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生活中的儀式感,你試過盲品米飯和巧克力嗎?

所谓生活中的仪式感,你试过盲品米饭和巧克力吗?

當一瓶瓶包裹著銀色錫紙的葡萄酒上桌,

懂經吃喝的你必定知道這是一場盲品酒局。

當裝在統一鐵罐裡的茶葉一字排開,

偶爾把自己包裝成茶道小達人的你,或許可以通過香氣和茶湯,喊出金駿眉的名字。

但是——

你試過盲品米飯和巧克力嗎???

所谓生活中的仪式感,你试过盲品米饭和巧克力吗?
所谓生活中的仪式感,你试过盲品米饭和巧克力吗?所谓生活中的仪式感,你试过盲品米饭和巧克力吗?

巧克力:看、摸、聽、聞、嘗

和葡萄酒盲品需要遮蔽酒標的“徹底盲”不同,巧克力的“盲品”其實屬於“半盲”。

我們在日前由百樂嘉利寶(Barry Callebaut)舉辦的巧克力品鑑會上,就和46位中外主廚、糕點師一起,用看、摸、聽、聞、嘗的方法,進行了一場巧克力盲品。(注:總部位於瑞士蘇黎世的百樂嘉利寶,是一家世界領先的高品質巧克力和可可產品製造商)

所谓生活中的仪式感,你试过盲品米饭和巧克力吗?

帶領這場品鑑的是百樂嘉利寶全球研發感官方法論經理Renata Januszewska女士,她的工作就是研究可可和巧克力的感官體驗,從而讓巧克力可以通過同一種語言,向人類世界表達自己錯綜複雜的口感及風味。

所谓生活中的仪式感,你试过盲品米饭和巧克力吗?

(Renata Januszewska女士和她的巧克力感官輪)

據悉,耗時多年研發,Januszewska女士已成功開發出消費者巧克力感官輪 (Consumer Chocolate Sensory Wheel),其中包含 87個描述符,廣泛覆蓋巧克力的口感、質地和香味。

按步驟,巧克力的盲品分作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味覺五個部分:

所谓生活中的仪式感,你试过盲品米饭和巧克力吗?

視覺(看):通過觀察巧克力的顏色,能初步判斷它是白巧克力(乳白色)、牛奶巧克力(淺褐色)、黑巧克力(深褐色)還是紅寶石巧克力(紅寶石色)。但較顏色更為重要的是巧克力的光澤度,通常優質巧克力的表面整潔、光滑,遇單束強光有折射效果。

觸覺(摸):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巧克力片,進行適度揉搓,可以感受到巧克力的軟硬度、融化速度。牛奶含量越高的巧克力,融化地越快。

聽覺(聽):此時不妨閉上眼睛,將巧克力片貼近耳朵,用雙手將其掰斷,從碎裂一瞬間發出的聲音清脆程度,也可以判斷巧克力的可可含量,通常可可含量越高的巧克力,脆裂聲越發清脆。

所谓生活中的仪式感,你试过盲品米饭和巧克力吗?

嗅覺(聞):這一步驟類似於聞酒香和咖啡香。將巧克力貼近鼻子,聞其香氣,可以感受——1)可可香氣的強度,2)蜂蜜、香草、柑橘、花香等香氣的結合。單一產地的巧克力,會具有很明顯的嗅覺特色。

味覺(嘗):這最後一環,或許是最令人期待的,畢竟對於巧克力的喜愛是大多數人的共同興趣。將巧克力放入口中進行品嚐,讓巧克力在口中慢慢融化,感受它在口腔裡的最終呈現是否與視覺、觸覺、聽覺、嗅覺的反饋一致。Ps:還不妨進行一個有趣的實驗:捏住鼻子,關閉嗅覺對於味覺的影響,確保純粹的味覺體驗。

所谓生活中的仪式感,你试过盲品米饭和巧克力吗?

米飯:彈性、香味、粘度、光澤、回甘

如果說巧克力還可以根據顏色進行初步的盲品判斷,那麼色差極其微弱的白米飯,可是難倒了不少進行米飯盲品的人們。吃了那麼多年的米飯,它們的區別究竟在哪兒?

所谓生活中的仪式感,你试过盲品米饭和巧克力吗?

在上海豐盛裡新開的米飯主題餐廳嗑米,我們就進行了一輪米飯盲測:

盛放在黑陶釜裡的6種單品釜飯,分別用的是越光(遼寧丹東)、

京西(北京海淀)、稻花香(黑龍江五常)、生拔(日本山形縣)、七星(日本北海道),以及其中三種米經過特殊處理混合後的“特調米飯”……

所谓生活中的仪式感,你试过盲品米饭和巧克力吗?

(當日盲品5種單品釜飯的維度圖)

你猜結果怎麼這?沒有一款是猜對的……

原因,或許正是米飯作為中國人的日常主食,就像陽光、空氣、水一般稀鬆平常地存在著,以至於我們很少像研究舶來品(葡萄酒、咖啡)一樣從本質上去了解過它們。

例如諸多高品質餐廳都會使用的稻花香、越光,大家只是覺得好吃,但極少用維度的方式去分析它。但從維度分析表上卻可以明顯地看出:稻花香的香味比越光濃郁很多,黏度和光澤也更勝,而越光的個性則落在清香Q彈,更適合與菜餚進行結合。

所谓生活中的仪式感,你试过盲品米饭和巧克力吗?

正如餐廳誕生的初衷,這場盲品讓更多人瞭解到不同米飯的獨特個性。嗑米創始人之一,來自寶島臺灣的美食家高文麒先生告訴我們:品鑑米飯,首先要觀察它的米粒飽滿程度和光澤;接著在入口初始感受米飯的香味、彈性和粘度;同樣重要的是,讓米飯在唇齒間多咀嚼幾次,這樣米粒的甜度和香氣才能充分地釋放;最後體會它的回甘。

如此具有儀式感的吃飯方式,可謂是對米飯最大程度的尊重。

所谓生活中的仪式感,你试过盲品米饭和巧克力吗?

(煮米過程中的攪米步驟)

尊重米飯的,除了餐廳“單品釜飯”的呈現方式,還在於挑選、烹煮過程中的細緻和嚴密,挑選幾點來說:

  • 每一個品種的米,都有最為合適的生長環境;

  • 脫殼後45天之內的新米,自然比陳米好吃;

  • 好米要顆粒完整、透明、不要有白腹(既米粒中常見的白點)

  • 米要洗乾淨,口感才會清爽;

  • 是否需要浸泡,視米種的密度、含水量決定;

  • 用中性水、軟水煮米為佳,水溫在15度以上……

所谓生活中的仪式感,你试过盲品米饭和巧克力吗?

(眷村牛肉湯飯)

所谓生活中的仪式感,你试过盲品米饭和巧克力吗?所谓生活中的仪式感,你试过盲品米饭和巧克力吗?

經過這些嚴苛的處理方法,在黑陶釜裡的米飯才會呈現出自身的最佳狀態。此時再回過頭去對照著“米卡”分析它的香味、彈性、粘度、光澤、回甘,或許能打開你對於米飯認知的新世界。而對於純粹想吃一碗好飯的人來說,餐廳的特調米飯、鵝肝牛排飯、湯飯組合,能夠提供一份治癒、落胃的味道。(地址:上海市靜安區茂名北路豐盛裡265號

撰文-襪子

所谓生活中的仪式感,你试过盲品米饭和巧克力吗?

以上內容來自:

《週末畫報》全新美食&美酒公眾平臺“iTast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