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十年 · 百人故事之:劉一寸

卷首語

紡織業,既不朝陽也不夕陽,

她是永遠的存在。

紡織人,歷盡千辛萬苦,

愛恨交織,不捨初心。

紡織十年,百人故事,

說不完人生浮沉,

道不盡酸甜苦辣,

細細品味,故事中,

有你,有我,有他。


紡織十年 · 百人故事之:劉一寸


01

劉國是個70後,打小就機靈,比同齡的孩子心眼多。

爹孃交代的家務活,大多時候是他吆喝一幫半大孩子給他乾的,他就負責講故事就行了。

那些故事也沒有啥來路,全是他信口胡編的,偏偏那幫孩子就是喜歡聽。

勉強初中畢業,劉國就去考駕照。

考駕照其實駕駛技術與心理素質雙重驗證的考試,劉國不打奔兒,一氣呵成,而且最漂亮的是倒車入庫前後車胎距離考線一寸的距離,完美的標準,於是,劉一寸的名號就傳開了。

駕照到手,他就跟著爹去跑長途了。

那時的半掛車還算好開,劉一寸跟著老爹顛顛噠噠的去過很多地方。

眨眼劉一寸20出頭了,他也厭倦了每天端著方向盤日夜兼程的日子。

爹問他想幹啥?他撓著亂蓬蓬的頭想了想說,學美容理髮去。

爹黑著臉說,放著好好的賺錢路不走,偏要去學伺候人的剃頭匠!可以,以後自己管自己,學不好,餓不死就別回來。

劉一寸去了市裡一家比較大的美髮店學徒。

從洗頭、端茶倒水開始,劉一寸算是入了美髮行。

兩年後,一寸美髮店開張了。

他的手藝還真不賴,尤其是男士的寸頭成了店裡的招牌,十里八鄉還真就數他手藝好。

紡織十年 · 百人故事之:劉一寸


02

九五年,在盛澤的姐姐想開一家網吧。劉一寸手頭攢了些錢,就跑來盛澤助姐姐一臂之力。

網吧順利開業,閒不住的劉一寸開始在鎮裡閒逛。

這裡的布匹可真多啊。在老家可以用鐵絲的地方,這裡一色兒用布條,各種顏色的布頭隨處可見。

家家戶戶都在忙碌著紡織產業。

三兩臺機器,就能哐當哐當地日夜響個不停。

街上送貨的三輪車、廂式貨車穿梭不停。

觀察了一些日子,劉一寸跟姐姐說,這玩意興許能賺錢。

姐姐笑了,咱們不懂紡織,人家都是世代幹這行的,你能摻和進去?

劉一寸沒事兒就去太古廣場的茶館、咖啡屋閒逛。有人談生意,他就在旁邊聽。什麼桃皮絨、春亞紡、斜紋、里布、D數、F數、回潮率,雲裡霧裡,但是也頗為神秘。

一天傍晚,黑雲密佈,大雨將至,正要回家的劉一寸碰到一個扛著一卷布的老人,走得很吃力。

他就上前說,老人家,快下雨了,還不趕緊找個地方避雨?

老人笑了:剛來介裡,找不到那個店了。

原來,這是個福建老客。

劉一寸幫老客扛著布卷找了旅店住下,然後說,我幫你找找看。

老客很感激劉一寸的熱心,請他吃晚飯。

就這樣倆人熟絡起來。

紡織十年 · 百人故事之:劉一寸


03

這老客在福建有三家檔口,最近生意好,貨源供不上了。老客於是跑來盛澤拓展新的供貨渠道。

劉一寸馬上對老客說到:我雖然不是本地人,但是也有買賣開在這裡。但是我想幹紡織。您要是信得過我,我在盛澤這兒給您供貨,您看咋樣?

老客笑了:這行的水,深著呢,你連皮毛都不懂,我怎麼跟你幹?哪怕耽誤一筆生意,咱都吃不消啊。

劉一寸也笑了,誰天生就懂?請相信我的學習能力,何況,我做事認真,絕不含糊。這樣吧,我先跟您學,不要工資,您遙控,讓我幹啥我就幹啥,您白得一個手下,還不划算嗎?

老客這回真笑了,那咱就試試看,你小子要真是把手,學成了,以後盛澤這一帶的生意都給你做。

紡織十年 · 百人故事之:劉一寸


04

就這樣,劉一寸神奇地進入了紡織業。

福建老客起初,只是給他幾個小樣,去市場找樣,報價。

劉一寸挨個門市去問,啥也不懂的他,竟然沒怎麼被看扁。

就因為他比較聰明,不多說,進店只問這個有嗎?多少錢?交期多久?既不砍價也不傻問,就是笑著記錄。弄得店裡的人都以為他是某個大公司的跟單總管呢。

聰明的孩子就是聰明,他自己買了好多賬本,遇到一個樣布,就自己悄悄剪一寸下來,粘在賬本上,然後標明相關數據。

碰到店裡老闆不在,有小姑娘看店的,他就給人家買一瓶飲料,跟人家閒聊。一來二去,劉一寸還真就掌握了面料的基本知識,當然都是零星積累的,不成體系。

半年後,福建老客給劉一寸打了一萬塊錢,說是車馬費。說白了,是老客看好了劉一寸,覺得這孩子做事靠譜,還比正常僱傭一個跟單便宜很多。當然,也擔心他被別的老闆挖了去。

到了年底,福建老客來了盛澤。喝完酒,塞給他一個大紅包。

接著就談明年怎麼合作的事兒。

老客說出了兩個方案:

第一個是老客租店,劉一寸負責經營,底薪加提成,主要為福建檔口提供最新樣品和貨源;

第二個是老客下訂單給劉一寸,真正的生意夥伴。

劉一寸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第二種方案,他覺得第一種很侷限,也怕以後出現信任危機,而第二種做得好的話,收入沒有上限,何況這期間還可以開發新的客戶。

轉年開年,劉一寸買了一輛小綿羊踏板摩托車,不是為了耍酷,只是為了提高效率。門市、染廠、織造廠每天奔波十六七個小時,沒個車子玩不轉。

幾年下來,劉一寸的客戶已經積累到了20幾個,每年的出貨量也達到了幾十萬米。當然,因為為人爽快大氣,結算也及時,他的朋友也很多了,而且遍佈各個工廠各個環節。

紡織十年 · 百人故事之:劉一寸


05

2008年,發生了幾件事兒,劉一寸差點沉舟折戟。

先是全球經濟危機,紡織生意同樣受到影響。

勞動合同法出臺,企業人工成本驟然上升,紡織原材料、加工成本、成品價格同步上漲,客人訂單瞬間減少。

好在是房價也低落,劉一寸覺得這是個機會,就在隔壁嘉興市區買了一套房。

6月份,生意淡的一塌糊塗。

大家都無所事事,就聚在茶室聊天打牌。

一天午後,劉一寸接到一個電話,對方曾跟他詢過價,但是一直沒啥訂單。這次不一樣了,說是有筆大訂單,是為北京奧運會志願者服裝提供面料,量大,質量要求高,交期緊,價格也不大好,說白了微利,稍微出現點問題就沒得賺還可能賠錢。

劉一寸找來織造廠、染廠的幾個朋友商量,大家都不看好。在這樣的非常時期,都在觀望,再說了這樣的單子如果是肥肉,怎麼可能落到咱手裡?

劉一寸想了兩天,決定幹。

對方按三、五、二的比例付了定金。

劉一寸立馬投入到訂單操作中。那段日子,沒黑沒白,困了就在布卷堆裡眯一覺,餓了一包方便麵。

打樣、確認、大貨,總算是發出了,劉一寸長出了一口氣,就等尾款了。

忽然,對方發來傳真,服裝廠對最後兩批面料的防水和色牢度提出了質量疑議。劉一寸驚出了一身冷汗。

按說不大可能啊,這是他親自跟單檢驗的,怎麼會不一樣呢?

對方要求劉一寸火速趕到服裝廠,三方一起驗貨。

飛到廣東,在服裝廠他弄清楚了緣由。

色牢度檢測,劉一寸只做了耐摩擦牢度,沒做酸鹼牢度,也就是耐汗牢度。

劉一寸知道是自己的失誤,就跟客人說這事我來承擔,的確是我的失誤。

客人原以為他會辯駁,畢竟損失很大,可是劉一寸沒有講任何理由和藉口,馬上給朋友打電話補做後兩批貨。

朋友知道他虧了錢,都插單趕做,總算是完成了訂單。

紡織十年 · 百人故事之:劉一寸


06

那一單貨,劉一寸幾乎虧光了積蓄,還多了兩批庫存。

紡織業,就是這樣神奇,順風順水時一飛沖天,稍有不慎,一夜回到解放前。

禍不單行的是,某天深夜在染廠回家的路上,過度疲倦的劉一寸開著摩托車栽進了河裡。

右腿骨折,摩托車報廢。

在醫院,看望他的朋友們發現,這傢伙沒有一點耍熊的樣子,依然樂呵呵地聊天。

年底,染廠給劉一寸結算時多付了五萬元,理由是那批貨染廠也有責任,但是劉一寸沒有埋怨過,就衝這,理當承擔一部分責任,而且表示,以後他的單子優先,價格同比降低兩個點。

令人想不到的是,那個客戶也給劉一寸找到了下家,把他庫存的兩批貨高價賣了出去。

此事傳開了,劉一寸的生意,大夥都願意做,因為他的人品像一束光,在艱難困苦的生意場上,給大夥帶來了些許溫暖和力量

紡織十年 · 百人故事之:劉一寸


07

江南是一個詩意的存在,

綢都盛澤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太多的人在這裡,折戟沉舟,

也有一些人,夢想成真。

人生在世,

順境時,留一寸風險意識;

逆境時,留一寸勇氣擔當;

絕望時,留一寸夢想豪情;

這一寸,

可能就是柳暗花明,

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