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瘦身權力親商 加強整治興商

“民營經濟發展的春天來了!”

說起近日出臺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黃金十條”,黑龍江省七臺河市隆鵬煤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鄭盛藝很是興奮。

七臺河市注重優化營商環境,制定出臺了“黃金十條”系列實體經濟發展扶持政策,包括放寬市場準入、壯大市場主體、做強骨幹企業、鼓勵開拓市場、推進兩化融合、實施品牌戰略、支持平臺建設、加大資金扶持、引進投資基金和提升企業家素質等政策措施。“每一條含金量都很高,對於處在轉型發展艱難時期的民營企業來說就是及時雨,這也進一步堅定了企業的發展信心。”鄭盛藝說。

讓營商環境有新提升,讓各類投資者和市場主體吃上“定心丸”,這不僅是七臺河市努力的方向,也是發展中的黑龍江不懈的追求。

不怕揭醜亮短 “新時代就要用鋼牙啃硬骨頭”

2月22日,春節後上班第一天,黑龍江就召開了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會議強調,堅決打好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攻堅戰。新一屆省委也決定,今後每年春節後上班第一天,都要召開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不鬆勁、不停步,久久為功。

黑龍江的營商環境怎樣?營商環境不優,法治建設的水平需要提升,亟待改進、提高服務群眾、服務市場主體的本領等。在今年全國兩會黑龍江代表團舉行的“媒體開放日”活動上,有代表就坦言,發展中的黑龍江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搞定、擺平、忽悠,想辦法託人託關係”現象確實存在。

優化發展環境關乎黑龍江形象、關乎黑龍江振興發展大業。“新時代就要‘用鋼牙啃硬骨頭’,沒有退路,是‘毒瘤’就得動刀子。”對於如何優化營商環境,黑龍江省委書記張慶偉說,黑龍江省委的決心是堅定的。

法治化環境最能聚人聚財,最有利於發展。今年年初召開的黑龍江省兩會上,該省《政府工作報告》就指出,要處理營商問題,不許參與經商辦企業,不許違背法規政策給投資者亂許願,不許吃拿卡要,不許新官不理舊賬,不許講“擺平”“搞定”。在全社會帶頭樹立法治、制度、規則、信用等市場經濟意識。各級政府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把加強教育引導與嚴肅查處相結合,對本部門本地區本領域影響發展環境的突出問題採取果斷措施,堅決及時糾正錯誤做法,堅決查處違規違法行為。

下一步,黑龍江還將針對群眾最反感、市場主體最困擾、制約發展最突出的問題開展專項整治。特別是對扶貧領域優親厚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等問題嚴查嚴處。

提升“獲得感” 政府權力做“減法”市場活力做“加法”

市級行政審批由409項精簡到136項,審批時限由145個工作日壓縮到109個……這是雞西市通過深入開展流程再造,自我“瘦身”的成績單。

作為資源型城市,雞西市引進了北汽集團、辰能集團等企業,建設了投資27.5億元的鋰電負極材料、3億元的30MW生物質發電以及大唐8.5萬千瓦背壓機組等項目。雞西市市長張常榮說,大項目的落地是深化改革、轉變作風、改善營商環境的結果,“環境是生產力,也是轉型發展的最佳土壤。我們要重點打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良好的法治環境,企業認可、百姓滿意的營商環境。”

實際上,黑龍江優化發展環境的腳步從未停歇。

“放管服”改出營商便民好環境。堅持“多取消、審一次、真備案”。多輪次取消下放行政權力1068項,省級權力審批事項減少73%,非行政許可審批全部取消。放開819個政府定價項目。取消中介、協會等收費383項。55項企業登記前置審批改為後置,年檢年審事項減少84%,推行“多證合一”。建立並動態調整省市縣三級權力清單、責任清單、中介服務清單及經濟活動行政審批流程圖。推行網上審批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

優化發展環境的成效,人民群眾特別是市場主體的回應最有說服力:兩年來,全省註冊成立科技型企業5204家,新增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科技型企業961家,分別增長66.8%、50.9%;全省2017年新登記市場主體41.4萬戶,同比增長7.1%,地區生產總值增速6.4%,交出了4年來最好的一份“經濟答卷”。

加快振興步伐 以營商環境為“標尺”將作風建設進行到底

2017年10月份註冊成立、三個月內營業額達4000萬元,這是落戶七臺河市的黑龍江龍利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的發展速度。“七臺河幫扶式服務,提升了企業集聚輻射能力。”說起企業的發展,來自安徽的公司董事長宋軍說,企業落戶於七臺河市,是對該市招商環境的認可。

七臺河市GDP的57%、稅收的72.2%都來自於民營經濟。為此,該市著力構建“零推諉機制”“零關係辦事”“零障礙標準”“零門檻導向”“零距離服務”“零干擾制度”服務體系。政務服務中心還開闢了“綠色通道”,實行全程代辦,真正達到全方位服務。

讓企業能安心、放心地經商,離不開作風建設這一重要抓手。為此,黑龍江將整頓作風與優化環境統籌推進,用營商環境這把“尺子”去量作風整頓成效。

作風整頓成效如何?黑龍江與破壞發展環境的行為進行堅決鬥爭,要求政府公職人員一律不許插手企業的招投標行為、一律不許插手企業的工程建設過程、一律不許插手企業的採購行為、一律不許插手非公企業對各類合作者的自由選擇。省政府企業投訴中心受理投訴事項1029件,辦結889件。各級紀檢監察部門查處與破壞發展環境相關事項9974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0647人。

加強作風建設怎麼做?在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上有新突破;在深化改革、創新機制上有新突破;在苦練內功、增強本領上有新突破;在依法辦事、規範施政上有新突破。

下一步,黑龍江將圍繞打造“五個好作風”,聚焦解決突出問題,明確攻堅目標、鼓足攻堅氣勢、細化攻堅措施,切實管出習慣、抓出成效、化風成俗,推動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攻堅戰取得實質性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