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皇爲何要開鴉片戰 ?

英國為什麼要在公元1840年出兵打中國?直接原因是虎門銷煙。從16世紀到19世紀初,在長達幾個世紀的中英貿易中,中國一直處於出超地位,也就是我們在對外貿易中是賺錢的。

英女皇為何要開鴉片戰 ?

維多利亞女王

拿現在說,我們每年跟美國保持著600億美元的鉅額貿易順差,如果倒退150年,戰爭就打起來了。現在的中美貿易,儘管中國與美國貿易順差數額巨大,實際上我們沒掙錢。美國的一些企業,像耐克公司,產品在中國生產,中國勞動力便宜,產品通過廉價勞動力生產賣到美國。一雙中國產耐克鞋在美國只要幾十美元,而同樣一雙鞋在國內卻要上千元人民幣。不僅僅是耐克鞋,很多中國工廠的產品出口到美國市場後,扣除關稅賣得都比中國國內還便宜。中國生產的產品經過長途跋涉,到了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賣得比產地還便宜,這怎麼說?但只要是中國製造出口的產品,就算是中國的貿易順差。這裡面的錢,大頭讓外國人拿走了。而在鴉片戰爭前的中英貿易裡,白花花、響噹噹的銀子,可全都是讓中國賺了,一年大概掙英國1000萬銀元,閤中國白銀700多萬兩。單茶葉一項就賺嗨了,誰都承認中國福建的茶最好。印度也產茶,衝出來你喝嗎?茶葉就是中國的好!

英女皇為何要開鴉片戰 ?

清朝茶商

英國同中國做買賣,覺得特別不爽。因為中國並不需要英國的商品,只賣不買。中國是自然經濟,生產生活能夠自給自足,誰買你的英國貨?英國人也沒調查中國市場,當然大清閉關鎖國,它也沒法調查。所以運來的商品有的就很離譜,像餐刀餐叉,中國人看到洋人吃飯居然用鐵器,拿刀切,哇!茹毛飲血,一幫遠古先民!鋼琴,這東西在今天的中國家庭裡恐怕也不多見,大部分是父母逼著孩子學的,考完級就不再碰了,也就是有人來串門的時候彈個《可愛的藍精靈》;睡衣睡帽,中國人沒有穿這東西的傳統,睡覺還穿衣服?這不暴殄天物嘛!褲衩背心就好了,徹底解放更舒服!沒用,不要。英國產品在中國賣不出去,所以永遠出超,英國商人就怒了。怎麼辦?賣什麼呢?那就賣鴉片吧!在英國本土,鴉片是不能種植的,英國不產,印度產。東印度公司就在印度支持種鴉片。包括現在的金三角、緬甸的鴉片最初都是英國人種的。英國人一種,當地人也覺得種這個好,來勁了。

英女皇為何要開鴉片戰 ?

鴉片

英國東印度公司操縱著中國的對外貿易。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展開,工業資產階級越來越不滿由東印度公司操縱的壟斷性貿易,他們想直接參與對東方的貿易,1833年,議會又通過法案,取消該公司對中國的貿易壟斷權。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英商覺得鴉片是最有利可圖的商品,開始販賣。乾隆末年,輸入鴉片將近2000箱。嘉慶初年(1796年),增加到4000箱,嘉慶十六年(1811年),多至5000箱。道光十五年(1835年),增至30000箱,合紋銀1500餘萬兩,鴉片輸入的量如同飆升的溫度計,噌地一下就上去了。

當然,一定要明白,英國往中國走私鴉片,絕不是英國政府行為。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正當亞當?斯密發表《國富論》,自由資本主義發展,政府對經濟是不干預的。政府要是鼓勵商人賣鴉片,那英國實際上就成了最大的販毒集團。英國的散商,也叫港腳商人,是東印度公司以外的自由商人,他們多是鴉片走私販子,又是最早把英國的棉紡織品帶到中國市場的自由商人。港腳商人發展很快,已經強大到要求政府取消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的壟斷權,並最終達到目的。他們的貿易活動逐漸改變了由東印度公司和廣州商行所構成的壟斷性中英貿易格局,使其向著自由貿易的方向發展。在鴉片戰爭前,他們積極鼓吹對華戰爭,打開中國的大門,以擴大中英貿易,特別是其中的鴉片貿易。他們發現鴉片很好很強大,好東西應該大家一起分享,如果兄弟喜歡,可以都給你。這個東西果然好,魯迅先生都曰:洋人拿鴉片來治病,中國拿鴉片來當飯吃。中國從王爺到尼姑都抽鴉片,宮內太監也抽。皇帝在宮裡聞見鴉片煙的香味,定睛一看,太監躺在床上吞雲吐霧,抽鴉片呢。

英女皇為何要開鴉片戰 ?

抽鴉片

從17世紀末葉到19世紀中葉,印度、東印度群島同中國之間的貿易叫港腳貿易,這些商人叫港腳商,其中主要是經過東印度公司特許的從事貿易的私商。

英國商人強烈要求打開中國貿易大門的時候,大清皇帝被鴉片攪得焦心,清政府把重點放在禁菸上,反正我們用不著英國的東西,誰管你貿易。道光十八年(1838年),鴻臚寺卿黃爵滋建議重治吸食者:吸者一年內戒絕,過期不戒,普通人處死;官吏應照常人加等,除治罪外,其子孫不準參加科考。高級官員議論,21人反對,8人贊成。禁菸令壓根兒就沒什麼用,鴉片走私與煙毒屢禁不止。

抽鴉片可是高消費,當官的抽上了,靠工資支應不了,就得貪汙;當兵的抽上的話,就更麻煩了,該衝鋒陷陣的時候煙癮犯了,得躺地上燒一泡兒,這仗還怎麼打?抽食鴉片的結果是政府的財政收入和軍隊的戰鬥力受到嚴重影響。民國的時候,有的地方軍閥的戰鬥力很差,士兵被稱為“雙槍兵”,一杆步槍,一杆煙槍。

英女皇為何要開鴉片戰 ?

士兵

湖廣總督林則徐給皇上的奏摺裡面說:“鴉片流毒於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洩洩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興思及此,能無股慄?”林則徐每次想到這裡就大腿打哆嗦,股就是腿,慄就是抖。你說沒銀子沒兵皇帝幹個什麼勁?鴉片走私造成中國銀荒兵弱,政權的統治基礎不穩,因此皇帝很生氣,氣壞了的皇上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禁菸。

林則徐禁菸決心相當大,1839年3月林則徐抵達廣州後,即嚴正聲明:“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他在整頓海防,嚴拿煙販的同時,對外國鴉片販子也採取嚴厲的措施。不僅繳獲了人家外商的鴉片,還讓人家寫下保證書,保證以後來華,永不敢夾帶鴉片。如有帶來,一經查出,貨即沒收,人即正法。英國鴉片販子被迫交出20000餘箱鴉片,美國煙販交出1500餘箱鴉片。

英女皇為何要開鴉片戰 ?

林則徐

林大人繳獲鴉片後不肯作罷,隨即上演了中國近現代史上最激動人心的一幕,即人民紀念碑上第一幅浮雕 --- 虎 門銷煙,這一舉動可謂大快人心。要知道,不是燒煙,鴉片煙不能燒,一燒的話提純了。銷煙,即把鴉片集中於虎門的海灘,於高處築起圍欄,挖下長寬各15丈的兩個大坑,灌入海水並倒進生石灰,待水沸騰後投下鴉片,使之徹底銷燬,場面無比壯觀。

虎門銷煙給了英國出兵的藉口。英國商人遊說英國政府,強烈呼籲:政府要保護本國商人的利益。我們的貨物被中國政府給毀了,得讓他賠,得給那腐朽的帝國致命一擊,讓他們認識到我們大英帝國不是好惹的。為此,英國國會展開激烈的爭論,有英國議員說,如果我們為了鴉片而戰,英國不就成了武裝販毒集團了嗎?這事不能幹。

英女皇為何要開鴉片戰 ?

虎門銷煙

沒辦法,最後只好請維多利亞女皇御裁。維多利亞女皇宣佈,我們為自由貿易的原則開戰,不是為鴉片而戰。

自由貿易嘛,就是我的東西賣到你那裡,你就得買,你中國人不買的原因是政府閉關鎖國。我的貨都進不來,老百姓當然不買了。女皇認為,我的貨一進來老百姓就會買,她不認為老百姓沒有英國貨,一樣能夠衣食無虞。要掏錢的事老百姓不會幹,女皇意識不到這一點。在女皇的支持下,英國國會勉強以271:262,支持票比反對票僅僅多了9票的微弱優勢,通過了對華戰爭的提案,英國以維護自由貿易的原則為名決定對華開戰。

英女皇為何要開鴉片戰 ?

鴉片戰爭中的英國艦隊

就這樣,4000名東方遠征軍,16艘戰艦,540門炮,繞過半個地球,據說走了半年多,去進攻一個擁有4.1億人口、90萬正規軍的帝國。

明天小箋繼續帶你風騷看這場奇葩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