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說這句話的不是薛寶釵,而是魯迅。乍看之下,這話說得沒人性,說得鐵石心腸。之所以放在薛寶釵的後面,是因為它多少說出了寶釵的心聲。

薛寶釵: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小戲骨 寶釵

這句話出自魯迅《而已集》的最後一篇《小雜感》,整段文字是這樣的:

“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當然,魯迅可能一樣冷漠,我並不是要為寶釵找藉口。人們更願意理解簡單的事情,勝過去理解那些複雜的事情。單純、善良、熱心、富於同情——多麼美好的品質,希望全天下的人都能變得如此。但是,這可能嗎?

也有人願意理解薛寶釵,比如給我印象最深的詩人顧城的評價:

“她知道生活毫無意義,所以不會執留,也不會為失敗而傷心;但是她又知道這就是全部的意義,所以做一點女紅,或安慰母親,照顧別人。她知道空無,卻不會像寶玉一樣移情於空無,因為她生性平和,空到了無情可移。她永遠不會出家,死,或成為神秘主義者,那都是自憐自艾之人的道路。她會生活下去,成為生活本身。”

還有一句,說得更乾脆:

“她看黛玉倒是較寶玉為重。其實她又何嘗看得上寶玉。”

無論寶釵是否看得上寶玉,我想,人性總該複雜些吧。不然,幾千年的人類文明在一頁白紙上就可以寫完,我們可以跟大街上遇見的每一個人相愛,藝術與哲學將喪失它的意義,而《紅樓夢》也就喪失了它的豐富和深刻。

再說了,如果我們連寶釵身上的一點“無情”都不能理解,那誰又來理解我們呢?

薛寶釵: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第66回寫尤三姐自刎、柳湘蓮出家,

是如火如荼的一篇文字。

第67回開篇,薛姨媽與寶釵談起此事,

寶釵卻表現得無動於衷,非常冷漠,

這讓讀者產生了極大的心理落差。

寶釵用一句“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草草帶過此事。

在她看來,這種事情在生活中難免會發生,

這也是天生命定,“只好由他罷了”。

清代學者對寶釵的無情有很多批評。

例如陳其泰評:“寶釵真是無情之尤,於此可見一斑。”

又說:“於乃兄救命之恩,淡焉漠焉,

而急於酬夥計之勞,寶釵真是世故中人。

……夫尤柳之事,乍聞之無不驚怛嘆惋者,人情也。

懵若不聞,尚可與之言情乎?”

對寶釵的理解和評價,是紅學界的一大難題。

前人的那種二元對立的思維

讓我們對寶釵有很多苛刻的看法

但隨著年紀增長,我個人越來越能理解寶釵了。

推薦大家去看看兩位老師的文章,

一位是北京語言大學的周思源老師,

另一位是臺灣大學的歐麗娟老師。

他們對寶釵這一人物的評價,稱得上客觀公允。

歐麗娟老師在《薛寶釵論》中提出,

在談論寶釵的時候,

可以把金釧死亡事件和尤柳事件結合起來看,

因為在很多讀者眼裡,這涉及寶釵的兩大罪狀,

兩件事情的性質是同一的。

寶釵的想法,

其實是基於一種“以生者為優先”的價值排序。

很久以前,孔子就曾說:“未知生,焉知死?”

這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種世俗人文主義。

人死了之後那種無謂的傷感,在寶釵看來意義不大;

活著的人怎麼過日子,才是她關心的。

所以她讓薛蟠別忘了酬勞夥計,因為大家幹活不容易;

至於尤三姐和柳湘蓮的悲劇,那是他們的命,

活著的人對此也沒有辦法。

薛寶釵: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如果我們總要站在道德制高點去進行評價,

對寶釵來講其實並不公平

歐麗娟老師的理解,應該是符合曹雪芹原意的。

臺灣漫畫家朱德庸先生曾出過一個漫畫集,

名叫《什麼事都在發生》。

在生活裡,這邊是喜劇,那邊是悲劇。

不是當事人,我們很難真正進入那個情境,

設身處地地去體會別人。

我們只能顧自己的生活,這是人之常情。

尤三姐自殺的故事,是讀者看到的,寶釵並沒有看到,

我們很難要求她一定要表現出悲傷。

寶釵的反應,是從她一貫的思維出發的:

死的人死了,活人的生活還要繼續。

說她是“無情之尤”有失公允,

我們應以“

平情之論”論之。

薛寶釵: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寶釵把薛蟠帶回來的禮物分放給大家,

給黛玉送的比別人更多,實際上因為她們感情好嘛。

清代評點家張新之對寶釵有很大意見,

不管寶釵做什麼,他都用陰謀論來看她。

他說寶釵給黛玉送禮物目的不純,

最終目的是為了讓黛玉傷心,想害黛玉。

大家知道什麼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吧?

我們絕對不能認同張新之這種看法。

曹雪芹對襲人的評價是“賢襲人”,

我們現在認為是封建時代的“賢襲人”。

王崑崙先生在《紅樓夢人物論》裡,

對襲人的評價比較負面,

他說襲人是反林詠薛那一派的。

有人提出“襲為釵副,晴為黛影”,

這是現代人的解讀,是二元對立思維的表現。

現實生活非常複雜,

是不是因為襲人的思想觀念更接近寶釵,

她就一定和林黛玉關係不好呢?不是的。

襲人和黛玉的關係是非常親密的

比如第31回,黛玉拍著襲人的肩笑道:

“好嫂子,你告訴我。必定是你兩個拌了嘴了。

告訴妹妹,替你們和勸和勸。”

又說:“你說你是丫頭,我只拿你當嫂子待。”

襲人為寶玉掏心,說:

“林姑娘,你不知道我的心事,

除非一口氣不來死了倒也罷了。”

林黛玉笑道:“你死了,別人不知怎麼樣,

我先就哭死了。”

第67回裡,寶玉要找襲人去安慰黛玉,晴雯說:

“襲人姐姐才出去,聽見他說要到璉二奶奶那邊去。

保不住還到林姑娘那裡。”

這句話很值得重視,說明襲人經常去看望黛玉。

黛玉和襲人的關係非常親密,

黛玉和寶釵之間,也絕不是對立的關係

薛寶釵: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第45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

黛玉和寶釵的關係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寶釵發自內心地關心黛玉,

而黛玉也承認了自己從前的不對。

從此以後,薛姨媽也把黛玉當女兒看。

好多人用陰謀論來分析:

薛姨媽來了賈府為什麼不走了?

寶釵的目的,就是想當寶二奶奶。

——這些評論都聽不得。

所謂“山中高士晶瑩雪”,

說明寶釵不是一般人,絕不會那麼低下。

人們對《紅樓夢》的研究發展到今天,

公允程度已經比從前提高了很多。

但要想更加徹底地理解它,

我們必須要有更加深厚的知識積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