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與長三角八地攜手打造G60科創走廊3.0版!

杭州與長三角八地攜手打造G60科創走廊3.0版!

朝著成為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引擎這個目標努力,G60科創走廊的發展經歷了從1.0到2.0再到如今3.0版的“三級跳”。

在日前召開的G60科創走廊第一次聯席會議上,上海松江、杭州、蘇州、合肥、嘉興、湖州、金華、宣城、蕪湖等九地共同審議了《G60科創走廊戰略合作協議》《G60科創走廊工作制度》和《G60科創走廊總體發展規劃3.0版》,併發布《G60科創走廊松江宣言》,確定G60科創走廊新定位、新佈局、新舉措。

新佈局:

空間佈局涵蓋九地市

這次,來參加G60科創走廊簽約城市第一次聯席會議的城市共有9個。兩年時間,G60科創走廊兩度擴容。

2016年5月,上海市松江區提出沿G60高速公路構建產城融合的科創走廊,以推動這條交通動脈兩側在松江轄區內的“一廊九區”實現“脫胎換骨”的變化。當時的全稱為“G60上海松江科創走廊”,是為1.0版。

2017年3月,上海市松江區與浙江省嘉興市、杭州市簽訂《滬嘉杭G60科創走廊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滬嘉杭G60科創走廊”,探索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區域協同機制,此為2.0版。

根據最新的《G60科創走廊總體發展規劃3.0版》(以下簡稱《規劃》),G60科創走廊涵蓋了上海市松江區,浙江省嘉興市、杭州市、金華市、湖州市,江蘇省蘇州市,安徽省宣城市、蕪湖市、合肥市,形成了“一廊一核多城”的空間佈局規劃,覆蓋面積約7.62萬平方公里,區域常住人口約4900萬人,GDP總量約4.86萬億元。

《規劃》稱,3.0版從城市戰略上升為長三角區域戰略,在長三角層面統籌規劃、共同推進,將有更高的定位和更大的使命擔當。

新定位:

長三角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引領示範區重要引擎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站上了歷史的新高度和新起點。

擴容後的G60科創走廊也有了新的定位——成為長三角打造全國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引領示範區的重要引擎。

這個“重要引擎”如何體現?《規劃》認為,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長三角率先邁向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引擎。G60科創走廊覆蓋了長三角先進製造業實力最雄厚、科創能力最領先的地區,應立足區域高質量發展,不斷培育新經濟、壯大新動能,集聚打造一批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新增長點,有力地推動和引領長三角協調發展、一體化發展、高質量發展,加速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長三角率先建立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試驗田。G60科創走廊建設覆蓋三省一市九地市,應率先建立區域合作共建共享機制,推動人口、經濟、創新佈局更加合理,成為展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於區域協同創新發展新作為、新成就的重要窗口,為長三角和全國的區域協同發展提供示範。

科創驅動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的主陣地。G60科創走廊應發揮區域科創資源密集優勢,結合區域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聚焦“中國製造2025”戰略,加強戰略協同、產業鏈協同、創新協同、主體協同,促進區域創新要素高度集聚並自由流動與高效配置,促進長三角區域整體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為構築現代化經濟體系增強內生動力活力,為科技強國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G60科創走廊建設

杭州扮演什麼角色?

作為浙江省會城市的杭州,在參與G60科創走廊建設中,將貢獻哪些力量?杭州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說,杭州將從設施互通、創新協同、產業共興和改革聯動等四方面,積極參與G60科創走廊建設。

推進設施互通。杭州將以鐵路杭州西站樞紐、商合杭鐵路、滬乍杭鐵路等項目建設為重點,推進高鐵、城際鐵路、軌道交通“三網融合”,以國家大數據樞紐建設為契機,推進數據開放共享,不斷縮短與兄弟城市之間的時空距離。

推進創新協同。杭州將紮實推進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等創新平臺建設,充分發揮浙江大學、西湖大學、之江實驗室等“名校名院名所”的創新引擎作用,積極推動杭州企業、科研院所參與G60科創走廊協同創新,加強與兄弟城市之間的產學研合作,形成相互支撐的協同創新體系,努力為G60科創走廊提供高質量科技供給。

推進產業共興。杭州將堅持與兄弟城市協同完善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著力打造“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升級版,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更好地發揮電子商務、數字安防、軟件信息等優勢產業的帶動效應,共同發展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共同培育虛擬現實、區塊鏈、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加快建設面向全球、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先進產業集群。

推進改革聯動。杭州將認真學習借鑑兄弟城市特別是上海自貿區的先進經驗,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各領域改革,全力打造杭州“移動辦事之城”,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提升區域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