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3個月內4次突發「心梗」,竟是升職加薪導致的……

浙江台州黃岩25歲的芳芳(化名),3個月內,4次突發“心梗”,送進了搶救室。醫生們忙碌半天,卻又檢查不出什麼毛病。一問原因,竟然是因為換了新工作,升職加薪導致的……

更奇怪的是,

醫生還建議小芳去精神衛生中心看病,

升職加薪是好事,

小芳這是咋了?

女子3個月內4次突發“心梗”,竟是升職加薪導致的……

換新工作的她,突發“心梗”

事情還得年初說起,原本在單位當文書的芳芳,跳槽到一家外企做銷售。原來的單位朝九晚五,按部就班,新工作挑戰性強不說,競爭性也大。壓力就是動力,芳芳是非常努力。

有付出,就有回報,沒多久,芳芳就因為出色的銷售業績,被提拔為小組長,升職加薪,自然是件大好事,親朋好友都替她高興。

但芳芳的身體,很快出現狀況。3月份的一個晚上,她突然感到胸口發悶喘不過氣來,心跳“砰砰砰”地加快,雙手也開始發抖,臉上發白,冷汗直冒。

芳芳的腦海裡冒出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到的致命性疾病“心肌梗死”,報道說那個人因為沒有及時送醫院而丟了命,心中更是一陣害怕。用她自己的話來形容,失控感、發瘋感、崩潰感,還有一陣陣瀕死感,自己感覺馬上就要斷氣了。

芳芳媽媽看到孩子這個樣子,嚇壞了,手忙腳亂地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在救護車上芳芳吸了幾口氧氣後,胸悶不適的感覺慢慢緩解下來。到了急診室,做了心電圖、驗了血、拍了片,芳芳感覺全部好了,沒一點事了。

被建議去看看心理醫生

芳芳自己覺得奇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醫生看了各項檢查結果,也奇怪了:心臟根本沒毛病,其他各項指標也正常啊。醫生最後對芳芳說,你可能是疲勞了吧,休息一下就沒事了,藥都沒給她開。

自從那次驚魂後,芳芳心中就忐忑不安,怕又出現那種狀況。

俗話說,怕什麼,就來什麼。在接下來的3個月時間裡,類似的情況又發作了3次,每次發作都是“要死了,活不過今晚了”的感覺。然後重複著前面的“流程”,發作——打120——送急診室——緩解——檢查——沒問題。

為此,芳芳在沒有發作的時候,專門去醫院作心血管方面系統檢查,甚至還到杭州大醫院檢查過了,結果一切都好好的。

在第4次發作送去急診室搶救,已經成為“熟人”的醫生,告訴芳芳,你這個可能是心理方面的疾病,建議她到台州市第二人民院心身科去看一下。

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又叫“台州精神衛生中心”,前身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天台精神病院”。

醫生說這是“驚恐障礙”

“想看心臟病,卻讓我去精神病去看看!”芳芳一開始內心是抗拒的,她自己也上網查過,發病時表現出來的症狀對應的都是心臟病啊,怎麼會是心理疾病呢?

但是,想到發作時的痛苦,芳芳還是猶猶豫豫地到台州第二人民醫院就診。

心身科主任湯義平聽芳芳介紹完病史,看了帶來的厚厚一摞檢查報告,又為她檢查了身體,馬上就有了答案:芳芳發作時的狀況,是驚恐障礙的一種表現,建議她住院治療。

驚恐障礙,這個名詞有點陌生吧?湯主任介紹:

人類大腦有個叫“杏仁核”的神經核團,以它為中心的神經網絡,管理我們的恐懼情緒體驗。杏仁核過度興奮,可導致下丘腦外側核激活,使交感神經系統突然處於興奮、紊亂的狀態,就會發生驚恐障礙。因為主要是主要影響心肺的交感神經系統,所以表現為心臟病的症狀。

湯主任說驚恐障礙發作起來,病人感覺比心臟病更為難受,發作時有強烈的莫名恐懼感、瀕死感、失控發瘋感,呼吸困難感、窒息感。

湯主任介紹,驚恐障礙也叫做急性焦慮發作,是焦慮症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原因是壓力太大。該病春夏季高發,完美主義個性、急躁、敏感的人更容易患病。

住進醫院心身科病區後,通過藥物、心理綜合治療,之前的症狀在芳芳身上再也沒有出現。如今芳芳出院兩個多月了,情況一直不錯,已經完全適應新工作。湯主任會定期打電話給芳芳做隨訪,下午,芳芳開心的告訴湯醫生,自己找男朋友了。

醫生提醒

又到一年畢業季,很多大學生面對就業,一定要調整心態,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在急躁緊張時,通過冥想、呼吸操、適度的室內鍛鍊,聽音樂來舒緩焦慮情緒,避免驚恐障礙發作。

如若出現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要及時就醫。對已確診為驚恐障礙的患者,需要端正態度,積極就醫。

據醫生介紹

驚恐障礙並非罕見的疑難雜症

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很常見

而且年輕人居多

下面就是另外兩個案例

↓↓

案例一

▼▼▼

30歲的張女士家住武昌。今年1月底,聽說小區有位居民因心臟病去世,驚懼不安,總覺得自己心臟也有問題。當天夜裡,她便出現呼吸困難、胸悶的症狀,被家人送到醫院就診,但檢查顯示一切正常。半年間,張女士每月至少有3次感覺心臟不舒服,就診近20次,醫生都說她沒有器質性病變,建議看心理醫生。

7月16日下午,張女士來到中南醫院神經內科心理門診找到肖勁松主任醫師。通過焦慮量表評價,她被確診患上了中度急性焦慮障礙,且表現出了軀體症狀障礙——在受到別人的暗示後,她的身體真的會出現不適症狀,並伴有驚恐發作和瀕死感。目前經過一週的心理輔導及藥物治療,張女士病情好轉。

案例二

▼▼▼

去年,杭州有一名小夥子小陳,一米九的大高個兒,一個月來卻在睡夢中尿了兩回床。他說,自己是半夜被噩夢驚醒的。可是什麼樣的噩夢,能把人嚇尿褲子呢?連連做噩夢,到底正常嗎?

小陳找到杭州市七醫院心理門診的羅伏鋼醫生,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詳詳實實回憶了一遍,終於找到了問題所在——驚恐障礙。

來源:台州晚報、錢江晚報、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