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供應鏈與建築行業不得不說的事

什麼是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金融,簡單地說,就是銀行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繫在一起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即把資金作為供應鏈的一個溶劑,增加其流動性。

一般來說,一個特定商品的供應鏈從原材料採購,到製成中間及最終產品,最後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在這個供應鏈中,競爭力較強、規模較大的核心企業因其強勢地位,往往在交貨、價格、賬期等貿易條件方面對上下游配套企業要求苛刻,從而給這些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而上下游配套企業恰恰大多是中小企業,難以從銀行融資,結果最後造成資金鍊十分緊張,整個供應鏈出現失衡。

供應鏈金融的特點

“供應鏈金融”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供應鏈中尋找出一個大的核心企業,以核心企業為出發點,為供應鏈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將資金有效注入處於相對弱勢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業,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供應鏈失衡的問題;另一方面,將銀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業的購銷行為,增強其商業信用,促進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協同關係,提升供應鏈的競爭能力。

1、與產業金融及物流金融的關係

供應鏈金融包含在產業金融當中,而供應鏈金融又包括了物流金融,三者間的關係如下圖所示,三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從屬關係。

金融供應鏈與建築行業不得不說的事

2、與傳統金融模式的區別

供應鏈金融和傳統金融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對風險的控制、授信的靈活度等方面,具體情況如下面兩個圖表所示。

(1)傳統金融--孤立的關注企業和業務本身

金融供應鏈與建築行業不得不說的事

(2)供應鏈金融:商業銀行根據產業特點,圍繞供應鏈上核心企業,基於交易過程向核心企業和其上下游相關企業提供的綜合金融服務。

◆以核心企業為基準創建"1+N"或"M+1+N"的金融服務模式;

◆關注交易過程,整合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

◆根據產業特點,跨行業的提供金融服務。

金融供應鏈與建築行業不得不說的事

3、供應鏈金融的參與主體

供應鏈金融的參與主體主要有金融機構、中小企業、支持型企業以及在供應鏈中佔優勢地位的核心企業。

參與主體功能
金融機構1、在供應鏈金融中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通過與支持型企業、核心企業合作,在供應鏈的各個環節,根據預付賬款、存貨、應收賬款等動產進行“量體裁衣”,設計相應的供應鏈金融模式。

2、金融機構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的模式,決定了供應鏈金融業務的融資成本和融資期限。

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受經營週期的影響,預付賬款、存貨、應收賬款等流動資產佔用大量的資金。而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中,可以通過貨權質押、應收賬款轉讓等方式從銀行取得融資,把企業資產盤活,將有限的資金用於業務擴張,從而減少資金佔用,提高了資金利用效率。
支持性企業供應鏈金融的主要協調者,一方面為中小企業提供物流、倉儲服務,另一方面為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貨押監管服務,搭建銀企間合作的橋樑。對於參與供應鏈金融的物流企業而言,供應鏈金融為其開闢了新的增值業務,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為物流企業業務的規範與擴大帶來更多的機遇。
核心企業1、在供應鏈中規模較大、實力較強,能夠對整個供應鏈的物流和資金流產生較大影響的企業。供應鏈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中小企業的融資瓶頸會給核心企業造成供應或經銷渠道的不穩定。

2、核心企業依靠自身優勢地位和良好信用,通過擔保、回購和承諾等方式幫助上下游中小企業進行融資,維持供應鏈穩定性,有利於自身發展壯大。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築庫網科技金融供應鏈平臺的“一個系統,兩個平臺”是如何詮釋供應鏈金融的。

一個系統是指:建築科技風控管理系統,通過該系統金融機構能實時監測施工項目的經營狀況,解決傳統金融機構對貸前、貸中、貸後風險管控盲區真正實現全程風控,讓金融機構有的放矢的進入我們的生態圈。

第一個金融平臺:在平臺上圍繞借款企業的業務流、資金流、開票流,設定各個環節的權限和角色,實現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合法合規化、標準化、流程化、電子化、透明化,在平臺幫施工企業解決管理、資金、採購3大核心痛點,保證建設項目順利實施;解決施工企業營改增帶來的稅票流失問題,達成工程項目稅收留在當地財政目標,實現政府、企業共贏局面。

第二個建築大數據集採平臺:依託集採平臺和互聯網技術,實現多地區施工企業物資需求數據聯通和資源共享,改變企業傳統的單體採購模式,建立大數據集採共享平臺,幫助用戶降低10-15%採購成本,幫上游建材生產企業規模化去產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