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規模最大的四合院建築羣,鼎盛時期達2700餘間房,現存240間

“黃縣房、棲霞糧、蓬萊淨出好姑娘”這一首民謠,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流傳在富饒美麗的膠東半島。其中的黃縣房所指的就是位於膠東半島煙臺市龍口的百年老宅——丁氏故宅。它是清代乾隆年間“丁百萬”家族遺留下來的宅居,居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其在鼎盛時期達到2700多間房屋,佔據了當時大半個黃城,先存房間也有240餘間。即使是與當時紫禁城的王府相比,也好不損色,是膠東四合院式建築的典型代表,堪稱清代建築藝術的精華。

中國規模最大的四合院建築群,鼎盛時期達2700餘間房,現存240間

中國規模最大的四合院建築群,鼎盛時期達2700餘間房,現存240間

丁氏故宅顧名思義就是丁氏家族的古宅院。在清朝初期黃縣首富丁百萬家族所建的府邸,在當時丁百萬是黃縣遠近聞名的富豪,最生意是一把好手。起初以經營當鋪和錢莊起家,在清朝康熙年間發家致富,逐步成為黃縣當時的首富。丁氏家族發跡之後,廣招能工巧匠在黃縣縣城裡修建宅第,規模宏大,鼎盛時期房間多達2700多間,為清代典型的四合院建築群。

中國規模最大的四合院建築群,鼎盛時期達2700餘間房,現存240間

中國規模最大的四合院建築群,鼎盛時期達2700餘間房,現存240間

丁氏故宅是目前中國規模宏大、舉世聞名、保存較好的“四合院”式建築群,屋坐西朝東,為典型北方傳統的硬山式磚木結構。現存的丁氏故宅古建築群僅存240餘間房屋,每個大院由五進四合院組成,以中軸對稱佈置和擴展,給人以莊重、穩定的感覺。

中國規模最大的四合院建築群,鼎盛時期達2700餘間房,現存240間

中國規模最大的四合院建築群,鼎盛時期達2700餘間房,現存240間

丁氏故居由愛福堂、保素堂、履素堂、崇儉堂四路和漱芳園私家園林組成。整座古宅以每條路的中軸線對稱佈局,五進四合的院落。主體建築做工相當之精細,即使在建築材料選用上也是極其的考究,無論是隔扇門窗的細節,還是雕樑畫棟的處理,疏密得當,渾然一體,古樸大方。故宅堪稱民居建築藝術的精華,1996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規模最大的四合院建築群,鼎盛時期達2700餘間房,現存240間

中國規模最大的四合院建築群,鼎盛時期達2700餘間房,現存240間

經過一系列的修繕,依稀可辨當年丁氏故宅宅第林立的景象,1985年八月古宅被龍口市政府定為博物館,並對公眾開放。故宅藏有文物1.4萬件,三級以上文物160餘件。故宅內有復原陳列、丁佛言紀念館,設客廳、花廳、臥室、書房、私塾、當鋪、車轎房、賬房和民俗等20個展室。

中國規模最大的四合院建築群,鼎盛時期達2700餘間房,現存240間

中國規模最大的四合院建築群,鼎盛時期達2700餘間房,現存240間

丁氏故宅,國之瑰寶,是目前中國規模宏大、舉世聞名、保存較好的“四合院”式建築群,體現了膠東地區的民俗風情,展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歷史文化。每一個慕名而來的探訪者,無不為其建築規模的宏偉氣勢、建造工藝的精湛考究、濃厚的膠東民俗文化而歎為觀止。

中國規模最大的四合院建築群,鼎盛時期達2700餘間房,現存240間

中國規模最大的四合院建築群,鼎盛時期達2700餘間房,現存240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