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台辦回應東亞青年運動會被取消:民進黨當局和「台獨」勢力難逃其咎

国台办回应东亚青年运动会被取消:民进党当局和“台独”势力难逃其咎

24日,東亞奧協在北京召開理事會特別會議,8個國家和地區的奧委會投票(6個奧委會投票贊成,中華臺北奧委會投反對票,日本奧委會投棄權票)決定取消原定將在臺中舉辦的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

對此,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作出回應指出:

国台办回应东亚青年运动会被取消:民进党当局和“台独”势力难逃其咎

東亞奧協決定取消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原因在於臺灣一些政治勢力和“臺獨”分子,在民進黨當局的縱容下推動所謂“東京奧運正名公投”,公然挑戰“奧運模式”,使得這次運動會面臨極大的政治風險和政治干擾。我們歷來反對以政治干預體育,對所謂“正名公投”的挑釁,多次表達了堅決反對的立場。國際奧委會也高度關注,並致函中華臺北奧委會表明態度。“奧運模式”必須堅持和維護,這是國際體育界的共識。取消臺中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是東亞奧協作出的正確決定。

臺中市對這次運動會的承辦權得而復失,原因是十分清楚的。根源在於民進黨當局為了一己政治私利罔顧臺灣運動員、體育界以及廣大臺灣同胞的利益,不顧我們的一再提醒,執意縱容放任所謂“正名公投”對“奧運模式”發起挑釁。對東亞奧協決定取消臺中市東亞青年運動會,民進黨當局和推動所謂“公投”的“臺獨”勢力難逃其咎。

混淆視聽、轉移視線是無濟於事的,他們要對自己的言行承擔全部責任。

我們曾一再規勸民進黨當局,不要再做挑戰一箇中國原則、破壞兩岸關係、損害臺灣同胞利益、損害中華民族利益的事。然而,他們卻置若罔聞。近一個時期,民進黨當局阻撓限制兩岸交流更加變本加厲。大陸交流團組赴臺一再受到禁限,臺灣民間團體、大中學生來大陸進行文化體育交流也屢遭民進黨當局打壓恐嚇。我們願在此奉勸民進黨當局,回到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上來,不要再為了政治私利而傷害、犧牲臺灣老百姓的利益,不要繼續跳動兩岸同胞敵意、升高兩岸對抗,不要挾洋自重、心存幻想、執迷不悟。

我們一貫積極支持和努力推動兩岸民間體育交流,樂見臺灣遵循“奧運模式”參與國際體育活動。兩岸運動健兒在國際賽事上取得佳績,都是中華兒女的榮光。兩岸民間體育交流多年來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在交流合作中推動了體育運動的普及、體育精神的弘揚。也促進了兩岸經濟運動水平的提高。我們將一如既往,大力支持包括體育交流在內的兩岸各領域交流不斷擴大、深化,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添正能量。

国台办回应东亚青年运动会被取消:民进党当局和“台独”势力难逃其咎

新聞多一點

24日,環球時報社評文章《臺灣“奧運正名”讓臺中市失去主辦權》指出:

臺灣使用“中華臺北”的名義參加奧運會,這是1981年國際奧委會與臺北奧委會正式簽署的協議,該協議成功繞開了兩岸政治爭議,解決了臺灣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系列賽事的資格問題。但是民進黨這一輪上臺後,島內“臺獨”勢力猖獗,妄圖把政治帶進奧運會,利用奧運給“臺獨”背書,使首屆東亞青運會的舉行面臨風險。

臺當局指責北京“用政治干預體育”,但真正這樣做的恰是臺灣激進勢力,臺當局在這當中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東亞奧協星期二的決定恰是對來自臺灣方向政治干預體育企圖的回敬。

這不是中國大陸一方的決定,參加投票的一共有8個國家和地區的奧委會,其中只有臺灣的中華臺北奧委會投了反對票。6個奧委會同時投贊成票,連日本奧委會也沒有投反對票,而是以棄權的方式不置可否,充分反映了該決定是東亞社會的共同意志。政治必須遠離體育,即使有誰想要搞“臺獨”,也不要在這個地方折騰。

東亞奧協再次表明了國際社會的嚴正態度,那就是以“中華臺北”名稱為標誌的奧委會模式不容挑戰。事實上,洛桑國際奧委會已正式表示不接受將“中華臺北”改名,大陸方面也對臺灣的所謂“正名”運動提出警告。臺灣一些勢力不收手,繼續一意孤行,現在證明他們就是在往南牆上撞,頭破血流是他們應得的教訓。

民進黨2016年重新上臺以來,採取了一系列破壞兩岸合作、挑動對立的行動,迫使大陸對其開展反制。兩岸力量對比已經非常懸殊,臺當局選擇與大陸的對抗路線無異於走進政治上的死衚衕,臺當局和激進“臺獨”勢力的種種表演只相當於茶杯裡的風暴,他們的自娛自樂註定要一步步變成自討苦吃。

大陸社會本來沒有與臺灣過不去的意思,2014年臺灣之所以能獲得東亞青年運動會的主辦權,也是當時兩岸關係和緩時大陸幫著促成的。臺灣的未來繫於兩岸統一,其繼續發展至少要以承認一中和不搞兩岸對抗為前提。不能不說,與大陸對抗實為臺灣社會的不可承受之重。

整理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環球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