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死後他欲殉國,被僕人救下後怒罵爾等誤我,接著又喝下砒霜

國家滅亡,皇帝以死殉江山,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事,畢竟那是他自家的基業。而作為臣子,盡忠的方式有很多,但如果能夠隨皇帝一同死,那是忠到極致的表現,例如明朝滅亡時就有不少這樣以身殉國難的忠臣,也因為他們的錚錚鐵骨註定要千古流芳。這些當中,尤其是一個叫施邦曜的人讓筆者肅然起敬。

崇禎死後他欲殉國,被僕人救下後怒罵爾等誤我,接著又喝下砒霜

此人是明朝的四朝老臣,他在萬曆四十七年中進士,經歷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四朝。由於中進士之後一年,明神宗就駕崩了,加上明神宗的兒子明光宗也僅僅只做了一個月的皇帝就因為紅丸案殞命。這一年時間中,皇位一下子從爺爺輩傳到了孫子明熹宗的手中。到了明熹宗即位後,由於對木匠活的熱愛,很少會過問朝政,加上當時的宦官魏忠賢和明熹宗奶孃關係的緣故,明熹宗對魏忠賢十分寵信,將大權都交由魏忠賢接管。

崇禎死後他欲殉國,被僕人救下後怒罵爾等誤我,接著又喝下砒霜

所以,當時很多人都改投門庭,為了能夠獲得升遷,對於魏忠賢都是極盡討好,可獨獨施邦曜不吃這一套,他心裡本就恨透了這等閹宦禍國的嘴臉。施邦曜因為不肯依附魏忠賢,在官場生涯上過的異常艱難,處處受到閹黨的刁難,可這還不能解了魏忠賢的心頭之恨,為了打壓他,魏忠賢將他調到了南方的漳州去當知府。

崇禎死後他欲殉國,被僕人救下後怒罵爾等誤我,接著又喝下砒霜

在漳州期間,施邦曜一直為政清廉,過程中還發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當時,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剛歸順朝廷,對於掌管漳州地界的施邦曜自然要討好一番,所以他給施邦曜送了一個琥珀鑲邊的黃金,施邦曜很愉快的收下了這個禮物。可是,到了第二天施邦曜又命人將禮物還了回去,理由是,這件東西太貴重,我之所以收下是因為喜歡這件東西,之所以還給你,是因為這件東西太貴重,我欣賞一晚就夠了。因此,號稱海上霸王的鄭芝龍都對施邦曜的為人十分敬佩。

卸任漳州知府以後,施邦曜又去了四川,在當地擔任按察使。由於他對山水情有獨鍾,有人就邀請他去峨眉山遊玩,但是施邦曜拒絕了。他認為,當官的時候去遊玩,下屬趁機奉承不說,還勞民傷財,切不可讓此風盛行。如果要遊玩的話,等以後退休在家時,有的是機會呢。可是,施邦曜再沒有沒有這個機會了。

崇禎死後他欲殉國,被僕人救下後怒罵爾等誤我,接著又喝下砒霜

因為政績突出,施邦曜很快又獲得升遷回到了京城,可當時的明朝早已經遍地狼煙,農民起義更是如火如荼。公元1644年,李自成領導的大順軍攻入了京城,崇禎皇帝也在皇宮後面的煤山上自盡。聽聞君王死訊,施邦曜悲痛萬分,他說道:“慚無半策匡時難,惟有孤忠報國恩。”隨後也上吊自盡,他的僕人發現後趕忙救下施邦曜,等到施邦曜醒來時卻大罵他的僕人說道:“爾等誤我!”當即命僕人去買了砒霜又喝了下去,這一次他再也沒有醒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