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售處方藥還沒放開,藥房託管已先收緊!有些企業都退出了

网售处方药还没放开,药房托管已先收紧!有些企业都退出了

近日,“網售處方藥即將放開”的消息再次傳出,即允許藥品零售企業通過網絡銷售處方藥,但應當具備與醫療機構電子處方信息實時共享、互聯互通的條件,確保處方真實、可溯源。

而與此同時,上海、青海、武漢多地陸續叫停藥房託管,步長製藥、九州通等紛紛退出藥房託管業務。

一方面在鼓勵處方外流,另一方面卻對藥房託管持續收緊?這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网售处方药还没放开,药房托管已先收紧!有些企业都退出了

創意圖片 / 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網售處方藥即將放開?

2014年5月,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並公開徵求意見後,關於網售處方藥能否放開、何時放開等問題,已經出現了多個猜測版本,但政策層面一直未鬆口。近日,多家媒體報道,國家藥監局擬公佈“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

根據網傳的版本,藥品零售企業將可以通過網絡銷售處方藥,並且藥品網售平臺可以展示處方藥信息,藥品零售企業應當具備與醫療機構電子處方信息實時共享、互聯互通的條件,確保處方真實、可溯源。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處方藥市場佔藥品終端消費市場85%以上的份額,規模達到千億級別,但基本80%左右通過醫院渠道銷售。業內普遍認為,網售處方藥一旦放開,處方外流市場規模定會超過千億。

在第三方醫藥服務體系麥斯康萊創始人史立臣看來,部分從業人員高興為時尚早,“此次盛傳的政策落地,更多還是在解決醫療機構處方外流的問題,即患者能夠拿到醫生開具的處方進行購藥,並解決醫院和藥房的對接,能夠方便患者就近買藥,安全用藥。藥店可以在網上進行展示,具體的購藥形式應為網訂店取或網訂自取。這跟網售處方藥的放開完全不是一回事。”

各方爭相佈局數千億市場

其實,近幾年來,政策層面一直在鼓勵處方外流。

  •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明確提出,將採取多種形式推進醫藥分開,禁止醫院限制處方外流,患者可自主選擇在醫院門診藥房或憑處方到零售藥店購藥。

  • 2017年1月24日,《關於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提出,醫療機構應按藥品通用名開具處方,並主動向患者提供處方。

  • 2018年4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措施,探索醫療機構處方與藥品零售信息共享等。

與此同時,在招投標壓力和藥佔比等因素的影響下,公立醫院對藥品採購方式也更加嚴苛,這無疑嚴重擠壓了處方藥在院內的生存空間。艾美仕市場研究公司(IMS)的一項數據也顯示,2015年處方藥市場三大渠道(醫院、零售藥店、第三終端)佔比分別為77%、10%及13%。預計到2018年,處方外流將為零售藥店帶來超過2500億元的增量。另有數據顯示,到2020年,處方藥院外市場總容量將超過4000億元。

網售處方藥的消息還未確認,各方已經開始佈局。近日,中國醫藥商業協會、百洋醫藥集團與大參林、一心堂、老百姓、益豐等16家全國主流連鎖藥店聯合簽約,就處方共享平臺與智慧藥店整體解決方案達成深度合作。未來,全國數百家醫院和藥店將實現處方信息互聯互通,信息共享。

各地藥房託管政策漸收緊

值得關注的是,政策一方面在鼓勵處方外流,另一方面卻對藥房託管持續收緊。今年6月,上海市衛計委發佈《關於本市醫療機構進一步加強藥事管理推動藥學服務轉型發展的通知》,明確公立醫院“不應與有關企業開展藥房‘託管’或類似業務合作”。稍早前,青海、山東、廣東、湖北等省份也都出臺了相關文件,規範或禁止藥房託管行為。

藥房託管也一直爭議不斷。2014年,繼託管廣東10家醫院藥房後,康美藥業又與吉林省通化市政府簽署獨家、排他性託管藥房條款,根據雙方簽訂的為期15年的、45家《公立醫院藥房託管合作協議》,雙方決定建立通化市公立醫院藥房託管合作關係,通化市人民政府將通化市轄區的45家公立醫院藥房,整體分兩批交康美藥業進行獨家統一託管。康美藥業在通化市設立醫藥商業公司,負責醫院藥品的物流配送。當時就有業內人士指責,康美藥業與通化市政府此行為,違背了“公平競爭、市場化”的精神。

康美藥業本月初剛剛公佈的投資計劃中有關智慧藥房部分,也被指在醫院藥房所有全部發生變化的情況下,通過契約形式將藥房交給經營管理能力較強的醫藥企業,仍脫不開藥房託管之嫌。7月4日,新京報記者就此事致電康美藥業,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部分企業抽身或調整模式

面對各地藥房託管政策收緊,部分企業紛紛退出。

儘管國藥控股2017年年報顯示,其下屬公司國藥股份通過非公開發行籌集約人民幣10.3億元,主要用做醫院供應鏈延伸項目、社區醫院藥房託管項目、醫院冷鏈物流系統項目以及信息化建設項目,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早在各地政策出臺之前,國藥就已開始著手從藥房託管業務中抽身。

步長製藥6月20日的公告也顯示,將以不超過人民幣1億元投資九州通醫藥集團湖北醫藥有限公司,且擬將原議案中的醫療機構藥房託管業務模式(包括藥品、耗材、中藥等集中配送等)調整為專業藥房業務模式(包括院內專業社會藥房、DTP藥房、院邊藥房、院邊門診等)。

史立臣分析,政策層面開始叫停藥房託管,一方面,這可能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利益輸送,“跟醫院自有藥房沒有本質區別。”另外,藥房託管、指定藥房等都可以視為“應對”國家醫藥政策的“方法”。另外,康美藥業在藥房託管方面投入的資金並沒有用於購買固定資產等,而是主要用於取得託管權,“政策層面生變,投入的錢很可能就打水漂了。”

採寫 /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創意圖片 / 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好文推薦

本文為趣健康(ID:xjbjiangkang)原創內容

歡迎朋友圈分享

网售处方药还没放开,药房托管已先收紧!有些企业都退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