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颱風沒來 安徽近期爲何「高燒不退」?

入汛以來,我省平均高溫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4.9天,主要集中在出梅以後

說好的颱風沒來,不想要的高溫卻在持續。

7月25日上午9時半,合肥市芙蓉路菜市場門口,進出買菜的顧客個個滿頭大汗。 “太熱了,出來買趟菜恐怕要淌兩斤汗。 ”60多歲的秦阿姨手腕上纏著條毛巾,邊走邊擦汗。

當日11時10分,省氣象臺將高溫預警信號由黃色提升為橙色,指出24小時內沿淮淮北和江南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7℃~38℃,局部可達39℃。

省氣象臺統計數據顯示,入汛以來(5月1日至7月22日),我省平均高溫日數為12.2天,較常年同期偏多4.9天,為2010年以來同期最多,高溫日主要集中在出梅以後的7月12日至22日。

“今夏到目前為止,我省高溫日數多且集中、範圍廣、強度較大。”省氣候中心總工程師田紅介紹,持續晴熱高溫少雨使我省旱象露頭並迅速發展,目前淮北北部、江淮之間西部及沿江江南東部出現輕到中等氣象乾旱。

7月12日,沿江江南有24個市縣最高氣溫超過35℃;13日後高溫範圍擴大至全省,強度加強,其中15日、18日至20日有超過70個市縣最高氣溫超過35℃,18日至20日分別有13個、28個、34個市縣超過37℃,最高績溪39.4℃。

從入汛以來高溫日數空間分佈上看,淮北西北部及江南大部14~20天,大別山區南部及江淮之間東部2~8天,其他地區9~13天。從高溫綜合指數來看,全省有60個市縣高溫強度在3~4級之間,屬於中等偏強的強度。

梅雨期較短,颱風“爽約”,副熱帶高壓持續影響造成“高燒不退”

為何今夏“高燒不退”?

氣象專家把原因歸結為強盛的副熱帶高壓影響。 “與往年相比,今年長江中下游的梅雨期較短,副熱帶高壓從7月上旬便開始持續影響我省。 ”田紅介紹,出梅後副高強而穩定,我省在其控制範圍內,天氣晴好、太陽輻射強,導致氣溫持續攀升,而城市化又進一步放大了熱島效應。

氣象專家指出,往年受颱風影響,副熱帶高壓會撤退或斷裂,導致高溫天氣暫告結束,迎來降溫和降水天氣。但今年截至目前,對我省有較大影響的颱風幾乎沒有,因此我省連續高溫就在情理之中了。比如最近登陸的颱風“安比”並沒有按原先預報路徑發展,“完美繞過”了安徽,擦肩而去,期待中的降溫降雨也就沒有到來。

根據最新的氣象資料分析,預計到本月底我省都將持續高溫晴熱天氣,大家應合理安排作息,做好應對。

為何大家普遍感覺實際溫度高於預報溫度?

“氣象部門對於氣溫的觀測有一套嚴格的標準和程序。 ”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姚晨告訴記者,就氣溫觀測而言,為了避免地面影響和太陽照射,使所測溫度具有代表性和比較性,溫度計須放置在百葉箱內,且要距離地面1.5米,因為這個高度空氣變化比較穩定,又是人類活動的高度,更具實用價值。百葉箱裡溫度計的數據就是每天氣溫高低的標準。

當氣象部門發佈高溫預警信號時,百葉箱裡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這意味著其他地區最高氣溫可能會達到40℃甚至更高,這主要取決於地面情況、是否通風、太陽是否直射等局地環境條件。

“七下八上”最熱,要合理安排作息,農業生產要注意防熱害

我省什麼時段最熱呢?

從氣象資料統計來看,我省最熱時段是“七下八上”,也就是7月下旬最熱,其次是8月上旬。如果從月份來看,我省7月份最熱。

持續的高溫“燒烤”天裡有各種各樣的“熱”隱患。由於天氣炎熱,空調等納涼電器使用率大增,用電量隨之大增,應注意防範電線、變壓器等電力負載過大引發的火災;如果長時間離家,需要切斷電源;著火後第一時間切斷電源,防止火災擴大和漏電。

熱射病是中暑中最嚴重的一種,中暑會引起肌肉痙攣、昏迷、哮喘、血壓升高、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等病症,嚴重的可能威脅生命。如果發生中暑,應立即將中暑者抬至陰涼通風處,或及時送醫院救治。

室外勞動時要戴上草帽,穿淺色衣服,帶上防暑藥品,10時至16時儘量避免外出;待在家裡也切莫大意,空調溫度應控制在26℃到28℃,室內外溫差不要超過8℃;大汗淋漓時忌用冷水沖澡,稍事休息後再用溫水洗浴,等等。此外,氣象部門也將搶抓有利天氣條件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緩解高溫天氣。

持續高溫還會對農業生產造成損害,尤其對水稻和玉米的生長影響較大,可能造成大面積減收甚至絕產,這在農業上稱之為高溫熱害。

省農技推廣總站站長汪新國介紹,近年來,高溫熱害發生最重的年份是2013年,持續高溫同時伴隨長時間無雨乾旱,使得江淮丘陵崗區以及淮北平原地區受旱嚴重。受高溫乾旱疊加影響,全省除少數成熟偏遲的一季中稻外,均遭受不同程度的高溫熱害。

汪新國介紹,整體看,水稻尚未進入孕穗期,玉米也沒有進入抽雄吐絲和開花授粉時期,對高溫不敏感,暫時沒有高溫熱害發生。但如果高溫天氣持續,會加大災害發生風險。 “高溫熱害具有隱蔽性和滯後性,一旦發現危害,就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需要重視做好防範應對,重點加強田間水肥管理。 ”汪新國說。(記者 史力 通訊員 王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