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異故事:老人去世,遺照睜眼

我一個同學的朋友的故事,姓鄭,男性。

他父親這輩哥四個,還有兩個姑姑,姓鄭這哥們是長孫,但不是長房長孫,因為他大爺只有個獨生女。

他爺爺是個小有名氣的書畫家,後輩兒孫可沒有專職幹這個的。

靈異故事:老人去世,遺照睜眼

他大爺還算不錯,業餘玩玩書畫,剩下那幾個只是寫字比平常人漂亮一點而已,所以他爺爺最疼他大爺。

那年他大爺去世了,平時他和大爺感情很一般(因為他大爺挺嚴肅的一個人),不過作為這一家的長孫,他任務還挺重。

他家是很傳統的,甚至可以說保有一些傳統的陋習,在他們這一輩看來屬於根本沒必要的。

晚上還要給守靈,這個哥們是那種特乖的孩子,陪他守靈的幾個堂表兄弟呢,覺得無聊提議打麻將。他不會,只好坐在一邊看著。太沒意思了,他想不如去走走。

他大爺樓下一過街就是個小公園,他跑到那去了,出來空氣就比在屋裡聞煙味好得多,他精神一振。到了小公園,天接近凌晨,除了他沒有人,他打算唱兩聲。

他這人內向,所以就矜持,唱著總怕人看見不好意思,所以邊唱邊左右打量,還真讓他看見了,離他不遠的凳子上,真坐著個人。

這人離他也就不到十米,為什麼開始沒看到呢?

靈異故事:老人去世,遺照睜眼

一來花園光線不好,二來這人坐的凳子和他之間隔著一株大樹呢,所以他走了幾步才看見。

這哥們有點不好意思了,住嘴不唱,順著花園遛遛吧。

社區公園,很小。沒幾分鐘就轉了一圈,回來看那人還坐在那,他覺得奇怪。

看身形那不是年輕人,一老頭坐那幹什麼呀?

正好他回來必經那人身邊,不如看一看。

那人低頭坐著呢,他走近了,想走過去,然後裝作轉回頭看月色,看看那人長什麼樣,沒想到離那人6,7步遠,那人主動回過頭來看著他,嚇得他扭頭就跑……坐著那人是他大爺。

用比博爾特還快的速度跑回去,進屋看見他大爺的屍首還在堂屋停著呢。

他喘了好幾口氣,沒敢說他看到的情景。

那幾個堂兄弟看他慌里慌張的樣子自然也問,他說沒事,那幾個人忙著打牌也就不管他了。

他獨自在屋角坐下,可是眼睛不由自主的瞟大爺的遺像,怪了,遺像的眼睛一直盯著他。

他怎麼變換角度都沒用。好在他看屍首沒變化,不然早就跑了。

第二天他藉口病了沒來。

可是晚上下班在自己家,正做著玩電腦呢,忽然看見門口人影一閃。

他嚇壞了。因為父母都在大爺家幫忙,家裡就他一人。

壯著膽子當什麼都沒看見。

咬著牙繼續玩遊戲。到底心虛,左右瞟。什麼都沒有,放心了。

一會遊戲玩到一個階段,這時候電腦屏幕是黑的。

屏幕上映出背後一個人站著:他大爺。

小鄭嚇得鞋都沒換就跑出來了。

人在崩潰的時候最想的就是爹媽,所以雖然大爺家讓他害怕,他還是去了。

到那一看奇怪呀。

什麼呢?

平時晚上長輩都在樓上,靈棚裡只有幾個晚輩守靈。

今天一個晚輩也沒有,只有兩個姑姑姑父和他一個小叔小嬸。

剛才說他是乖孩子,看到長輩要過去打招呼,打完招呼知道大人說話他不該旁聽,就要上樓,被他姑姑叫住了,說有句話,你爸不好意思說,回頭要你說。

小鄭問什麼呀?

他小叔接過來“你知道你爺爺一輩子存了不少字畫,走的時候有遺囑(口頭的,不過後輩都承認)這些字畫都得留在鄭家。

所以你看,你爺爺那麼疼你姑,到底一副也沒給他。

靈異故事:老人去世,遺照睜眼

分家的時候,是我們哥幾個分的。

你大爺沒兒子,本來也沒有他的份,可是他特喜歡你爺爺一副XX的畫(不是大名家,擱現在出手大概值十幾萬),你爺爺偏心疼他,跟他約法三章:日後他要是有了兒子,這幅畫就算給他。

若沒有兒子,他死了就給你,你是長孫。你爸不好意思說。

等過了這事,你和你大娘說。就說你爺爺的意思,我們都知道”

小鄭才明白他大爺為什麼一直盯著他。

上樓把這話和他父母說了。

他爸說“你爺爺是有過這話,可是你大爺一輩子最喜歡這幅畫,走以前還看著捨不得,我不好張嘴。我的意思,不是給他買了墓地嗎,陪葬吧。

也不算落到外人手裡。”

後來別的長輩,除了大爺這一房都同意他爸的意見

小鄭覺得不好,蔫人出豹子,等到火葬完,在酒店大娘答謝親友的時候,說到這幅畫了。

他爸先起來表態,把意思一說,大娘臉色很難看。

這時候小鄭站起來了, 說:“按說這幅畫,算是我爺爺留給我的對吧。”

大娘說你拿出遺囑來就算你的。

一聽就是大娘不想認這事了。

他小叔站起來要吵,小鄭勸,說我就說一句。

大家聽他說,小鄭說“要說按常理,大爺的東西應該歸姐姐。

要說按爺爺的遺囑,這東西是我的,我也不懂,也想送給我姐姐。

我爸說給大爺陪葬那可惜了。

靈異故事:老人去世,遺照睜眼

要說九泉之下讓大爺能看到,掛在姐姐家,大爺清明啊七月十五的回家拿錢也能看到。”

他姑還要爭,但是當事人小鄭這意見說出口,當著那麼多親友,也爭不回來了。

三天以後去圓墳,他家所有和他大爺有血緣關係的人都做了同一個夢,夢見他大爺在自己家,揹著手,一直看那幅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