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真的無漏可撿了嗎?高手都是這麼撿的

和田玉真的無漏可撿了嗎?高手都是這麼撿的

相信只要一聽到“和田玉撿漏”這一話題,大家可能就會覺得寶玉是來搞笑的。畢竟文玩人都清楚,現在玩“和田玉”的,光是避免被奸商“撿漏”都頭大了,更別說還想撿漏,這簡直就是異想天開!

雖然寶玉也常常跟廣大玩友說不要成天抱有撿漏的心態,可是真正不差錢的土豪也就只有那麼一部分,所以大多數玩家還是會有“怎樣用最少的錢買到超值的玉”這樣的心思的。

可是這樣真的可能嗎?

其實也不是沒有,

如果你用對了方法還是有可能的。

✎ 撿山料之“漏”

相信很多和田玉玩家都有想法——非籽料不玩,可是,現在的籽料有多珍貴,有多稀少,不用寶玉細說,大家都是清楚的。當然“一件籽料要價幾十萬”這種現象並不少見,再說有時候即使是“真豪”也未必能買到“真貨”。

籽料▼

和田玉真的無漏可撿了嗎?高手都是這麼撿的

相對而言,山料的價格要比籽料的價格低一些。而且從總體質量來看,山料肯定是比不上籽料,但買玉卻重在“玉質”,而籽料也會有僵、雜、裂,可山料當中也有潤而細膩的料子,這就好像女子體格、力氣本不如男子,但花木蘭卻能憑一介女流身征戰疆場幾十年。如果你能拋開籽料、山料、俄料等這些門戶之見,然後迴歸到“玉”的本質,你就會發現“璞玉”概率就會大大提高了。

又僵又雜的籽料▼

質地好的山料▼

✎ 撿光白籽之“漏”

以前和田玉的主流可以說屬於光白籽的,當然,它也曾在市場中叱吒風雲,但不知何時開始,它便沒落了,或許這裡離不開玩家們開始“好皮”、“好色”的風氣吧。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造假太多!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把皮色、沁色等等認為辨別真假的關鍵所在。因此對於那些“不穿衣服”的,沒有皮色的光白籽,他們都紛紛表示“看不透,好怕怕”,以至於大家對光白籽有了一種“似乎並不太值錢”的錯覺。

質地老熟的光白籽 ▼

其實那不過是表象罷了,那些真正的行家都知道光白籽的好。而行內也有“好籽兒不長皮”之說,光白籽之所以無沁色、不長皮,是因為其玉質足夠老熟細膩,甚至達到了“百毒不侵”的境界。這樣的籽料根本不需要那層“皮”來體現它的品質。

但我們必須清楚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光白籽均能達到老熟的程度,因為人們過度開採,所以現在的很多光白籽形成的年代都太短,而且皮色並未沁入。相對而言,它的結構會更松,更水,這正是我們所說的嫩了。

總的來說,玉最重要的是要看玉質!但在“好色”的風氣下,如果你懂看,落沒的光白籽的確是一大選擇。

質地老熟的光白籽 ▼

✎ 撿雕工之“漏”

大師雕刻的作品貴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首先,它肯定是一塊不錯的料子,否則大師也不會出手;其次只要大師一出手,那麼人工費就不能隨便打發了,更不用說其名氣了。

整體來說,一件真正大師級的作品真的會讓寶玉此等窮人望而觀之了!

大師作品籽料雕件 ▼

和田玉真的無漏可撿了嗎?高手都是這麼撿的

與大師雕品相反的就是機雕了,大家都知道機雕作品其實是一個模子整出來的藝術品。其速度快,下手也準,但是機雕作品不僅線條僵硬,而且造型呆板,當然那些明智的商家都不會這樣糟蹋好料子的。

機雕 ▼

和田玉真的無漏可撿了嗎?高手都是這麼撿的

如果要折中選擇,那麼就是機雕加上手工修了。首先機雕能在造形和線條上保證不出差錯,然後在此基礎上靈活運用手修,這樣可以適當地抹去機雕的僵硬感,於是作品不僅多了幾份靈動,更多了“煙火”氣息。對於追求高性價比的玩家來說,難道這不是最好的“撿漏”麼?

手修 ▼

和田玉真的無漏可撿了嗎?高手都是這麼撿的

如果站在收藏的角度看,那麼高端的和田玉,就真的難有漏可以撿了。因為高端的料子,它往往具備了非常大的升值空間,所以如果有土豪在此時能夠果斷花錢投資一件好料,那麼以後再回想時便是“撿了漏”的。當然,對普通的和田玉愛好者而言,只要它超過了心理預期,就是“撿漏”了,所謂知足者常樂,不是嗎?

總的來說,有沒有漏可撿,看的不僅僅是玉石的價值,更在於自己的心態。只要你認為自己撿了漏,並且因此滿是幸福,那麼你就真的是撿了漏了,畢竟千金難買君顏笑,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