碗裡撒兩三下,虛晃一槍,運氣好時能有六、七塊,運氣不好時就是三塊、四塊。現在有地方把丁改成牛肉片也是不對的。這不是矯情,對我來說這也是原汁原味的體現。把牛肉麵的特點歸結成一紅二綠三白四黃五清,這都是有講究的。改變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我是很在意的。我想了想牛肉麵最核心的是什麼呢? 它好不好吃,地不地道,其中一個就是面,再一個就是湯。面是什麼樣的工藝。我聽父親講過,地道的湯以前做法是頭天晚上開始熬湯煮肉,一晚上到天亮開始售賣,現在有袋裝配料就像方便麵調料包就是去原來的味道,我現在覺得湯比面更加重要。(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