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攻破明都城的前一天,崇禎朝禮部侍郎的做法讓很多大臣汗顏

公元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大明皇帝崇禎在煤山自縊殉國。明朝就此畫上了句號。自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趕走蒙古人建立明朝至崇禎殉國,大明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祚276年。

李自成攻破明都城的前一天,崇禎朝禮部侍郎的做法讓很多大臣汗顏

話說1644年的那個春天,李自成起義大軍浩浩蕩蕩攻進了北京城。大明滿朝文武皆奔命而去,當時世界最大帝國明帝國的皇帝崇禎,眼看大勢已去,既然受不住社稷乾脆為社稷而死。於是手持利劍,先殺死了自己的妻子兒女,然後又自縊於煤山殉國。如此,崇禎就好向地下的列祖列宗做個交待了。

就在幾天前,守城的曹化淳向李自成獻彰義門投降,致使李自成的大順軍兵不血刃地進入皇宮內城,崇禎只得急匆匆地為三位皇子安排退路。在往前推一年,明朝巡撫力主死守宣府鎮,抵擋李自成,卻遭到了總兵王承允和太監杜勳極力反對,最終又是不戰而敗、王承允等人甚至出城迎接李自成。如此種種,可以看出明朝末年很多為官之人早就已經拋棄明朝、拋棄崇禎了,甚至在李自成與清兵之間找好了退路。

李自成攻破明都城的前一天,崇禎朝禮部侍郎的做法讓很多大臣汗顏

不過,濁流滔天,也還會有清流湧出,崇禎的禮部侍郎邱瑜便是兵荒馬亂中難得一見的清流。邱瑜是湖北襄陽人,出身貧寒卻十分聰明好學,在天啟五年考上了進士,進京為官,從最基層的庶吉士授檢討一直升遷到禮部侍郎、兼任東閣大學士,進入內閣,成了明朝末期的權力中樞大臣。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農民軍逼近北京城。三月十八日,崇禎仍然在召集群臣商討如何應對。四更後,邱瑜回到住處,立即叫大兒子邱敦來身邊,邱瑜說:“如今朝局動盪不穩,局勢危急,你當為家族考慮,趕緊逃命。我將在奉先殿侍奉皇帝,一直到死。”邱敦不解,邱瑜解釋說:“皇上詔令群臣時,大勢已去,皇上希望群臣能感念皇恩浩蕩,為社稷,君主盡忠自殺。”

李自成攻破明都城的前一天,崇禎朝禮部侍郎的做法讓很多大臣汗顏

邱瑜趕在黎明時入宮,但是卻看到宮人都在爭先逃命,趕緊去詢問崇禎的下落,結果大家都說不知道。而此時,李自成的大軍已進入宮中,邱瑜只好逃到宮外鐵匠鋪裡,正好遇到兩位朋友,邱瑜本打算上吊自殺,卻因為朋友看得緊而未能如願。中午,兒子邱敦趕到,邱瑜說:“我不過是會寫幾篇文章,就受到皇上如此的恩德,被提拔做高官,有豐厚的俸祿。如今天下大亂卻沒有能力匡扶,皇上處於危難之中卻不能救助。不應該存活於天地之間,罪該萬死。死後不要埋葬我的屍體,將其懸掛在城門外,給那些尸位素餐的人以警戒。”

李自成攻破明都城的前一天,崇禎朝禮部侍郎的做法讓很多大臣汗顏

然而作為農民出身的李自成在攻入北京後便開始大肆搜刮官員和普通百姓的錢財,不久便失去了民心,後又在山海關和吳三桂大戰,被吳三桂引清兵打敗,匆匆逃離北京。歷史總是有著驚人的相似並不斷上演著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