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投資大師的感悟:活用「攻擊迫線」抄底,日賺多少你說了算!

幾個常見的投資者常見的交易心理陷阱

1、抗爭的心理

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都是建立在抗爭和競爭的基礎上,如征服自然,戰勝各種艱難障礙,與困難搏鬥。這種意識已經深深地紮根於我們的內在。當我們進入證券市場還是帶著這樣的心理意識。

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各行各業的精英來到證券市場,遭受失敗,而且比一般人的失敗更徹底。這是因為這些其他行業的成功人士都有一個很強烈的自我,他們不相信自己會失敗,也非常不願意接受自己的失敗。

他們的成功使他們的個性變得很堅硬,所以當市場變得對他們不利的時候,他們不懂得屈服和退讓,而是採用抗爭的態度,直到被摧毀。

在證券市場要生存下去往往需要一些反人性的品質,柔軟而有彈性的交易者更適合投機市場,堅硬的人很快就會被淘汰。老子非常讚賞柔軟的品質,他說柔軟的東西更有生命力。當颶風來臨,柔軟的小草能夠安然無恙,堅硬的大樹卻被連根拔起。

在人性中有這樣一個幾乎是最頑固的傾向,那就是扞衛自己的觀點和不情願承認自己在判斷上出現的失誤。所以一個人不管自己是對是錯,都會把自己的態度堅持到底。因為那個觀點是自己的觀點,所以他扞衛的不是真理,而是他的自我。

人 性為什麼喜歡抗爭?因為通過抗爭、摩擦、否定,對別人說‘不’,一個人的自我就會被增強。通過抗爭他會覺得自己是強有力的,覺得自己是個人物。順從,屈 服,說‘是’卻很傷一個人的自我。那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喜歡跟別人抬槓。那就是為什麼只要你去政府部門辦事,在每一個辦公室,你都會聽到‘不’。

人性中這種抗爭的天性,這種不願意屈服,不願意放棄自己的錯誤的態度是證券交易的最大障礙。

2、追求完美的心理

追 求完美是一種非常貪婪的心理,是一種極端的心理。因為追求完美,你就不允許有一點瑕疵,就不能承擔哪怕小小的損失,該止損時就難以下手執行。因為追求完 美,一個人就試圖抓住所有的波動,不希望漏過任何行情。每個人都有自己侷限性,都有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追求完美的心理很容易導致重倉交易和頻繁交易。

畢其功於一役的心理

把單次交易的結果看得過重,圖謀在一次交易中暴富。或者拒絕在明顯看錯市場的情況下止損離場,像守寡一樣堅守虧損的頭寸。

證券交易是長期的過程,沒有必要為一次交易的結果弄得要死要活,死去活來的。有時候接受一些小的損失是非常健康的,這樣就能夠預防大的虧損。這就像適當的感冒對一個人的整體健康有益無害。

3、數錢的心理

這是一種患得患失的心理。我們一旦建立頭寸,就時時惦記賬面資金的起伏變化,並被這種變化左右了情緒,忽略真實的行情本身。這對我們正常的思維判斷有非常大的干擾。

我們更應該注重過程的正確,結果會隨之而來。如果提前去考慮結果,就會擾亂整個交易過程,從而導致動作變形。人的頭腦總是提前跳到遠處想著虛幻的結果而忽略當下真實發生的事情,這是我們生命中最大的荒謬和顛倒。


進場就翻紅的選股法

選股原則

1、不炒下降途中的'底部'股(因為不知何時是底,何價是底),只選擇升勢確立的股票。在升勢確立的股票中,發現走勢最強,升勢最長的股票。

2、長線看本質,中線看趨勢,短線看資金

3、大盤弱勢且無熱點時,儘量輕倉並減少操作。凡是暴跌之後,才是真正產生黑馬的時候。暴跌之後,要密切關注那些逆大勢而動的股票,這是自下而上選股。其中最好是形態完美,連續小陰小陽。

4、買點即賣點,堅決止損。決不能讓一隻買後上漲的股票,在跌破買點時,還留在手裡等反彈。

5、不要相信越跌越買的言論。經過風險的量化可以發現,越跌越買比越漲越買的風險大得多。如果跌到止損位,果斷賣出。

牛股戰法

攻擊迫線

“攻擊迫線”的技術要點:

1、第一個交易日:出現漲停板(或漲幅5%以上的大陽線)。

2、第二個交易日:收十字星線(陰陽都可以)或者收長上影線(7%以上),最好是先上後下的走勢。

3、放量。

4、如果有跳空缺口,盤中不回補。

5、第三個交易日:會用長陽吃掉第二個交易日上影線。

符合以上5點要求的這根長上影線,通常被稱之為“攻擊迫線”。

買點把握:在第二個交易日形態確立後追漲買進!

“攻擊迫線”的實戰案例:

以下圖形,是屬於無跳空缺口的攻擊迫線。北斗星通(002151),在出現攻擊迫線的時候,買入!隨後該股短期暴漲57%!很是驚人!

一代投資大師的感悟:活用“攻擊迫線”抄底,日賺多少你說了算!

“攻擊迫線”的市場含義:

在一些關鍵位置,主力經常通過長上影線達到兩種目的,一是試盤,測試上方壓力;二是洗盤,將一些短線獲利的不堅定者清洗出局。

“攻擊迫線”的注意事項:

1、攻擊迫線經常出現在兩種階段:一是大盤趨勢發生改變或在個股主升浪的初期。二是在個股一些平臺突破的關鍵位置。

2、有人強調,攻擊迫線的這根長上影必須跳空,並且不能回補缺口。但從近期一些強勢票的走勢看,一些非跳空缺口的線,同樣具強大威力,具體的情況我們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稍微的變通一下即可。

3、如果第二天走出一根暴跌-5%至-7%的中陰線,是不是要放棄這類型的個股呢?筆者認為,這沒有什麼可怕的,因為,大多數情況下這根中陰線收盤的時候會拉回到頭一天的收盤價附近,留下來一根長下影線的錘頭,先探天后探地,是屬於後市看漲的一種技術形態。

殘寒消盡

“殘寒消盡”是指個股連續拉出數根周陰線之後,出現了兩根陰線孕育線。

殘寒消盡技術特徵:

1、“殘寒消盡”中的第一根周K線應該是帶有較長的下影線的光頭周陰線,同時可以帶較短上影線。

2、“殘寒消盡”的第2根陰線應當完全孕於第1根周陰線中,最好是小陰線或十字星。

3、在“殘寒消盡”的兩根周陰線前面,至少要緊靠著l~2根陰線。

殘寒消盡的市場意義:

主要就是股價在低檔收出長下影線,而在次日再次收一條陰線,但是切記這根陰線並沒有突破前一日陰線的下影,暗示空頭力竭,買方即將展開反攻。這種技術圖形最後一根陰線完全孕育在前一根陰線的下影之中,猶如連綿不斷的春雨已經越下越小,殘寒即將消褪,很快就會雨過天晴,豔陽高照,故稱“殘寒消盡”。

一代投資大師的感悟:活用“攻擊迫線”抄底,日賺多少你說了算!

殘寒消盡操作要領:

1、“殘寒消盡”是一種股價中期見底信號。

2、“殘寒消盡”的周K線形態出現後,將是一輪中級以上的上漲行情,故此後的第1周初期果斷買進,並在這周內不管股價如何波動變化都要堅持持股,因為其後的升勢將延續2~4周,當然由於它不是長期見底的信號,所以期望值也不宜過高。

放量過頭

放量過頭的圖形特徵:

1、股價在衝過前一頭部時放出巨大的成交量,這種成交量有時是前幾個交易日的幾倍。

2、放量時有時是單根巨大陽線,有時是溫和放量的幾根陽線,總之在衝過前頭部時有成交量的配合,而一般來說,多根放量的陽線的效果比單根的陽線好。

3、放量突破後短中期均線必須是多頭排列。

一代投資大師的感悟:活用“攻擊迫線”抄底,日賺多少你說了算!

放量過頭的市場意義:

1、股價要想創新高必然要衝過前一頭部,常見有輕鬆過頭和放量過頭兩種形式。

2、放量過頭是指莊家還沒有建倉完畢,大部籌碼還未被鎖定,通過放巨量衝過前頭部的操作可強行建倉。

3、而放量過頭的前頭部是現在上升浪的底部。

4、放量過頭後,前一頭部被瓦解掉,原來的阻力線變成了未來股價的支撐線。

新高缺口

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看,跳空缺口一般是一種比較明顯的趨勢信號。如果股價向上跳空,則表示上漲趨勢可能來臨;若股價出現向下跳空,則可能預示調整或下跌。當股價以跳空缺口的方式創出階段性新高後,會如何演繹呢?

一代投資大師的感悟:活用“攻擊迫線”抄底,日賺多少你說了算!

市場意義:

在大盤上升階段,板塊出現利好,放量拉漲停將套牢籌碼吸光,說明主力根本不在乎目前的建倉成本,後市上升空間很大。

技術要點:

1、缺口出現前一個交易日為漲停K線或帶上影線的K線,且漲停對應的量能明顯放大;

2、出現缺口當日,股價開盤即展開強勁拉昇,絲毫沒有回補缺口的跡象;

3、形成跳空之前股價離啟動最好不超過20%的漲幅。

最佳買點:

1、股價盤中調整至缺口附近時縮量,下殺動能衰竭是買入。

2、股價放量突破,形成缺口時,果斷追擊。


尾盤買入賣出技巧

尾盤買入賣出技巧

尾盤買入相對而言是一種比較穩健的操盤技巧,多適合於穩健的投資者使用。在介入時間上,投資者應該選擇在第六時間段,也可以選擇在最後5分鐘。此外,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尾盤買進時首先應該考慮大盤的因素,如果大盤環境不安全,不要逆勢操作。如果股價處於底部區域,尾盤買進的倉位可以控制在50%以內。如果股價處於下跌趨勢之中即使出現尾盤搶盤跡象,也不要輕舉妄動,投資者應該耐心等待第二天局勢明朗後再動手。

然而,選擇在尾盤賣出是一種策略性操盤技術,適合於穩健的投資者臨盤使用。尾盤賣出的類別很多,歸納起來,分為兩大類:其一是止贏型賣出,二是止損型賣出。如果是漲停攻擊性拉昇,盤中反覆開板,此時價位已高,風險較大,應及時止贏。如果股價跌穿均線系統支撐,破位下行,短期內止跌無望,可以在尾盤止損賣出。在交易時,每個週五,尾盤賣出,空倉過週末,也是比較理性的操盤策略。

尾盤炒短線的方法

尾市是投資者炒短線的極佳機會。在股票市場,波幅最大的時間就是收盤前半小時,主力最喜歡在這段時間興風作浪。尾市是一日之內最重要的時於刻,它是根據市場的規律去推測市場最短期走勢的。因此投資者要學會看尾市,具體方法如下:

(1)如果某一日臨收盤之前一段時間,突然有好消息傳入股市,這些利好消息將會刺激投資者的購買慾望。但已臨近收盤,買方全力買入也買不到多少,那就只有等到明日開盤再入市購買。

(2)第二天一開盤,昨天尾市意猶未盡的購買慾,將會體現為股價一開盤就上升。因為大家唯恐踏空,昨日沒買到,今早一開盤就要買一些。短線市場籠罩著樂觀氣氛,所以往往昨天尾市掃貨收場,今天一開盤多數也會出現高開繼續掃貨的現象。

(3)相反,如果某一日尾市有一些壞消息,從而導致人心惶惶,投資者個個爭先恐後出貨。但同樣因為臨近收盤,只能等到明日再出貨。

(4)因為這些恐懼的心理會持續,所以第二天一早開盤,股價大都會是“低開”,一開盤就能見到出貨情形。投資者生怕手中股票不能出貨,會越跌越兇,所以爭先恐後地出貨以免落在人後,加重損失。也就是說,尾市有利空消息,估計第二天開市往往會是跌市。

如果尾市有消息,理論上應該立即採取行動,買賣股票。在尾市採取行動,比如在尾市利好消息之下買入,明日在利好消息仍然發生效應之時,趁高開之機,立即賣出,往往會獲利不菲。

在有時也不是這樣,尾市利好消息,使尾市狂升,如果收市之後證實是“流言”,明能會大幅下跌。不過只要持之以恆,長期運用尾市理論,就一定會獲利。

投資者在運用尾市理論時千萬不能太貪。如果昨日尾市升時入貨,今日高開,根據理論要立即獲利回吐,不要希望股價不斷上揚,因為到今日尾市又可能有壞消息流入市場。用這個理論只做隔夜市,無論賺或蝕都要了斷,否則一旦看錯,很可能會導致不賺錢反而蝕本。如果要做中長線買賣,就應該參考其他理論。


從分時圖形態找到當天易漲停的股票

多股民初出茅廬缺乏對股市的一定認識,感到難以做出決定,實際上股市並非想象中那樣雲譎波詭,只要你足夠熟悉行情,就能掌握其中的規律做出正確的判斷,希望大家能夠借鑑學習,避免走冤枉路。

一、這種股票,不指望開盤就能在最低價介入,需要根據盤中走勢選股。

二、選股,首先看該股分時圖的走勢形態,一般攻擊性很強的敢死隊資金,分時圖上,一般有下面特徵:

1、分時圖走勢攻擊性強,上漲則快速拉高,同時成交量放大,在推高過程中,一般呈現加速上攻的形態,而不能是拱形上漲。

如圖:

一代投資大師的感悟:活用“攻擊迫線”抄底,日賺多少你說了算!

2、成交量上,要具有“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的性質。

(即,在沒有出現推升動作的時候,成交量會很溫和,尤其只在橫盤過程中,成交量或呈現階梯型的縮量,縮量非常有序,而不凌亂。對比下面兩張圖即可知道其中區別。)

一代投資大師的感悟:活用“攻擊迫線”抄底,日賺多少你說了算!

一代投資大師的感悟:活用“攻擊迫線”抄底,日賺多少你說了算!

3、該股總體走勢處於良好態勢,這種良好,可以是一種優秀的多頭走勢,也可能是一些嚴重超跌之後的反彈走勢。

(所謂不良好,則是近期成交量以及日線級別的K線顯示該股明顯走弱,並且有頭部特徵,突然出現的放量大漲,則不屬於良好狀態,更多的是誘多出貨。即使這樣的股票漲停,多半會在漲停的過程中,成交量嚴重暴量,第二天低開下跌。例如深康佳A(000016)08年12月25日開盤的衝高,就是誘多走勢。)

三、通過“二”的敘述,可以知道一個股票的攻擊性如何,如果各方面都滿足上述的條件,則當天如果大盤只要不出現明顯的不配合,漲停,或者大漲的機會會很大。

四、這裡提到的判別方法,主要是一種模式,強調漲停概率很大,但是,並不是說,只有這種狀態的股票才能漲停,其他很多情況也能漲停。比如說一些小盤股,分時圖的攻擊性不一定會很強,但是也可能出現連續漲停的勢頭。主要因為裡面單一敢死隊的資金實力有限,但是總體參與的遊資又很多縮造成的。


投資的兩端分別是分析和交易,而連接這兩端的是等待。

投資分析的核心是商業理解力和概率思維,投資交易的核心是賠率和逆向思維,等待的核心是謹守能力圈和尊重常識。從長期來看,優秀的交易無法挽救糟糕的分析,優秀的分析卻可能毀於糟糕的交易。然而相比之下,最難的還是學會等待(無論是持股還是持幣)。

投資業績都是後驗的,但每一筆投資的中長期概率和賠率卻是可以事先決定的。優秀的業績只是結果,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才是本質。努力、天賦和運氣可能是最重要的3個原因: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會給你一個成功的下限,天賦決定了成長的效率和時間成本,而運氣總會給堅持正確的人以意外的驚喜。

成功的投資人與其說是精於計算和選擇,不如說是他們更懂得放棄和堅持;與其說是能耳聽六路眼光八方,不如說是始終心無旁騖的保持專注;與其說是天賦異稟見識超常,不如說是更能深刻看到自身的侷限性,清楚知道市場中的可為與不可為。所謂的投資大神,不是他們獲得了神秘的天啟,只不過是忠誠於複利並永遠踐行罷了。

懂複利的人都明白,複利的可持續性與盈利能力是矛盾(這與ROE類似),高複利與長週期不可兼得,其中以巴菲特的50年近25%為人類目前的極限(那些只看高複利不看時間就稱戰勝巴菲特的,基本還沒摸著投資的毛)。在高複利之後向著均值迴歸是必然的,這其中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投資生涯裡最好的情景是:初期高複利,之後穩健但極強的持續性。

投資在某個階段特別容易沉溺於“完美系統的構建”,然而這與終身致力於製造永動機的差別並不大。系統越是繁複、思維越是沉溺於細節,其實與投資的本質就距離越遠。投資做得越久越能體會到,最可依靠的是質樸簡潔卻擊中本質的方法論,最應重視的是大格局和戰略上的成功。

對一個投資人來說,比較危險的一種情況是早早的擁有“真理在握”的感覺。如果同時再無聊點兒或者爭強好勝些,對稍微不同道者就口誅筆伐,那基本上說明沒啥進步的餘地了。投資當然是有毫不可動搖的基本原則,但投資的不同要素的權重卻沒有什麼“神聖模型”。當然這不是說見異思遷,而是保持思維的開放性,這其實也是一種能力。

集中還是分散好?如果從特定階段性角度考慮,取決於魚(彈性)與熊掌(安全性)哪個對你更重要。如果從長期常態來考慮,集中似乎代表了對公司挖掘和分析的高度自信。但轉念一想,如果真那麼自信,理應可以挖掘到更多優秀的標的並適度分散啊。當然這本質上是個度的問題,最終講究的是研究深度與倉位效益的匹配、投資彈性與風險分散的適中。

投資決策環節涉及的要素很多,但如果精煉總結下可能有三點最關鍵:1,大局觀。就是清楚你處於整個市場週期的什麼位置,是該恐懼、貪婪還是麻木;2,價值判斷。下注要瞄準在未來優勢類別的對象上,與時間做朋友;3,預期差。明確價值判斷的假設和估值所包含的預期,當出現高度預期差的時機時保持敏感度。

投資神話裡都是百戰百勝的故事,但現實其實很骨感,即便是巴菲特都承認不斷在犯錯。然而為什麼有的人一犯錯就致命有的犯了錯並不導致嚴重損失呢?區別在於:1,主觀上是否承認自己是會犯錯的凡人?2,客觀上是否善於用安全邊際保護自己?3,是否分散了風險並用良好賠率彌補?所以損失是取決於錯誤的預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