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的奇女子,独孤求败悟了一生的境界,她一出场便有了

有人说金庸小说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那就是朝代越早武功越高,仔细分析确实有那么几分道理,而金庸大师的所有著作中,很多人认为所写时期最早的是《天龙八部》,其实还有一部更早的短篇小说名为《越女剑》,背景是在春秋时期。

金庸笔下的奇女子,独孤求败悟了一生的境界,她一出场便有了

书中的“阿青”是一位越国的乡间女子,一位放羊姑娘,年不过十八,瓜子脸,身材苗条,可以看出来是一位典型的美女,书中描述阿青弱质纤纤,声音娇嫩清脆,天真烂漫言语像个小孩子一般,常年生活在深林之中,成长与无人之地,故而为人直率,有什么说什么,即使是面的范蠡这样的越国大官也不讲任何礼数。

金庸笔下的奇女子,独孤求败悟了一生的境界,她一出场便有了

故事发生在越国被吴国打败之时,越王勾践忍辱负重,顺从吴国并献上美女西施,吴王夫差派八名青衣卫士来送宝剑,以比剑的名义试探越国的实力,结果自然是越国一败涂地,比试中有八人被杀,包括范蠡在内的众人都无计可施。

事后吴国的来使在越国接头作恶,此时的阿青才出现,只因这群“不长眼”的杀了她的一头羊,阿青第一次出手便惊讶了众人,惊艳了范蠡,只见其抬手只是四招便戳瞎了两人的眼睛,在八名高手的围攻之下施展精妙剑术,八人手中兵刃全被击落,从始至终她手中拿着的兵器竟然死一支竹竿!

金庸笔下的奇女子,独孤求败悟了一生的境界,她一出场便有了

此处不得不做个对比,许多人认为独孤求败是是金庸小说中最厉害的人物,因为他是在金庸众多武侠小说中唯一被提到的无敌于天下的高手,而且在独孤求败虽然有其名,但在小说的人物中并为出场过,是只存在传说中的人物,有关其描述大多出现在“神雕侠侣”一书中,就连其名字都能遗言看出这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金庸笔下的奇女子,独孤求败悟了一生的境界,她一出场便有了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物,也是在晚年才领会到无招胜有招的精髓,草木棍棒皆可为剑的境界,而阿青只不过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一出场便以竹竿为剑,一出场就达到了这种境界,而且从始至终她用的始终是这么一根竹竿。

范蠡请阿青教越国的士兵练剑,四天时间,阿青先后与越国精挑细选的八十名剑道高手切磋,竟没人能挡住她三招,更神奇的是阿青的“师傅”竟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白猿,此处的设定可谓是点睛之笔,人又岂能教出阿青这样的徒弟?白猿每次以竹棒刺阿青,阿青在抵挡中学会反击最终练就天下无敌的剑术,虽说“教”她剑术的白猿,但笔者认为这白猿正是代表了自然,只有出自天地,出自自然的剑术才会造就阿青这样的奇女子,当然这也表现出阿青自身奇异的天赋。

金庸笔下的奇女子,独孤求败悟了一生的境界,她一出场便有了

后来阿青不辞而别,八十名剑士一招一式都没学会,但只凭记忆中的迷糊捕捉的影子教授于越国战士,从此越国的剑术便天下无敌,此处即便夸张,也足以说明阿青剑法绝对无人可比,后来金庸的小说中也出现多使“越女剑”之人,可以想到这里的“越女剑”应当是从八十名剑士那传下的,但对于阿青来说连皮毛都算不上。

越国凭借精锐之士三年后一雪前耻,将吴国灭国,范蠡找到了西施,原来二人早就认识而且互相钟情,范蠡只是出于无奈将其献出,二人团圆本事件好事,但此时的阿青又出现了。

金庸笔下的奇女子,独孤求败悟了一生的境界,她一出场便有了

范蠡是带着一千精锐进到的娃宫,而阿青突然闯入要杀了西施,原来她已经爱上了范蠡,一般人很难理解阿青为何要杀西施,其实这点正表现了她敢爱敢恨,想什么做什么的本性,当然西施并没死,阿青拿着一根竹棒,一千人根本无法抵挡,这可是结结实实的一千人!蚂蚁多了还能咬死象,但阿青就像一个无惧的神仙,一根竹棒最终放在了西施的胸口,直到此刻她才发现西施的美貌,黯然破窗而去。

金庸笔下的奇女子,独孤求败悟了一生的境界,她一出场便有了

由此可以看出,阿青不仅仅是金庸武侠中武功第一的奇女子,甚至可以说是武功第一人,不管是其性格还是其它,都是令人敬佩和向往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她才不到十八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