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沒有7-11便利店,只有挑貨郎的百寶箱

小時候沒有7-11便利店,只有挑貨郎的百寶箱

小時候,我們一聽見撥浪鼓的聲音,就知道他來了,老遠就從家裡跑出去圍著,就算不買也要圍著,看著眼花繚亂的東西,開心得不得了。

村裡的孩子們,每次看到了,總要到要好的小夥伴家吆喝:“那個挑擔子的來了”。大家哄擁而上,不買東西也團團圍住,恨不得自己馬上長出個火眼金睛來,看看他的挑挑裡有什麼寶貝。

再後來,就逐漸出現了些騎著自行車的賣貨郎,在後座上放著一個大鐵籠,鐵籠裡面放滿了各種各樣的物品。

也有些中年婦女加入賣貨郎的行列,自行車後面放一個泡沫箱,上面蓋一床棉被防止冷飲化掉,箱子裡放著一毛的白水冰棒和兩毛的雪糕,自行車座兩邊,放著兩隻原本裝莊稼肥料的大口袋,這個是用來裝酒瓶子的。

婦女從村莊門口邊騎車邊喊:賣冰棒嘍!吸引村上的小孩前來。

小時候沒有7-11便利店,只有挑貨郎的百寶箱

小的時候,小孩子沒錢,便拿著家裡的酒瓶換冷飲吃,白酒的瓶子可以換一支一毛的冰棒,啤酒瓶可以換一支兩毛的雪糕。因此,家長經常發現家裡酒瓶子沒了,多半是被孩子拿去換冰棒了。

後來,來了一個收廢品的挑挑,專門收舊書舊膠鞋舊家電,他的擔子裡也放了一些糖啊餅乾啊,叫著讓小孩趕快去家裡找不要的東西來賣錢,好買糖吃好買餅乾吃。

我們常常把一些還能用的東西當成是舊貨給賣掉,雖然吃到了糖,可往往少不了挨一頓打,可他們下次來的時候,我們還是樂此不疲。沒有一個時刻像那個時候,恨不得腳上穿的那雙鞋,趕快壞掉吧!

小時候沒有7-11便利店,只有挑貨郎的百寶箱

於是,大人對這樣的挑貨郎是極度不喜歡的,只要他們來,都馬著個臉說,沒有沒有,趕快走。如果小孩在屋子裡聽見了問是不是收廢品的來了,大人們都會哄著說,沒有沒有,不是不是,一邊哄孩子,一邊用手催他趕快走。

有的挑貨郎不信邪,偏偏要故意大叫幾聲,收廢品哦,聲音拉得老長老長,雖然讓孩子聽到了,可是,他們卻得罪了一大幫有錢在手的大人,往往有狗咬他們,也不會那麼熱心腸的去叫狗別咬。

小時候沒有7-11便利店,只有挑貨郎的百寶箱

後來,又來了一種挑擔子的,他就專門炸“爆米花”或者“米花棍”。

把米放進一種專門的機器裡,製造出來的一節一節中空的米花筒。他把那些米花筒放在一個大大的白膠口袋裡面,避免透氣,用繩子纏了又纏。

這種多半可以用小米或者玉米去換,只需要補一點點差價錢。又便宜,又好吃,加上又是米做的,大人覺得不錯划得來,多數都是能吃上的。

小時候沒有7-11便利店,只有挑貨郎的百寶箱

只要看到他來,我們就趕快跑到屋子裡,在米缸裡舀上滿滿的一瓢,趕緊跑過去等著他稱好可換。

吃頭幾條的時候,覺得挺好吃,又香又甜又脆,可吃多幾條後,那味兒就慢慢淡了,除了脆以外,也沒其他什麼味道。這個時候,多數的小孩都拿來揮舞玩耍,不是被大罵一頓,就是被威嚇著說以後再不給買了。

帶著米香,帶著清脆,更帶著孩子般醇厚的笑聲和喜悅,那些小小的滿足就這樣被定格在時空的盡頭,從年少中陪伴我們走過那些單純的歲月。從來沒有想到,這種滋味,越是長大越是遺失,彷彿只有這個年齡才會品嚐出的甜美滋味,在他年他月再不復這樣甜上心頭了。

小時候沒有7-11便利店,只有挑貨郎的百寶箱

他們都在記憶裡慢慢被定格了,長成一種和那些歲月密不可分的光景,永遠的寫實在那些歲月了。

記憶再不重來,我們終於在成長中茁壯起來,帶著年少的芳香,讓我們在印象中,回憶那些動人的歲月裡,有過的畫面。

一路的更替變換,總有代價,總有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